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周亚夫墓”的作文,300~400字的,急急急!!!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2-02-19
景县城西有一座古墓——周亚夫墓,是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墓占地十几亩,高大的封土在几公里之外就能看到。人们对这座古墓感情很深,几年前县政府出资近百万,为它重整封土,再扩新基,拉起围墙,树立周亚夫全身汉白玉雕像,整个墓区修葺一新,既庄严又肃穆。
周亚夫是汉代开国名臣周勃的儿子。周勃生前因功封为绛侯,周勃死后,他的大儿子周胜之承袭他的爵位。周胜之因死罪夺爵,朝廷又下诏让周亚夫继承父亲周勃的爵位,封为条侯。于是古景县地就成了周亚夫的封地。周亚夫死后,条地的百姓感念他的恩德,为他修了这座墓冢。
据史书记载,今景县地是由古代的几个县份、或其中的一部分合并而成的,其中就有条县(故治在南脩城,今县城南十余里胡庄)、龙頟县(故治在今县城东北十王殿一带)、弓高县(故城在今河北阜城县西南)、广川县(故治在今景县广川),这四个县都分别作过汉代诸侯王或侯爵的封地,封为条侯的有两人,其中一人就是周亚夫。这么多人封于今景县境内,而景县人唯独对周亚夫另眼相看,这是有一定原因的。
这还得从周亚夫的为官为人说起。周亚夫治军有方,军事才能卓越。一次汉文帝到周亚夫的驻地视察,被周亚夫的军卒挡在军营之外,听了周亚夫的命令,军卒才让文帝进入大营。文帝要放马驰骋,又被军卒告知,军营内不得纵马奔跑。周亚夫见了文帝,不是下马行君臣大礼,而是按军规要求在马上行以军礼。文帝大为感动,不但不怪罪他,反而给以“真将军”的美誉,三个月后便提拔他作了中尉。文帝临死前还嘱咐他的儿子即后来的汉景帝,将来国家有了危难,周亚夫是个可以托付大事的人。文帝死时,周亚夫已成为大汉王朝的车骑将军。孝景帝三年(前154年)爆发吴楚七国之乱,周亚夫临危受命,以中尉代行太尉事,率军东击吴楚。临行前,周亚夫向景帝陈述了自己的平叛方略。他说,吴楚大军剽悍骁勇,粮食辎重不多,与他们正面作战不易取胜。可以暂时避开它的锋芒,将梁(故治在今开封)地让给他们,以此做为诱饵,把他们吸引在这里,之后出奇兵绝其粮道,使之不战自乱,——这是战胜强敌的唯一办法。景帝听了很是满意。周亚夫在荥阳(今河南荥阳县)会军之后,东北走昌邑(今山东巨野东南),坚壁自守,并不与敌人交战。梁王为吴楚大军包围,形势危急,要求周亚夫出兵相救。周亚夫按即定方略行事,没有同意梁王的请求。梁王又向景帝说明情况,景帝下诏要周亚夫救梁,周亚夫拒不奉诏。由于周亚夫坚持按既定方略作战,三个月就平定了这场大乱,使国家安定下来。周亚夫打了胜仗,可得罪了梁王。窦太后宠爱梁王,梁王每次进京总要到窦太后那儿说周亚夫的坏话,窦太后对这位抗旨不遵的老臣有了看法。
吴楚之乱后,周亚夫因功擢太尉,五年迁丞相。看得出,景帝并没把周亚夫抗旨的事放在心上,对他还是十分信任的。不久,景帝想废太子,立刘彻即后来的汉武帝为太子,于是把周亚夫召来,商量这件事。周亚夫不是顺从景帝的意见,而是据理力争极力反对。这时景帝开始不高兴了,渐渐疏远了他。窦太后要景帝立王皇后的兄弟王信为侯,景帝觉得王信无功授爵难以服众,可景帝是个非常孝顺的人,又不好违背母亲的意见。景帝便与周亚夫通气,希望周亚夫替他应承下来,堵住众人的嘴巴。但周亚夫不买景帝的账,并说高祖生前有话,“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立王信为侯是不妥当的。景帝见周亚夫这个态度,虽然没有说什么,心里却很是懊丧。这不但得罪了景帝,而且得罪了王皇后、王信,还有那个在景帝面前说一不二的窦太后。后来匈奴王徐卢等五人降汉,景帝打算封这五人为侯,周亚夫立刻站出来反对说,这五个人背主求荣,没有一点气节,如果封他们为侯,谁还会为大汉朝尽忠守节呢!景帝很生气,依然封徐卢等五人为侯。在这种情况下,周亚夫提出身体不好,请求皇上免除自己的丞相之职。没过多长时间,景帝在皇宫设宴,周亚夫应诏参加。但周亚夫面前只放了一块大肉,既没筷子又无刀叉,周亚夫觉得这是有意戏弄自己,向上席看了看,要求把筷子拿过来。景帝见周亚夫这个神态,得意地笑了。他嘲笑地对周亚夫说,这样招待你,难道还不满意吗?周亚夫哪里受过这样的羞辱,摘下帽子,给景帝磕了个头,快步出了皇宫。景帝指着他的背影对大臣们说,看他这个样子,等我百年之后,能一心一意地辅佐新君吗!
