当孩子在学校受到欺负,家长只能告诉他们“打回去”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10

(儿童成长心理案例库-98)

很多家有刚上学的娃的家长们都有这样的担心:我的孩子有点胆小,在学校会不会受欺负?如果孩子回来向我告状被欺负了,我该怎么更好的帮到孩子呢?

相信你也给娃传授过各种经验和方法,效果怎么样?

孩子可以改变被欺负的现状,扬眉吐气,喜欢上学和交朋友了吗?


作为一位五年级小姑娘的妈妈,在我家娃刚上学的时候也遇到了同样的事情,我的处理方式的确帮助孩子度过了那一阶段的学校生活,娃也顺利地适应了学校的那个小 社会 。到现在,学习成绩不错,性格开朗,还是小班长。


那么,今天以我来访者的困惑,就小学生在学校受到欺负,家长该怎么帮助孩子度过困难期为话题,进行讨论和分享。

------------以下是这位来访者的叙述--------------

辛老师,我家孩子小学二年级,男孩,性格还挺开朗的,可最近总回家跟我哭,问他为什么哭他也不说,我看着他闷葫芦,也生气,就没继续追问,还说他“没出息!男孩子就会哭!”

前两天,给他洗澡,发现胳膊上有伤痕(不是很严重),在我再三追问下,孩子哭着跟我说是有个高个子的男同学推他碰的。

我很生气,问他为什么不打回去?孩子说不敢。如果我再说让他打回去,或者告诉老师,孩子就不吱声了。

我很困惑:

一方面,我想去找老师说,可又觉得孩子的确是没受多大伤,可能在老师眼里就是同学的打闹,会觉得我这个家长矫情,说了也没多大意义;

另一方面,即使这次老师帮忙解决了,孩子有可能还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他如果还是不敢说、不敢还手,总是那个被欺负的怎么办?

我非常担心,甚至有些焦虑了。



这位妈妈的分析也很到位:

首先,找老师告状处理了这一次,也许老师会两个孩子各打50大板,以儆效尤,对这个孩子真的有帮助吗?会不会有反效果?

其次,孩子碰到的情况只此一次吗?父母和老师能每次都能恰到好处的帮上忙吗?会不会 因此性格变得内向胆小,而成为总被欺负的“胆小鬼”?不仅慢慢的厌学,甚至还影响到心理发育呢?


下面我就以咨询师和孩子妈妈的身份说说我的建议:

这里有个 前提 ,孩子们的冲突是否上升到校园霸凌的程度,这一点还需要确认。

如果是校园霸凌的情况,那么我以下的建议就在某些方面不适用了,这里我们只针对小学生之间的“欺负”的行为讨论。


根据前面妈妈的分析,其实不难得出结论:

让孩子自己变得厉害、勇敢才是最根本的解决之道,老师的帮助只是辅助作用。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所以,我们要教给孩子的是 处理问题的方法,并加以实践。

有了正向的体验后,不断重复实践加强,假以时日,就会真正的勇敢起来,敢于面对困难,勇于解决问题。



具体来说说怎么办?

家长还没等孩子说明白什么事情的时候,自己就炸毛,只会一句吼:你怎么不打回去?笨死了!

这个时候,孩子更加受到惊吓,更加觉得没人理解他,更加无助和恐惧。之后要么情绪崩溃,要么闭口不言。总之,你想知道的只能靠猜测了。

所以,家长首先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做到不发怒,不责备,鼓励孩子告诉你他遇到了什么情况,只有孩子说了事儿是啥,我们才能加以判断。

比如,这个孩子会说高个子的同学是故意推搡他,而且很多次了,他不敢还手,不敢告诉老师……

解决第一步, 问清事情


我们需要站在孩子的身后体验他的胆小是非常正常的心理现象:当面对比自己高大,又个性张扬跋扈的人时,害怕挨打、被欺负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此时,家长要安抚孩子,告诉他:你能 理解 他那个时候的恐惧,并告诉他做出的选择和表现都是对的,真正的 接纳 孩子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去理解和 感受 孩子的恐惧和无助。

当你可以做到理解和接纳的时候,孩子会感受到父母是懂我的,是站在我身后的,是可以帮助我的,是有安全感的。

他自然会给你打开心扉,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了。

解决第二步, 共情孩子,敞开心扉


我们要清楚, 即使孩子跟你说了很多害怕和不敢的时候,表现的很胆小,但 孩子对于欺负他的那个同学是有愤怒的。

这个时候我们要帮助他 释放愤怒

我记得我问过我女儿:你现在最想对欺负你的那个同学做什么?随便说,妈妈不会批评你。

她说:我想骂她一顿。

我说:好,咱们把骂她的话写出来吧。

于是我们写了好几页骂人的话,之后我又问了问女儿:你觉得还憋屈吗?

她说:好多了,我骂了她,还挺解气的。

这种让孩子 写出来、说出来 的方式是非常好的释放负面情绪的方法。

解决第三步: 释放愤怒


情绪稳定后,脑子就清醒的多。

这个时候,要和娃一起讨论了,这种情况怎么办?

列出几种解决方案,然后做出选择;

甚至是不选择,每种都试试。

方案要包括具体办法、可能有的后果以及关于怎么承担、是否能承担这样后果的评估。

比如:

方案一:孩子自己告诉老师。

结果:老师可能批评他也批评我;我会承担老师的批评。

评估:他可能不敢再欺负我了,也可能更欺负我。


方案二:我还手,一次把他打服或者每次我都勇敢的对抗,气势上压倒对方,最终对方认怂。

结果:可能叫家长,挨老师批评。(这个时候家长要支持孩子,告诉他自己可以被叫家长)

评估:我可能需要多试几次,我想我可能做到。


方案三:曲线救国,是否可以成为朋友。(有的孩子会因为不会表达亲密,而有一些过度的行为,不要小看孩子的智慧,成为朋友也是一个选择。)

结果:皆大欢喜。

评估:可能性不大,但可能做到互不招惹。


方案四:不管孩子怎么选择,家长都可以就这件事告诉老师,争取老师的理解和帮助。

结果:至少这一次可以帮娃解决问题。

评估:老师可能觉得家长矫情,但我可以接受。

解决第四步:付诸行动。

我女儿会跆拳道,但是她一直也没有将“打回去”付诸行动。

这里我判断,除了她是真的不敢以外,还有她的确怕挨老师的骂。

在这个过程中,我只是陪伴和支持孩子的选择。

她告诉我,每次都会跟那个欺负她的女孩去对抗,结果输赢各半,最后那个欺负她的女孩儿也不再总针对我女儿了。尽管两个人没有成为特别好的朋友,但也不再针尖对麦芒。

而且,老师也告诉我,这两个孩子都是好孩子,但就是不对付。我也只是笑了笑,给老师说了一句:给您添麻烦了。


所以,尽管我们的孩子依然没有勇气“打回去”,依然害怕老师的惩罚,依然看起来老实,但为什么这个事情就解决了呢?为什么孩子还和以前一样阳光,甚至在学校里的交友和学习都更加游刃有余了呢?

答案 不是因为我们的方案有多完美, 而是因为解决这件事情的过程中,我们给予孩子理解、接纳、感同身受,处理了孩子深埋在心里的委屈和愤怒,在与孩子一起制定方案、想办法的过程中,让孩子 体验到了安全感,体验到了支持和鼓励


每个人先天都会 趋利避害 之所以没有表现出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因为他们还不能自己处理情绪,安全感的积累还不够。

所以,家长要做的就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 帮助孩子处理情绪,增加安全感的积累,用有效的手段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