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人们,怎样生活呢?

中国古代的人们,到底怎样生活呢?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我们有哪些不同?
(回答严禁说废话!)

第1个回答  2013-09-06
上古时常以兽皮制鞋,因此鞋的称呼多以革字为边旁。古代的鞋有许多名称,如履、屐、靴、屣、屦等字均为鞋的别称。最早的鞋子式样是很简陋的。人们推测古人将兽皮切割成大致的足形后,用细皮条将其连缀起来即成为最原始的鞋子。
第2个回答  2013-09-06
古代人不论男女都穿“开裆裤”
在中国古代,人们在正式场合下,应采用跪的姿势来坐,臀部放在两脚的脚跟上。如果是两腿伸向前坐着,叫作箕坐,是个很不礼貌的坐法,两腿盘起来坐也是不合适的。在三国、晋朝及稍晚一些时候这种坐姿仍是在正式场合所必须采用的。在一些比较严肃的古代影视作品,如《三国演义》中,是可以看到在上流社会正式场合,特别是对其它在座的人尊敬的话,一定要采用跪姿坐。

这种跪姿坐,是不够舒服的(不信你试试),而且很不科学的,青年少经常这样坐,会妨碍腿的发育的。

但是在古代中国,以跪姿坐确是最符合礼仪态的,妇女更必须如此。在日本,这种坐姿一直延续到了近代。二次大战前日本女子的腿有点弯,除了可能缺钙外,这种坐姿也起了很坏的作用。

为什么会这样?这和古代人所穿的裤子形式有关。在古代的春秋战国时期已经有了关于裤子的记载,但那时的裤子只有两个裤腿,裆是不缝合在一起,是广义上的开裆裤。穿那样的裤子的目的是为了保暖腿部。在人们只穿裙子或“裳”,在冷天腿部受冻,于是就在腿上套个套筒,这就是早期的裤子。那时的裤字写作袴,这个字的来源似乎可解释为袴是“两股(大腿)各跨别也。”按古人的解释,那时的袴是“胫衣也”,即给小腿穿个衣服,而不管屁股。大概是因屁股肉多比较经冻。

那时,穷人则可能根本就不穿裤子。《三国志》中明确记载贾逵(曹丕时任豫州刺史,曾大修水利)年轻时因贫穷,连冬天都不穿裤子,夏天就更不用说了。

穿那种开裆的裤子的情况下(更不用说不穿裤子),把两条腿分开伸直的箕坐方式当然是极不礼貌的行为,盘腿坐也是不合适的。虽然跪着坐是很累的。大概对于上流社会的女性,箕坐更是个绝对要不得的坏毛病。其实这也是很容易理解的。

刘邦曾在正式场合下箕坐而且还骂人,这是极不礼貌的。

除了坐的姿势外,还有些别的讲究。比如上车时腿不免要抬高翘起来,可能会露宝,所以上车时必须注意周围有没有尊贵的人,特别是尊贵的女性,否则就是严重失礼。王莽就曾到皇太后(王莽的姑母)那里都去告状,说一个叫淳于长的人对着自己的母亲上车,是为“骄佚”。

在一些网上曾看到一文说汉朝某皇帝的淫欲甚强,其宫女竟然都穿开档裤。事实上,那时大多数人都穿开档裤,绝非只有这一个皇帝因欲望过强而令宫女穿开档裤。不过,后妃宫女都穿这样的裤子,确给想干什么就有权干什么的皇帝大开方便之门。

汉昭帝(一个不算差的皇帝)身体欠安,医生及周围人都认为应禁止性生活。于是令宫女们都穿“穷裤,多其带。”穷裤和现代裤子可能仍不同,否则就不需要“多其带”了。 这在《汉书》上官皇后传中有记载。

在汉朝前后,人们开始穿合裆的裤子了。这很可能首先是在骑马打仗的军人中流行的,穿开裆裤骑马是个很不合适的。在东汉时,由西域又传入了一种轻便的折叠椅,叫作胡床,好象也是先在军队中流行的。胡床在魏、晋时已开始流行,人们将坐在这种可折叠的椅子上叫作“据”,仍只能用于不需要讲求礼貌的非正式场合,或在军营中。

其实,当人们开始穿合裆的裤子,跪姿坐已经没有合理性了,但是,这样不合理的姿势仍延续了一段时间。在唐代,除了可折叠的胡床外,不能折叠的凳子和椅子也出现了。高脚的椅子和桌子在唐代中原的壁画及敦煌壁画中都出现了。唐代以后,人们再也不以跪姿为坐的正常姿势了。

两条腿下垂着坐在椅子上要比跪着,臀部放在两脚跟上舒服的多,人们当然会选择坐椅子而放弃跪姿,这样的进步是很自然的。不过,我们也不必为古人穿开档裤和跪在那儿办公、吃喝宴会、聊天、教书和学习而奇怪。这是历史发展过程所致。在差不同时,别的地区,例如古希腊、古罗马人们只是用块布将身子裹起来,不比我们先进。

