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课程下的教学方法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6
      什么是语文?叶圣陶先生曾说:“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在纸上的叫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就叫语文”。从古至今,语文一直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世界中,古有孔子传授语文,创有《诗经》供人传颂,今有各种语文教学法层层递进,只为营造一种更好的语文课堂。带给老师的也是源源不绝的思考,日复一日的精进。我们不禁思考,我们要教什么?我们要怎样教?

      死记硬背,满堂灌?这是古老的教学方式,教师分秒必争的讲课,学生勤勤恳恳的笔记,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时至今日,我认为,语文所培养的是语文素养,更是一种“大爱”。死记硬背与满堂灌的方式似乎背离了语文的初衷,新的课程标准,为教师指点迷津,更为语文增添活力,注入新的灵魂。

  一、先从教学目标来看

        新课标下的教学,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教师明确了方向。那么,知识与能力,无非是听说读写,语文所离不开的也正是这些,新课程标准中说道:“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无论是低年级还是高年级,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最首先,最基础的还是在于识字和写字,因为它是保证你阅读文章的基础,一个阅读丰厚的学生,它的写作功底也会和普通学生不同,就如同小学二年级的课文《找春天》,意在培养学生对于大自然的观察能力,可是如果他们的识字能力达不到阅读这篇文章的水平,那么,读的过程也会艰难很多,围绕新课程下的标准,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教师要激发学生主动识字,写字的欲望,并且能按照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面对这一标准,在面对《找春天》这篇文章,教师首先要考虑的便是用一种有趣的方式,帮助孩子们记住里面的生字生词,并且乐于学习这些生字生词,因为,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比如教师可以说:“小朋友们,今天啊,小鸭子们在大自然和我们一起找春天,但是,有几只小鸭子迷路了,只有你们读出她们身上所写的字,就可以让小鸭子归队,大家愿意帮小鸭子吗?”这样一种方式,既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也让孩子们主动记住了这些字,还培养了她们的爱心,因为,语文也在于育人!而这个例子也可以说是教学目标的第二点,即过程与方法,在这一点中,《找春天》还有一个重点在于,这堂课,孩子们找到春天了吗?在学会识字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用朗读的方式让他们感受春天的气息,并且在有机会的情况下,组织孩子们去大自然主动寻找,从而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第三个内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通过新课程的过程与方法,其实她们已经自己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那么教师就该进行情感升华,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一个难点,所以,需要教师的辅助。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如同一张白纸,我们在白纸上涂抹什么颜色,她们就是什么样子。语文是人文,在学生激情澎湃的时候,教师应该培养她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怀,例如:“小朋友们,我们今天看到的春天美不美呀,那么,我们要不要保护大自然,让这个春天永远存在呢?”情感的升华,让这篇课文圆满结束!

    二、再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来看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不再是只注重于教会学生课本中的文章,而是应该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想要实现这些目标,教师在上课之前就要思考课堂上我们要教给学生什么才能达到这个目的。语文课本中,有关热爱自然,有关表达亲情,也有关中华文化,甚至有关揭示历史!这些文章的出现,都为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而生,教师要充分发挥文章所带来的某种情感,让学生有所感知,有所熏陶,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教师不再是主体,新的主体是学生。而教不是为了教,是要教给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能力。那么,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情况下,怎么教给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能力呢?其实语文有一个很好的方法,在新课标也提出来,那便是阅读教学。中国一直以来有句古话:“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也是不无道理的!语文课本中的文章,每一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例如在初中朱自清《背影》的教学中那种浓浓的父爱感动着每一个读者。那么教师就可以用阅读教学来点醒每一个学生,让她们感受到朱自清的父亲对儿子的爱,从而唤醒学生对父亲的爱!这便达到了教学的任务,让学生心领神会。另外,这篇文章之所以感动人心,也是因为作者细致入微的写作手法,在描写父亲的一段,学生找出,然后教师进行总结,这样既让学生主动思考,解决问题,也让学生细品文章,培养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