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是出自《庄子》吗?

在一本书上看到的,作者说这是惠子所说,但这个我们常说的结论却被庄子驳斥了,想找到原文,百度一搜却发现连《水浒传》这种东西都出来了,却没有惠子的份,到底谁是对的啊?帮我找找原文嘛。

不是出自庄子的,而是出自《水浒传》

出自:明代施耐庵的《水浒传》

原文: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我和他从小耳鬓厮磨长大的,彼此情性,彼此都晓得。

译文:

人不是草木头那种没有感情的东西。

扩展资料:

水浒传创作背景:

南宋时,梁山英雄故事流传甚广。当时的画家、文学家龚开的《宋江36人赞并序》称:宋江等36人的故事已遍及大街小巷;画家也执笔为他们图形绘影。

《水浒传》最早的蓝本是宋人的《宣和遗事》,它着力描写了杨志卖刀、晁盖等结伙劫生辰纲和宋江杀阎婆惜等事,对林冲、李逵、武松、鲁智深等主要人物也都作了描写。宋元之际,还有不少取材于水浒故事的话本。在元杂剧中,梁山英雄已由36人发展到108人。

施耐庵把有关水浒的故事和人物整理加工,在创作《水浒传》过程中,忠实地接受了人民的观点,这是《水浒传》之所以取得伟大成就的思想基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水浒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9-08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不是出自《庄子》。而是是出自施耐庵《水浒传》。
词语详解:
人非草木,作宾语、分句;常与"孰能无情"连用。
指人是有思想感情的,容易为外界事物所打动,不同于无生命、无知觉、无感情的青草树木。同"人非木石"。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七回:"众人道:'上复观察,小人们人非草木[1],岂不省的?'"
示例
庞涓复问曰:'然则兄长亦还忆故乡坟墓否?'膑曰:'~,能忘本原?'先生于吾临行,亦言:'功名终在故土。
第2个回答  2013-08-03
人非木石皆有情,不如不遇倾城色出自白居易的诗 李夫人汉武帝,初丧李夫人。夫人病时不肯别,死后留得生前恩。君恩不尽念不已,甘泉殿里令写真。丹青画出竟何益?不言不笑愁杀人。又令方士合灵药,玉釜煎链金炉焚。九华帐深夜悄悄,反魂香降夫人魂。夫人之魂在何许?香烟引到焚香处。既来何苦不须臾?缥缈悠扬还灭去。去何速兮来何迟?是耶非耶两不知。翠蛾仿佛平生貌,不似昭阳寝疾时。魂之不来君心苦,魂之来兮君亦悲。背灯隔帐不得语,安用暂来还见违。伤心不独汉武帝,自古及今皆若斯。君不见穆王三日哭,重璧台前伤盛姬。又不见泰陵一掬泪,马嵬坡下念贵妃。纵令妍姿艳质化为土,此恨长在无销期。生亦惑,死亦惑,尤物惑人忘不得。人非木石皆有情,不如不遇倾城色。
第3个回答  2013-08-03
亲 这你得去问语文老师 网上有的答案并不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