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13-05-07
高祖孝文皇帝,名叫宏,是显祖献文帝的长子,母亲是李夫人。三年夏六月辛未,被立为皇太子。五年秋八月丙午,在太华前殿登上皇帝位。
孝文帝对大臣虽然秉公执法,绝不宽纵,然而性情宽和仁慈。有一次,别人在用餐时用热羹伤了他的手,文帝微笑着予以宽恕;还有一次,在饭中吃出了虫秽之物,文帝还是笑着宽恕了从人。有宦官曾在太后面前说皇帝的不是,太后大怒,打了文帝数十杖。文帝默然而受,也不进行申辩。太后死后,文帝也不以为意。
文帝亲政后,处理政务,从善如流。他怜恤老百姓,常常思虑怎样来救济百姓。天地、五郊、宗庙二分之礼,常常要亲力亲为,不因为天气变化而有所懈怠。看书、批奏折,多是自己琢磨。在朝为官的,无论官职大小,都细心留意,待臣下一定要做到周全融洽。他常说:所有的君主,最怕的就是偏袒不公正、不能诚心诚意对待别人,如果能做到公正和诚心,即便是胡越之人也可以像兄弟一样的亲近。空闲时他常常告诉史官:“只管秉笔直书,不要回避国家丑恶的事情,如果君主在百姓面前作威作福,史书却不敢如实记录,那么君主还会惧怕什么呢?”在南北征巡时,有官员上奏请求整治道路,文帝说,只要简单的修桥梁可以通过马车就行了,不用铲草令土地平整。凡是有所修造的,都是不得已而为的,不是紧急的事情坚决不做以免损害了民力。如因军事(需要)必须砍伐老百姓的树木,也一定要留下丝绢偿还树的价值,老百姓的庄稼也没有损害和践踏。
文帝平时喜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的精妙奥义,看过便能阐述。学问不靠老师讲
受,自行探究精妙深奥的内涵。对历史传记百家思想,全面涉猎。善于谈论《老》《庄》学问,尤其精于阐释经义。文采斐然,喜欢写文章,诗赋铭颂各种文体,随兴挥洒。有大家手笔,文思敏捷,倚马立待,完篇之后,一字不改。从太和十年以后的诏书文册,都是文帝亲手撰写。其余的文章,有一百多篇。爱惜士人,求才若渴。对待朝中贤达,根据才能的轻重,经常寄以布素之意。悠然玄览,不以世务婴心。又少而善射,有膂力。年十余岁,能以指弹碎羊髀骨。及射禽兽,莫不随所志毙之。至年十五,便不复杀生,射猎之事悉止。性俭素,常服浣濯之衣,鞍勒铁木而已。帝之雅志,皆此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