大家知道,日本人在稍正式的场合以跪姿坐,一直延续到近代。直到现代,在一些为表现日本传统的场合仍采用这种坐的姿势。其实在唐代,大量的日本学问僧来中国留学,他们一定会看到,椅子在中国已经相当流行了,不会不知道坐在椅子上要比跪在地上更舒服一些,也不会不知道成年人穿裤子以及穿合裆裤是合理的。在那以后,一千多年中间,日本人和中国人也还是有交往的,但是,在日本这种不舒服的坐姿一直保持到近代。

日本人被很多人誉之为有革新精神,不但愿意向外国学习其长处,而且非常善于学习,当然是不保守的,但是,这样不舒服的坐姿却被墨守成规地保守了一千多年,这不是很有趣吗?事实上,自从日本人在从唐朝人那里学了很多东西后,在明治维新前的一千多年中,大量的规矩就被墨守成规地保持着。谈不上伟大的发明和创造了。日本民族是善于学习呢还是保守呢?真搞不清楚。
第3个回答  2013-09-06
古代人三餐的饮食习惯
东方西方,饮食习惯皆一日三餐,不知是何时从菇毛饮血逐渐进化到养生这一文明习俗。不过,中国的三餐习惯,从庄子的“适莽苍者,三餐而返,腹犹果然”语句中,可以证实早在公元前四百多年,中国人已有一日三餐的习惯,南宋的大诗人陆放翁有诗曰:“疾行逾白步,健饭每三餐。”也可以说明,千百年来,一日三餐的习惯,非常普通,至于疾行逾白步之说,则相当于今日的体育锻炼。恰如民谚所云:“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饱食之后散散步,助肠胃消化,对身体有好处,看来自古皆以为然。 

  不过,佛教中有一派的戒律,每日只吃一餐,过午即不食,因佛说日午食,后乞他食,吃了也不是自己分内的,所以,《五灯会元》把此条奉为佛律,即过了中午就不吃晚饭。  

  宋大诗人黄庭坚(山谷)信佛,早晨吃粥,中午吃饭,过午即不食。唐白居易《长庆集体》十九《龙华寺主家小尼》诗:“夜静双林怕,春深一食饥。”却是对佛门弟子衷心悲悯的诗句。只是,古人认为过午不食也是长寿和保身养体的秘诀,并以为夜食过饱容易致病,宋人长年诀有这样几句顺口溜:“夜卧不蒙首,晚饭少数口。”意思就是晚上睡觉,最好不要蒙头大睡,蒙上了被子睡觉,空气不流通,对人健康不利。而吃饭呢,即使不遵守佛律——过年不食,但只要在吃饭时,不贪饱,少吃几口饭,也是好的。

  宋民间避瘅口诀又说:“稍饮卯前酒。莫吃申后饭。”这卯时系指清晨五至七点之间,申时则指下午五至七点之间。早晨五至七点,一般人都是刚刚起床。一起床就喝酒,乍然听来,似乎不是中国人的习惯。但读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的《长庆集》,发现白居易恰恰就是一个最爱喝卯时酒的人,他有一首诗叫《卯饮》,歌颂在清晨喝一盅酒,快活似神仙,诗句云:“卯饮一杯眠一觉,世间何事不悠悠。”看来他是在早晨五至七点种喝一杯酒再睡一觉的。其另一首《卯时酒》的诗,也盛赞“未如卯时酒,神速功力倍”,《醉吟》一诗更有这样的诗句:“耳底斋钟初过后,心头卯酒未消时。”白居易生活在唐朝,唐人起床据史载特别早,朝廷上朝大约都在早晨六点,他却在早晨吃杯酒睡觉,到了中午寺庙都打钟了,心头那卯时喝的酒仍然酒意未消,由此看来,大约要拖到下午才上班了(白居易当时任杭州太守)。 

  唐人起床特别早的事,有笔记书札记载,当时的人请客人吃饭,客人都是在早晨天还不亮时,即动身上路赴宴,走在路上,斜月尚明。这虽然可以解释作当时交通不便,赴宴要在路上走许多时间,但也可说明唐朝人的宴会。大都在午前,请客人吃的是午餐。宋苏坡却不是个起早床的,从他的诗《答黄庭坚见寄二首》之一“定应笑我劳生在,卯睡闻呼衣为颠:两句诗来看,早上五至七点人家叫他起床,他把衣服都穿反了。另外,书生秀才也大都睡懒觉,宋王炎的“双溪诗”中有一首就对诸先辈的“书生卯饭动及午,姜掺菜丝烦自煮”,大作同情语。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在答东野诗中也说:“朝餐动及午,夜讽恒至卯。”形容了诗人东野的贫困和懒。而如果秀才诗人通宵达旦地吟诗读书,到了早晨的五至七点卯时才睡觉,民间避瘅诀的“稍饮卯前酒。莫吃申后饭”,,又一点也不足为怪,卯前酒肯定也并非一起床就喝的酒了。 

  现代医学证明:早餐所食系一日消耗精力所需,而晚餐过饱,食必不消化,故新的保养口诀是为:“早餐吃得好(指营养),午餐要吃饱,晚餐吃可少。”这是精确计算了卡里路与能量的关系作出的结论,与中国古人的饮食习惯,不无巧合地大致相同。可惜海外华人虽明知如此,一般的饮食习惯却恰恰是“朝餐动及午”,晚餐是下班回家后,大煮大烧,吃得非常好又非常饱,这就既不符佛律,又并非养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