后来周亚夫的儿子为他准备丧葬用的物品,其中有一部分是违禁的甲杖。由于在制造搬运这些东西的时候得罪了工匠,工匠告发周亚夫的儿子私造兵器谋反,周亚夫牵连下狱。狱吏责问周亚夫为什么这样做,周亚夫有口难辩,什么话也说不上来。其实景帝早就对周亚夫不耐烦了,正发愁没有借口除掉这个眼中钉,听了狱吏的汇报,景帝愤愤地说,这样的人再也不能用了。景帝下令廷尉来审这件案子。周亚夫见景帝这个态度,仰天长叹,绝食五日而死。周亚夫的父亲周勃也曾为人告发谋反,但他比儿子灵活得多。他向狱吏行贿,狱吏不但不难为他,反而为他出主意想办法,与家人取得联系,暗中让自己的儿媳妇,也就是文帝的女儿到文帝那儿说项,用大量的钱财买通文帝的舅父薄昭,为他上下打点。这样以来,不但无罪释放,还恢复了原来的爵位。但周亚夫就是周亚夫,他那耿直的品格、忠贞的情操,决定了他不会在官场上左右逢源。开国功臣之后、为大汉江山稳定统一、为文景之治作出卓越贡献的一代名臣,就这样冤屈的离开了那个浑噩的世界。
周亚夫死后,他在条地的侯国也撤消了。但是就在那样的情况下,景县的百姓和他的部卒,不惧牵连谋反的罪名,冒着杀头的危险,为自己爱戴的人立起了这座墓冢。历代官府对周亚夫墓的管护都十分重视,以此来慰藉这位历史人物的在天之灵。明正统年间(1436年—1449年),知州刘某重修周亚夫祠,到了成化年间(1465年—1487年),张本知景州事,委托州判杨文奎再次重修周亚夫祠,故城人马中锡为重修后的周亚夫祠作记。马中锡写道,周亚夫曾事文帝、景帝两朝,文帝劳军细柳,称周亚夫为“真将军”,其“英风直节,濒死不衰”,以至祸患加身,冤屈而死。周亚夫“高名卓行,足以为万世委质者训”,是可以彪炳后世的榜样。为修好周亚夫祠,他们选了上好的材料,征集技术高超的工匠。杨文奎还亲自对工匠们说,这是为一位千古留芳的名臣修祠,是受到上下关注的重要工程,不得偷工减料,不得铺张浪费,一定要精心组织,尽心竭力;周亚夫在天之灵将住在这里,他会保佑你们,保佑景州的百姓,给我们送来吉祥和幸福。由于组织得力,材料供应及时,两个月就完成了修葺工程。张本看了重修后的周亚夫祠说,周亚夫祠美仑美奂,流光溢彩,足以告慰周亚夫的在天之灵,满足观瞻者的精神需求。他亲率景州士林人物,在周亚夫祠聚会赋诗作文,追念这位历史名人。
周亚夫似乎地下九泉有知,他每时每刻都在护佑着这一方百姓。旧志记载,明正德六年(1511年),一股流寇攻打景州城,形势十分危急,就在百姓惶惶不安的时候,贼寇解围而去,一群被贼寇掳去的人也回到城里。人们正在纳闷,就听其中一人说,当天夜里,他们正羁押在贼寇大营中,就听一阵喊杀之声,一队人马自西北方向包抄过来,为首一员大将,白袍白甲,神采奕奕,精神抖擞,奋不顾身杀入敌阵,贼寇顿时大乱,纷纷弃城,夺路而逃。但据守城的人讲,自贼寇围城之日起,就没见到一兵一卒的救兵。他们望着西北方的周亚夫墓和建于墓顶的亚夫祠,顿时恍然大悟:原来是条侯周亚夫显灵,发来神兵神将,解救了景州城的百姓!
