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睡懒觉不想上早朝,朱元璋怒斥:回家种地去,爱睡几时睡几时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06
所谓「 ”朝仪”,指的是皇上上朝时,大臣们必须遵守的各种礼仪。比如大臣们什么时候进宫、什么时候整队、在大殿上应按照什么样的顺序站位,行什么样的礼仪、口中呼唤什么样的敬语等等,都是非常有讲究的。 类似这样的日常上朝礼仪就是「 ”常朝仪”,也叫「 ”朝礼”,而在重大节日或是需要接待远道而来的外国使节、各地诸侯的时候,大臣们还要遵循「 ”大朝仪”,也叫「 ”朝贺之礼”。顾名思义,「 ”大朝仪”的规格要比「 ”常朝仪”高多了,各种细节林林总总,十分讲究。 此外,还有「 ”朔望朝”的规定,指的是每月朔日、望日,在京九品以上的官员都要去朝见皇帝。 因想睡懒觉被朱元璋开除的大臣 尽管「 ”大朝仪”不常有,但平时行「 ”常朝仪”的时候,大臣们也是非常辛苦的。除了休沐日,大臣几乎每天都是天未亮时就要起床出发,鸡鸣时已经在准备入朝了。 电视剧《洪武大案》中就有这样一段情节: 朱元璋听说百官对早朝时间有异议,还做了《早朝诗》一首来讽刺上朝之苦,诗曰:「 ”四鼓咚咚起着衣,午门朝见尚嫌迟,何日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 朱元璋对此十分不满,直言道:「 ”朕虽为天子。尚且日起四更,披星理政,深夜秉烛批阅奏章,日不暇时、夜不安寝,还必须让自己觉得甘之如饴,这是为了什么?无非是为了想起创业之艰难,百姓之疾苦……” 朱元璋的一番话让作《早朝诗》的大臣钱宰惭愧不已,想要为自己辩解两句,表表决心,但朱元璋却不愿给他这个机会了,直接革了他的官职,让他「 ”回老家种地去,爱睡到几时就睡到几时”。 朱元璋的勤奋与大臣的懈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某一朝的皇帝若有朱元璋这样勤勉积极,大臣们的朝仪无疑就会更加严整,容不得半点疏忽。 那么,在明朝之前的朝仪又是什么样的呢? 先秦即有上朝礼节要求的记载,只是没有形成一整套成文的规矩和制度。《周礼》中对上朝站位有一些规定,比如「 ”天子面向南,三公面向北以东为上”等等,群臣在拜见君王时,要长揖行礼,君王也要答礼后方可就位听政。 汉初有位擅长拍马溜须的能人叔孙通,本是秦朝大儒,在投靠刘邦后,为了取悦君王,主动提出要制定「 ”朝仪”,以规范刘邦手下那些不懂规矩的「 ”大老粗”。 刘邦觉得这个想法不错,就表示了同意,于是历史上有名的「 ”绵蕞习仪”(「 ”绵”指的是棉索、绳子,「 ”蕞”指的是草堆)就开始了。 叔孙通招来了一批精通礼仪的儒生,在空地上围上席子,当成训练场,每日练习不辍。为了「 ”理论联系实际”,他让人用茅草扎了不少草堆,用来代替上朝时的大臣,草堆上做上标记,写上大臣们的名号,再用棉索和木棍牵引着,位置可以随时更改。 等排练好了,叔孙通请刘邦来检阅,刘邦何曾见过这种彰显威风的场面,惊喜地连声称赞叔孙通是个人才。 从那以后,刘邦诏令群臣必须用心练习这套朝仪,没过多久,群臣做起这套仪式便熟门熟路了。 公元前200年,刘邦首次在新年朝会上使用了这套礼仪。 当天,天还没亮,群臣就在宫外排起长队,之后再由宫中内侍引入殿内,按照等级次序列队站好:文臣面西立东,武将面东立西。殿内一片肃静,人人都极为守礼,非传令无人胆敢发出一声异响。刘邦看着这种情况,不禁心花怒放,感觉自己这个皇帝当得实在是有价值、有意思。 当然,汉代的皇帝对于重臣还是礼敬有加的,比如丞相觐见时,皇帝会起立,并赐丞相座,让丞相坐着言事。 而在隋唐时期,官员上朝汇报工作也是有座位的;到了宋代,上朝时大臣们就必须站着了。元朝时,大臣下跪汇报的情况越来越多。 而从明代起,朝仪变得更加严谨,大朝仪时百官「 ”皆须下跪”,由此也可以看出君王的地位是更加至高无上了,而群臣的地位变化却让「 ”臣下”的「 ”下”字更加凸显。 这里插播一个有趣的细节:明初,朱元璋一度想要让朝臣在上朝时不要再喊恶俗的「 ”万岁、万岁、万万岁”,改为山呼十二字敬语「 ”天辅有德、海宇咸宁、圣躬万福”。 但朝臣实在是不给力,声音喊得高低错落,又缺乏节奏感,反而大失威仪,朱元璋无可奈何,只得勉强接受了三声「 ”万岁”。 来看看明代大臣繁忙的清晨流水账 了解了明代的朝仪后,我们不妨来推想一下,一个明朝官员的清晨生活是什么样的? 根据大明会典的记载,我们不难找到答案: 凌晨2点左右:起床、更衣、梳洗、修整仪容、略吃或不吃早点(免得出虚恭惹祸上身)。 凌晨2点半~3点:出发前往午门,住得近的可以不疾不徐,住得远的就要抓紧时间了,因为三通鼓(也叫「 ”鼓三严”)响过,午门外的队伍就得排好。 凌晨3点~5点:宫门守卫要核对「 ”牙牌”,以验明官员身份,避免刺客闯入。有专门负责填写「 ”注籍”(可以理解为签到表)的官吏也会在旁边盯着,若有迟到、旷工(也叫「 ”失朝”)者,都会遭到御史的弹劾。 凌晨5点:钟声响起,宫门开启,文武官员分为左右两列依次鱼贯而入,到广场上整队准备入殿。在此过程中御史们会竖起耳朵听着,谁要是说悄悄话、咳嗽或随地吐痰,都会被记在「 ”小本本”上等候处理。 凌晨5点~上午9点:朝会正式开始,四品以上的官员有机会向皇上奏报。另外,根据议程不同,朝会有长有短,有时候7点可能就结束了。之后只要不是特别被皇上留下的官员,其他人都可以下朝回家。 由此可见,在明朝想要当好一个勤勤恳恳的好臣子还是很不容易的,无怪乎如钱宰之流会发出「 ”什么时候才能睡到饭熟之时”的感慨。 不过到了明朝中后期,朱元璋的子孙们已经不能像先祖这样兢兢业业、勤政爱民了,其中甚至出现了几十年不上朝的奇葩皇帝,朝仪便没有之前这么讲究了,早朝议事的功能也在渐渐消失…… 参考资料: 【1】明会典 【2】明代早朝叙论 【3】史记 【4】古代上朝礼仪趣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