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面对父母离异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3
人生里的聚散离合,都是缘分。有缘的时常相聚,无缘的终将离散。再美好的风景,倘若和自己无缘,也只能擦肩而过;曾经再相爱的人,倘若缘分尽了,也只能挥手告别。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红尘里行走,或聚或散,或行或停,都是寻常。而我们每个人也都是在这俯仰顾盼间,不断体悟生命的意义,直面伤痛,笑看长空,迎来生命的成长与蜕变。要说这离别,除了出生时孩子与母亲子宫的离别外,让孩子觉得无比痛苦的怕就是父母渐行渐远、家庭分崩离析了。

一个濒临破碎或者已然破碎的家庭,不仅对曾经期许着美好未来的夫妻是一种伤痛,在家庭里孩子心中更是无可言说的隐痛。不少孩子,在面对父母离异时,往往手足无措,进而自我贬低。他们要么觉得自己被父母无情抛弃了,要么觉得是自己不够好、父母不喜欢自己所以才分手的……如果没有进行正确的疏导,那么孩子会很容易钻牛角尖,把事情发生的原因归咎在自己头上,郁郁寡欢,突然变得特别暴躁或者阴沉抑郁,更严重些的,则影响了孩子未来对婚姻的看法,比如恐惧、抗拒婚姻,在亲密关系或者其他关系中没有感全感、敏感自卑等等。

因此,在父母离异时,家长或者知情的老师、亲人要及时给孩子做心理疏导,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知见,以免这一点挫折而大伤元气,影响了孩子的未来。

对分开的父母双方而言,如果能事前就和孩子坦诚布公,告诉孩子爸爸妈妈两个人想要分开的真实的情况和分开后的打算,那么孩子就能有足够的时间去慢慢消化、理解和接纳父母不适合继续在一起生活、想要分开走各自的人生路这件事。真相不会伤人,而是对真相的许多错误理解和情绪容易让孩子伤到自己。倘若父母事前遮遮掩掩、避而不谈,孩子那么敏感总归能感受到一些异样,等突然事发了,孩子毫无缓冲的时间,这时候很容易因为情绪的引发而伤到孩子幼小脆弱的心。

和孩子沟通时,也可以听一听孩子的想法,仔细判断孩子的说法中哪些是情绪而哪些是他真实的观点,充分尊重孩子的观点,再保持自己的立场。这样无论是孩子还是自己,都能保持和谐友好的沟通。关于后面孩子想跟着谁生活等等跟孩子切身相关的细节问题,更需要听一下孩子的想法,而不是父母双方各自为营,争执不休,甚至为此大打出手、闹上公堂。足够尊重孩子的真正想法,让孩子自主选择,才能避免孩子二次受伤。

可能很多人还记得许多年前伊能静和先生庾澄庆离婚的故事。有一点,真心觉得伊能静这个妈妈当得不错。记得当时她跟儿子说,爸爸妈妈离婚这是我们俩的事情,并不是因为不爱你,我们才分开。而且,就算我们分开了,我们依然是你的父母,你依然享有我们的爱。不同的,只是以前我们是一家人住在一起,而以后不住在一起罢了。

她对儿子说的这段话,十分必要且重要。几句话就清晰明确的告诉了孩子,父母分开不是你的责任,你不必为此自责忧伤;你依然拥有父母的爱,不必为此害怕和恐惧;父母只是不适合继续生活在一起了,但你和我们依然是一家人,不必觉得这是一次家庭巨变,或者觉得自己和其他孩子相比,缺失了什么。

这样的引导,既帮孩子避免了自卑自责的心理,又让孩子能继续保有内在的自尊自信,真是一举多得。接收到这样的信息的孩子,就会相信自己是被爱的,相信自己和其他孩子是一样的,依然可以延续和父母的亲子之情,保持和同学的朋友之谊,不会被抛弃、被疏远,相信自己仍然是受欢迎的。

那么,对孩子而言,又可以做哪些事情来面对这样的分离呢?首先是要能够接受父母分开以及父母分开跟自己无关这个事实。在此基础上,真正与内在的自己、父母和解。

当然,倘若一下子无法心平气和,内心仍有许多的负面情绪的波峰浪涌,那也不要一直压抑自己,去看到它们、承认它们,哪怕是大哭也没关系,让情绪通过哭泣这个出口宣泄出来也很好。

另外,可以多跟好朋友联系。家里如果呆不住了,就去朋友或者亲戚家里待一段时间,恢复一下。趁此机会,向可靠的朋友倾诉吐露内心的想法,跟信任的师长寻求一些实在的建议或者指导。如果实在不想和别人交流的话,也可以考虑用文字、日记等方式记录下这段时间的心路历程,把它当作一次很好的审视内心、面对情绪的机会,看看情绪背后还有什么。

没有人天生就会做父母,父母也从不完美。一个人愿意和另一个人共度一生,往往也带着美好的期许,彼此没有能够一起实现它虽然令人遗憾,但我们要相信父母也一定为此努力过。如果孩子能设身处地、易地而处,也许多少能理解一些父母的不易。父母是父母,孩子是孩子,父母有父母自己的人生,孩子也要继续沿着自己的生命旅途上路。

倘若孩子能理解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愿意真心祝福父母以后能够有美好的生活固然好,倘若一时无法接受、不想理解依然可以。重要的是,自己依然要相信爱,相信自己足够好,值得拥有幸福。

离婚不是一种逃避,而是父母双方选择用适合的方式重新生活,换一种方式不代表就是放下了对孩子的责任。分开后各自生活甚至又重新组成了新家庭的父母,依然要记得时刻关注曾经的那个家庭,孩子如今的成长是否还顺利。

不仅仅要在生活中嘘寒问暖,更要不时地跟孩子交流谈心,切实了解孩子的想法和心理状况。千万杜绝在孩子面前数落另一方的毛病,避免各种抱怨。如果一方能主动提出和创造一些让孩子跟分开的另一方电话、碰面、游玩等相处的机会,那么孩子就能在一次次和家人的重聚中,感受尽管一家人没有住在一起了,但家人之爱仍在。这样,孩子内心才会有足够的安定感和安全感。

微博上曾有一个视频特别火,一个6岁的小女孩在得知父母离婚后,对妈妈说了这样一段话:既然决定做朋友了,就要试着放低姿态,我希望你和爸爸能平静地做朋友。我的心是特别的,每个人的心都很特别。如果我们活在一个互相不友好的世界,那么大家最后都会变成怪兽。我希望大家都和和气气的。如果这个世界只剩下一点点好人,我们还把他们吃掉了,这个世界就没有好人,只剩下怪兽了。所以我们大家都要努力当好人,包括我自己、妈妈、每个人。

大家听听,这孩子说得多好。离异不是世界末日,离婚也只是这个每分每秒都在上演着悲欢离合的生命戏剧之中微小的一幕,这一幕拉开又合上,下一幕仍要开场。愿分开的父母们都能享有各自新的幸福,愿留下的孩子们依然相信生命、相信爱,勇敢过好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