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教师在小学品德课程中的角色和作用?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3-01-06
一、参与学习活动的激发者
《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性质和儿童在本课程中的学习方式对活动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浓厚持久的探究兴趣,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首要前提。
1、创设合作与竞争的气氛
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学习群体,开展有组织、有目标的互帮、互学、共同协作的学习活动,可以促进学生的多向交流,扩大学生的参与面。在保证整体教学质量的同时,又可适应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小组中分别充当“指导者”和“再学习者”,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主动参与的机会。同时,又可进行小组间的竞争活动。新一轮课程改革在学生的学习方式上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作为《品德与生活》课程同样也要求运用这一学习方式指导课堂教学。传统学习方式是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观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从而导致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销蚀。为此,教师课堂教学要转变思想,把学习变成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构建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学习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在活动中提升自己的生活能力。比如,在教学《“一起做真好》时,教师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合作交流,为“利用自己的右手画一些美丽的图画来装扮我们的学习园地”时,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并把各小组合作的画进行汇总、展示。儿童的性格是天真烂漫、无拘无束的,处处闪烁他们智慧的火花,他们喜闻乐见的画面有:“可爱的五小”,“有趣的海底世界”,“天空大表演”“恐龙与飞机大战”等等。学生在活动中不仅获得知识,而且体验快乐,同时,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和注意倾听,在合作中又培养学生道德情感与道德认知。又如:在教学《美丽的校园》时,师讲解了学校里的安全后,让学生带着“你在周围的同学中还见过那些危险的游戏?危险的活动与动作?会造成哪些危险呢?”等问题进行小组合作观察。还填写事先发给的表格,比一比哪组发现的问题与现象最多?劝阻的最多?还给表现最好的小组颁发“班级安全小组监督员”。这样,每个学生都有动手的机会,都能在自己已有的基础上有所得,享受到成功的快乐,体会到在学校里有许多不安全的游戏与活动,并通过小组间竞争,活跃了课堂气氛,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得整个学习氛围轻松而活泼。
2、建立民主与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对儿童的日常观察中,我们可以发现,儿童很早就开始探索他们周围的世界,他们被新异的景象和声音所刺激,不断地摆弄和考察他们的玩具或别的小物品,他们对环境中的新鲜事物特别敏感,总是不断地向大人们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这是为什么?那是为什么?等等。在对儿童的心理有了更多的了解之后,教师更应该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过程中的探索、思考、创意等。及时反馈,给予评价。即使活动的最后结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教师也应从儿童体验宝贵生活经验的角度加以珍视。在教学《新年快到了》一课中,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和探究欲望,鼓励学生开动脑筋想一想,怎样设计过新年才能让我们生活、学习得更愉快。学生们在宽松、民主的课堂气氛中畅所欲言,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学生们的想法充满了童真和童趣:有的想要画几幅画,有的想要摆放几盆花卉,有的想要展示自己的手工作品,还有的想要用大自然和海洋世界的奇异景象布置教室的墙壁。老师耐心地听取了同学们的建议,并加以肯定。然后指导每个小组选出一名总设计师,由总设计师带领同学们到各自的活动区美化学习生活环境。在活动中,教师真正把自己作为学习的参与者,用儿童的眼光看世界,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及时反馈指导,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例如,有的学生问:“海洋世界中的水草为什么是斜的?”老师引导学生想象海水是流动的,那么水草也可能正在水中飘荡。无论怎样布置,同学们都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表达,课堂教学真正回归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他们在活动中增长了知识、促进情感、形成技能。师生们在活动中建造了共同合作、共同发展的桥梁,实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