景州百姓说,周亚夫虽说是百姓的守护神,但从来不愿给这里的百姓添一点麻烦。就是一时自己坟墓封土受损,庙宇残破,也不干作祟害人的勾当。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南京兵部郎中倪某北上进京途经景州,天忽降大雨,他来不及赶往驿站州衙,就在路旁古庙避雨。雨过天晴,倪某继续赶路,不知不觉在车上睡着了。朦胧中见一位白甲白袍的将军出现在面前,倪某急忙起身道,将军何事,拦住本官去路?那位将军行礼道,我本汉条侯周亚夫,大人刚才休息之处乃末将就住之所,多年未曾修整,杂草遍地,破乱不堪,您能为我打扫一下吗?倪某道,此等小事,何足挂齿,请将军放心,倪某遵命就是。倪某一觉醒来,方知竟是一梦。晚上,他住在献县驿馆,想起梦中周亚夫相托之事,嘱县令赵完璧重修条侯祠。第二天赵完璧便筹集资金,招集工匠,赴景州打理此事,没有多久,便将条侯祠整修一新。
周亚夫祠不但是人们祭祀这位先贤的场所,而且是景州一大景观,成为州人游览观瞻的名胜。不少士林人物在这里留下了墨迹,很多诗文脍炙人口,是载之典册的传世之作。清礼部郎中州人李孔嘉有《亚夫墓》诗,其诗道,“老妪解相人,先贵识其困。坚壁摧吴楚,封侯靳王信。墓中真将军,设箸终遗恨。”州人张恂的诗雄劲而又悲凄。他写道,“千年庙貌汉条侯,石老苔荒丹碧幽。相国功名终匕箸,西京社稷再金瓯。天留皓日明清节,树响雄风鼓壮猷。近地旌旗犹改色,迎神莫唱古凉州。”德州人李柽《过周亚夫墓》诗,追忆周亚夫细柳营严谨治军的史实,又提及北魏高允墓与亚夫墓遥遥相对的景观,足见作者心胸之豁达、视野之宽广:“苍茫弓高城,亚夫葬其右。千年古荒丘,寒风吹细柳。昔闻将军令,天子按辔走。壁门余荆榛,身没谁为守。猎骑忽云飞,逐兔牵黄狗。儿戏如棘门,驰入纷前后。我行适见之,四望色愀愀。迤逦光禄坟,九原聊相偶。”清代州人魏廷珍的诗,则将周亚夫细柳营与广川董仲舒读书台联系在了一起,读来别有韵味,是景州旧志所载咏周亚夫祠诗作中最好的。其诗道:“驿尘老骥蹀金珂,雁影盘空一夕过。飒飒风声来草树,冥冥露气逼星河。广川阁峻秋天远,细柳云深暮雨多。千古常留真事业,岂令今日付苍波。”州人李景潞的诗写得也很有特色:“汤沐存灵祀,丹青状不群。何妨臣少主,真可将诸军。飒飒风生帐,森森树拂云。旌旗天上下,慨想旧时勋。”
中间有一部分虽然有些怪力乱神,但也是善良人民的一些美好愿望吧。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