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宗概况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5-31

茅山宗,源于上清派,其祖庭坐落于风景秀丽的江苏省句容、金坛、溧水、丹徒、丹阳之间的茅山。这里,陶弘景于南齐永明十年(492)隐居,自号“华阳隐居”,他搜罗并编纂了《真诰》等道经,使上清派在茅山得到了蓬勃发展。茅山主峰大茅峰,虽非高峻,但因道教文化而显得灵秀,被誉为“第一福地,第八洞天”。


茅山以道教圣地著称,被尊为“秦汉神仙府,梁唐宰相家”。在新四军苏南抗日根据地时期,茅山成为了中心,毛泽东将其列为全国六大抗日根据地之一。六七十年代,茅山更是知识青年接受革命教育的地点,常州知青的青春和热情为这里留下了宝贵的历史印记。


自陶弘景后,茅山宗人才辈出,如唐代的王远知、潘师正等备受朝廷尊崇,茅山因此被誉为“天下道学所宗”。宋代,茅山宗更是盛极一时,刘混康等宗师受赐“先生”称号,徽宗亲赐玉印与经书。然而,南宋以后,茅山宗逐渐衰微,但传承不绝,元代杜道坚、张雨等道士以诗文名扬一时。


茅山宗崇奉元始天尊,传承《上清大洞真经》等经典,修炼方法以思神诵经为主,炼丹也是其特色。道教学者钻研道经,撰写众多著作,如笪蟾光的《真人著述经忏道书》中有丰富的道书目录。在道教史上,茅山宗以其独特的地位和贡献,成为符箓三宗之一,影响深远。


扩展资料

茅山宗是以茅山为祖庭而形成的道教派别。它宗承上清派,是上清派以茅山为发展中心的别称。它的实际开创者是陶弘景。南齐永明十年(公元492年),陶弘景归隐茅山,自号“华阳隐居”。他继承杨羲、许谧所传上清经,悉心搜求散失的杨、许手书上清经诀真迹,编纂了专门记述上清派早期教义、方术及历史的《真诰》以及《登真隐诀》《真灵位业图》等二百余卷道经,弘扬上清经法。经他及众弟子数十年的苦心经营,上清派的教理和组织逐渐完备。实际上,当时茅山已成为道教上清派的中心,后来上清派即被称为“茅山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