3、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然而并不是所有品德与生活的内容都能让学生感兴趣。如《学习真快乐》、《学校里的一天》等内容,远不如《亲亲热热一家人》、《让我自己来吧》这类课那么受孩子的喜爱。所以,采用的教学形式可以有讨论、调查、情景模拟、游戏、参观访问、欣赏、练习、讲故事、讲授等。教学活动形式不拘一格,可根据具体目标、内容、条件、资源的不同,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选择各种不同的类型。只有形式多样,充满童趣,愉悦童心,放飞童思,才能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中全身心地感受,在自然和谐中潜移默化地提高道德认识。如在教学《我喜欢我们班》一课时,让学生展示自己平时拍摄保存的班内一起活动、比赛的欢乐场景进行描述,并说说当时情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班级以及同学的喜爱,用自己动听的歌声来唱一唱自编的《我爱我的一(1)班》,将说唱跳多种形式组合使用,让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体会到班集体给自我带来的快乐,增强了自己喜爱班级的情感。
二、创设学习情境的设计师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 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而教师应将知识看作是“已完成的科学当成未完成的科学”,让学生探索;要在教学中树立“开放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选择与判断;要在教学中当好学生探究活动的设计者,为学生提供开放的教学时间与空间,真正让学生拥有学习主动权。
1、让学生参与问题的发现
疑问是思维的起点,科学的发现始于问题。儿童天生是一个好问者,问号是他们接触事物的第一反应。遗憾的是,以往的德育教学往往是教师设下一个个“问题陷阱”,引导学生被动地往下跳,然后再“爬出陷阱”,在有意无意中剥夺了儿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权利。所以,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创设启迪发问的情境,促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波比亚曾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如教学《学习真快乐》一课,师生合作演示学习非常快乐后,学生群情激昂、跃跃欲试,都想来说说学习遇到的快乐事。于是,教师问:“学习都是快乐的吗?”这是一个较简单的问题,旨在集中儿童的注意力,引发他们对该问题的思考。这样,儿童的探究精神便完全被激活了:当然有时也是不快乐的,会遇到许多麻烦事。但只要从另一个角度去想,还是非常快乐的 。这样学生参与了问题的发现,同时学会了一分为二看待问题了。
2、让学生参与问题的设计
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享用一辈子。所以当每一个新问题、新行为出现时,教师不要急于告诉学生如何具体去解决,更不能直接告诉结果,而是让儿童自己想办法,按逻辑思维程序设计研究过程。教师要创设情境,努力使儿童自己经历探索过程,发现自己问题的所在。例如,在教学《让我自己来吧》时,几个女生把头发梳得不成样子,教师不进行指点,而是把她们叫到镜子前自己照一照,梳一梳,学生觉得很不好意思,马上进行修改。根据这些梳头、折衣服等活动,让学生自己给自己设计一些在家需要锻炼的家务劳动项目,学生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计了各种家务劳动内容。通过这个活动,让儿童根据实际情况参与问题设计,做活动的主体,既有利于儿童能力的培养,又有助于儿童的成功感的愉悦体验。
3、让学生参与课后实践
心理学认为:一个人的思想品德的提高是一个无止境的认识世界。特别是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一个长期反复培养、实践的过程,是逐步提高的渐进过程。它遇到好的条件,可以向好的方向发展,否则会退到原来的状况。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由于特定的情景,小学生尤其容易激动,即使效果很好,一旦下课后走出教室,环境发生变化,他们不稳定的一面就暴露出来。因此,对他们的思想教育要长期抓,反复抓。课后实践活动为他们提供了很好的行动阵地。创设情境进行活动的同时,可以与少先队活动,班队活动相结合,充分发挥德育的整体功能,巩固和发展了课堂教学的成果,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同时也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道德素质。在教学《学习真快乐》第二课时后,为了让学生真正知道在课间活动中不能玩那些有危险和防碍他人的游戏,进行有益的课间活动。笔者充分与少先队活动,班队活动相结合,在课后设计了主题活动。 (附后)这样的活动在内容上更贴近生活,以学生自身生活为出发点,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使学生的品格得到培养,情操得到陶冶,素养得到提高。同时,《品德与生活》是一门新课程,它与以往的思想品德课有所不同的是,课程在内容上更贴近生活,以学生自身生活为出发点,通过课堂上构建一个活动,来模拟生活真实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使学生的品格得到培养,情操得到陶冶,素养得到提高。因此,在上课前,笔者都会精心设计每节课的每个块面的活动。如在设计《我爱我家》时,设计了四个块面的活动——亲子游戏、采访爸爸妈妈、回忆成长往事、用行动去关心父母。这四个活动并非随意拼凑,而是遵循这学生内在情感线索,由对家庭成员的了解到体会到为人父母的艰辛、不易,直至到从内心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从而爱父母、爱家庭,在整个活动中学生经历了这样一个情感升华的过程。可以这么说,活动对于《品德与生活》这门课程来说就是它的生命所在,那么在组织学生活动,使学生通过活动得到发展这方面应该注意什么呢?以《我爱我家》这一单元系列活动来看,首先活动的主题来源必须使学生所关注的日常生活,具有实践意义。因为只有当学习发生在有意义的背景中,即与学生的生活世界发生联系时那种学习才是有效的。而这一单元的主题是家庭,这是学生最早接触的社会小环境,他们是通过家来认识社会,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培养最初的道德感、责任感的。