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养老的服务特点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2

公益即“公众利益”之意。公益性事业是指直接或间接地为社会公共经济活动、社会活动和居民生活服务的部门、企业及其设施。公益性企业是指直接涉及社会公共利益领域服务的企业。我国绝大多数养老机构是以帮扶、救助城市“三无”、日常生活疏于照料,以及农村“五保”老人为主,且多不以赢利为主要目的,所以其公益性特征尤为明显。
养老机构生活(5张)与其他服务不同的是,养老服务是一种全人、全员、全程服务。所谓“全人”服务是指养老机构不仅要满足老人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照料需求,还要满足老人医疗保健、疾病预防、护理与康复以及精神文化、心理与社会等需求;要满足入住老人上述需求,需要养老机构全体工作人员共同努力,这就是所谓的“全员”服务;绝大多数入住老人是把养老机构作为其人生最后的归宿,从老人入住那天开始,养老机构工作人员就要做好陪伴着老人走完人生最后里程的准备,这就是所谓的“全程”服务。
入住养老机构的老人平均年龄多在75岁以上。增龄衰老,自然使老人成为意外事件、伤害、疾病突发死亡的高危人群。此外,养老服务业又是一个投资大、回报周期长、市场竞争激烈的高风险行业。如果没有市场意识、经营意识,没有严格的管理和风险防范机制,必然增加养老机构投资与经营风险。
民政部部长李立国在出席全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会议时指出,养老机构在建设档次上,一般应当保持非营利属性,不得片面追求高档、豪华;公办养老机构尤其要杜绝档次偏高现象,避免产生社会福利分配不公问题
李立国表示,在养老机构建设运营上,坚持按标准建设和实际适用相并重。为了发挥对社会养老服务发展的支撑作用,养老机构建设既要符合相关标准规范,又要立足实际适用,实现可持续发展。按标准建设,就是养老机构建设必须符合老年人居住建筑、社会福利机构、养护院及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等标准化要求,实现规范化设计、建设和管理。实际适用,就是养老机构建设必须立足实际,量力而行,不超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在建设重点上,要优先发展供养型和养护型养老机构;在建设区位上,要推行社区化,方便老年人参与社会生活,防止因选址不合理造成床位闲置;在建设规模上,不单纯追求超大规模,避免养老机构大而不当、入住率低。
李立国还要求,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要充分整合和利用现有资源,盘活存量资产,避免盲目发展、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要鼓励通过置换或转变用途等方式,将闲置的医院、企业、农村集体防务及各类公办培训中心、活动中心、疗养院、旅馆、招待所等改造用于养老服务设施。

第2个回答  2020-08-08

是指为老年人提供饮食起居、清洁卫生、生活护理、健康管理和文体娱乐活动等综合性服务的机构,通常有养老院、老年公寓、敬老院、护理院等形式。它可以是独立的法人机构,也可以是附属于医疗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组织、综合性社会福利机构的一个部门或者分支机构。机构养老目前也是中国养老的一种常见模式。

分类

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自理型异地养老机构(候鸟式):该类机构通常建在环境优美,气候条件独特的地点兴建,如海南海口、三亚,东北哈尔滨,安徽黄山等地。主要服务对象为自理老人,实现老人“冬去海南避寒,夏去东北避暑”的愿望。

(2)自理、介助、介护型养老机构:入住长者可分为自理、介助及介护型。不同类型长者入住后将分不同楼幢或不同楼层入住,并提供不同的养老服务需求。

(3)医护型养老机构:通常运营方有医疗背景或能整合医疗资源及运营物业500米左右有二甲(含)以上医院可定位为该类型。是指由医护人员组成的,在一定范围内,为长期卧床老年患者、残疾人、临终患者、绝症晚期和其他需要医疗护理的老年患者提供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等服务。

服务内容

(1)生活照料:为长者提供餐饮、助洁等生活照料服务,体现老有所养的服务宗旨。

(2)医护照料:提供医学评估、定期体检、医疗心理咨询、失能失智老人医护、慢病康复等一系列服务,体现老有所医的服务理念。

(3)提供文化愉乐设施,组织形式多样的文化愉乐活动:可提供门球场、乒乓球室、棋牌室、阅览室、老年多媒体教室、陶艺室等一系列设施,在此基础上组建各种长者社团,如老年合唱团、老年舞蹈团、老年书法班、老年摄影班。从而,体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服务宗旨。

(4)部分养老机构尚提供创作室,为退休前有一技之长的长者提供发明创造的便利,真正体现老有所为的理念。

优点

(1)长者集中居住便于管理和服务。

(2)便于各种养老附加产品的开发,如组织机构内自理老人异地旅游、营养保健品的营销、老年介助介护产品推销等,从而形成多点开花的赢利模式。

(3)当服务提升到一定水准后,可形成良好的口碑效应,从而可进一步提高入住率,为营利打下良好的基础。

(4)可促使养老团队快速成长及标准化服务体系及流。

缺点

(1)机构养老若自建物业往往投资大,成本回收周期长;若租赁物业往往面对租金压力和租期的不确定性等因素困绕。

(2)很多地方存在一床难求的现象,尤其是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组织、综合性社会福利机构设立的养老机构,由于价格低,服务好,性价比高,普通老人很难获得床位。

(3)医养结合难。医属于卫计委管理,而养则属于民政部门管理,而大部分民办机构规模小,软硬件设施跟不上,入住的老年人看医用药无法就地刷医保IC卡,造成看病难,导致机构入住率难以保证,致使经营困难重重。

(4)情感慰藉偏少。集中供养模式下,与子女等家庭成员之间的联系会减少,老人情感慰藉偏少。

(5)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一方面是促进养老业发展的法规政策不健全;另一方面是扶持养老服务机构发展的优惠措施落实不到位。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在获取土地划拨等方面还有许多困难和制约。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资本投入兴办养老服务机构的积极性。

(6)法律制度不健全。对经营中发生的机构内的伤病、死亡等重大问题没有相应明确的解决办法,时有纠纷困扰经营者。

适合人群

喜欢过群体生活、喜欢热闹的老年人,尤其适合孤寡老人和空巢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