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学运动的发展在日本的政治开放中占据了显著地位。许多兰学生主张引进西洋新知识和推动对外贸易,以提升国家实力和推动现代化进程。这一时期,兰学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它广泛传播了西洋的先进技术与知识。
然而,1839年,兰学研究者因反对幕府1825年的"异国船扫荡令"而遭到政府压制,即著名的"蛮社之狱"事件。该事件源于1837年的莫里森号事件,当时一艘非武装的美国商船因靠岸而遭受炮击。这一事件促使幕府在1842年撤销了该法令。
进入幕末时代(1853年-1867年),日本开始开国,兰学的主导地位逐渐被取代。政府推行留学政策,派遣学生到海外深造,并引进外籍教师,他们传授新知识并担任顾问,这为日本的快速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有人认为,兰学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日本与18-19世纪西洋科技发展的脱节,为日本初步建立科学基础作出了贡献。这表明,日本在1854年开国后能够迅速现代化,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开放接纳的学习态度。
18~19世纪日本为了掌握西方科学技术,曾经努力学习荷兰语文,当时他们把西方科学技术统称为兰学,即日本锁国时代通过荷兰传入的西方科学文化知识叫做兰学。兰学是西方资产阶级的近代科学,它对日本生产力的发展和反封建思想的产生都起过重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