在《我爱我家》这一单元的活动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活动目标和内容上所体现的生成性。当《我爱我家》这一主题一经确立后,笔者便围绕这一主题设计了活动方案,开展了许多活动。比如让学生去了解家庭成员的年龄、生日,制作生肖卡等,孩子也都纷纷说了自己愿意帮助父母亲做力所能及的事,但在课堂上与学生交流时,他们其实并不了解自己的父母亲,个别孩子甚至对家长的严格管教非常反感,很明显课堂上所说的对父母的关心不是发自内心的。虽然按照教材的编排活动可以结束了,但我作为活动的引导者抓住契机将活动继续向纵深开展。因此有了《我爱我家》系列活动之二《我的家》。(见后)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发现许多孩子对于家这个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显得既熟悉又陌生,对于父母的认识则停留在浅层次上,而对于自己在家庭中所处的位置,自己应负的责任则全然不知。面对终日为自己奔波劳累的父母,他们甚至觉得最辛苦的是他们自己。因此便设计了亲子游戏,从游戏中让他们明白虽然自己与父母朝夕相处,但对于他们自己很缺乏了解,倒是父母平日对自己用心良多。因此,激发起他们了解父母的欲望,围绕着他们对父母提出的一个个实实在在的问题,家长都从不同的角度给予了回答,从而立体地、全方位地凸现了一个个辛勤工作,关爱家庭的父母形象。由游戏而产生的对心灵的触动到自主的去了解,这些都是在活动中不断动态生成的新的内容。也就是说,活动在具体情境的交互作用下不断产生了新的内容,产生了新的活动目标。在活动中,准确地把握了学生的新的动向,引导学生将活动不断向深处开展,使学生有所获。因为,常常来源于生活,贴近生活的教育,学生有丰富的感性认识。教师要以学生的生活实践为基础,科学地设计教学内容和选择他们感兴趣的教学内容,重建“教材观念”,革除“惟书惟上”的陋习。当然,还需注意的是,实践活动的安排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求每个学生都参与。无论是搜集材料、制作、还是考察,教师都要有布置、有展览、有表扬,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5、让学生参与评价
《品德与生活》课程在评价功能上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评价目的是为了激励每个儿童的发展。因此,它关注每个学生的活动过程,重视儿童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的态度、情感和行为表现,重视儿童在活动中付出努力的程度及探索、思考、创意等。即使活动的最后结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也应从儿童体验的宝贵生活经验的角度加以珍视。随着评价功能的转变,评价的方法也随之改变。课堂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种组织形式,评价既可检测课堂任务的完成,亦能矫正课堂教学的变化趋势。若把整个课堂教学看做一个系统的话,那么评价可以说是整个系统中的调节器,使整个教学活动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而以往的课堂教学中,评价往往是教师的事,这会引起学生的不服。这样,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教师应尽量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中。
(1)让学生评价自己
学生的自评是一种自我思维过程的检测,往往会使学生更客观地认识自己,使学生看到自己 的长处和不足处,增强学习自觉性,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如教学《麻烦事,我不怕》,小组内述说自己遇到的不顺心的事结束后,教师组织全班交流,请同学说说:让你感到最难过、伤心的是什么事?同学会说受到老师的批评、妈妈的责骂等等,这时教师便可追问造成这种心情的的原因。这样,儿童就能进行积极地评价,并努力思考调节心情的方法了。
(2)让学生评价别人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造成他们在评价别人时,总喜欢抓别人思维上不够严密的地方,不太容易看到别人在解决问题时合理的成分。因此,教师要努力使学生不仅评出知识的正确性,更要评出自信,产生一定的激励作用。所以可要求学生参与评价时做到:一评结论是否正确;二评别人思维活动中合理的思维成分。这样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上课专心听讲;另一方面可养成学生互相学习的好习惯。
(3)使学生评价时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每个人有不同的经历和认识,对事物的评价都有不同的标准,也就会对同一事物做出不同的评判,所以评价应该求异,教师要鼓励学生有主见和创造精神。教师在平常教学中让学生评价时,也应让其说出理由。如在,《新年快到了》设计大赛中,学生创造性地设计了多种不同的方案,“搞联欢活动”、《小歌手大奖赛》、《新年知多少》知识竞赛等等。教师可提问:你认为哪一种方案设计得好一些?为什么?而不是简单的问:比一比,哪种方案最好?因为我认为:在同学们的心目中,都有着他们认为最好的方案。
三、学习活动材料的组织者
学生的知识来源于对教学材料的操作、实践活动。因此,“材料是教师教的基础”,“操作材料是学生学的基础”。材料的使用关系到能否让教师设计开放式的教学过程,关系到学生能否在操作中运用各种方法扩散思维,所以课前材料的组织至关重要。我们要尽量使学生在课堂上有实物可看,有材料可研究。
1、教师提供有结构材料
所谓有结构的材料是指这些材料在使用时能揭示现实问题的某种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成为一个“平等的”参与者,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供必要的有结构材料,使学生能顺利地实现再发现、再创造。在此,教师应根据学习内容的需要,研究材料的特点,。传统品德课教学把学生禁锢于教室,教室是学生唯一活动的天地。而在这方寸之地,学生只是个容器,任凭教师灌输。教学过程、教学的内容只是书本的知识,纯理论的说教。这种教学完全不顾学生的体验与感受,扼杀学生创新思维。陶行知说过:教育不是创造儿童,而是帮助儿童生长,是要加强和发挥儿童的创造力。为此,他提出:要了解儿童,解放儿童,尊重儿童的人权。应给儿童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把儿童从学校放到大自然之中。教育家的话充分说明了《品德与生活》课程,课堂的空间已经不能局限于教室,而应该走出教室,走向社会,融入自然。通过各种游戏与活动来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扩大他们的生活空间,引导他们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例如,在教学《我们一起做》时,学生在教师启发下,通过画右手畅想美丽的图画,引申学生认识人与人合作的重要性,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与体会,来畅谈合作带来的好处。学生能够通过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弄明白合作很重要。在学生明白了合作的重要性后,教师接下去安排了学生到实践活动的场地,学生分小组进行合作拼图,学生情绪高昂,个个主动参与,他们充分体验活动带来的快乐。学生在活动中,懂得了“合作力量真大”。学生在动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同时把道德教育寓于活动之中,从而达到教学目的。2、学生准备有结构材料
材料可以由教师准备,也可以发动学生准备。但,凡是学生可以自备的材料,教师应指导学生自带。也就是说,材料最好因地制宜,来源于生活,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或看到的。一是因为儿童身边的材料能使他们感到亲切而不陌生,因此而少了几分神秘感,感到规范自己的行为并不是高不可攀,。它其实就是研究我们身边的事物,学生容易接受;二是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三是可以渗透一些学习策略的训练。如《我的爸爸妈妈》让学生课前进行充分的了解自己的父母,然后课堂上交流,使得整堂课气氛极好,学生发言踊跃,学习效率高。
发动学生准备材料,教师首先应提出具体的要求,教给他们准备材料的方法。这样,不仅能为课堂教学提供材料,而且学生在准备过程中,对观察现象也进行了初步的感知。如《我喜欢我们班》一课,课前教师可布置学生调查、回忆自己班级的快乐事、荣誉,使学生对班级有了初步的感知,为课堂教学做好铺垫。其次,收集材料需提前几天、甚至学期初就嘱咐学生搜集,并把这学期需要的一些材料告诉学生,让他们平日留心收集,为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四、学习活动的促进者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关系的本质是主导和主动的关系,教为主导,学为主动。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服务者和指导者。教师保证和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是参与活动的促进者。
1、教学环节中促进参与
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 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这是品德与生活课程最显著的特点。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做到统筹把握,综合、动态地实现对儿童及其活动的支持、合作与指导。注重让学生课前收集信息,课上展示、交流信息,通 过学生之间的合作讨论,并结合游戏、情景表演等形式丰富儿童的感知世界。强化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创造。转变教学观念,尽量把学生的目光引到 课本以外的、无边无际的生活世界中去,把道德寓于儿 童的生活中,使良好的品德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中形成。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通过教学设计的环节去促进学生参与学习外,还应随时了解儿童的学习情况,认真巡视他们情感的体验,认真听取他们的讨论与发言,并及时给予点拨和适当的引导,多多鼓励和肯定学生,使儿童感到你与他们同在,努力维持他们的参与热情,促进他们积极参与学习。
2、应用新知识中促进参与
教师还可“应用新知识”来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如学了《麻烦事,我不怕》后,就让学生给班级中有些同学的伤心事进行探讨、安慰。学了《我愿和你交朋友》就自制名片,设计一张张生动、有趣、个性化的名片等;学了《我的爸爸妈妈》知道爸爸妈妈的生肖后就做生肖礼物送给爸爸妈妈。
通过具体应用新知识,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虽然有时孩子会做得不够精致或失败,但只要他们参与了,必然得到能力的锻炼。孩子们从参与中享受到了自我能力得到体现的快乐。
一名教育家曾说:“衡量课堂教学效率的唯一标准是学生的参与程度。”应该说,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便没有教学;没有学生参与的教学,便没有教学质量。品德与生活课的产生,确实向教师提出了挑战,要让它成为通往成功殿堂的又一途径,让它真正成为服务于学生和让学生喜欢的学科。而我们面对的学生是活生生的,要实现这一点,教师要真正把握好自己角色,最重要的就是要让学生“动”起来,接受“活”的教育,闪烁“活”的思维。在“动”中去体验,在“动”中获得真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和个性,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主要参考书目]
1、李秉德:《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9月;
2、冯春河、赵义章:《课堂教学艺术集萃》,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 3、《小学德育》,20003年第1、2期;
4、《杭州市小学语文、数学学科带头人培训班论文集》,1999年4月。
5、《人民教育》增刊 浙江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