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华乡的自然概况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5

地表水资源:全乡水资源丰富,境内有安宁河和后来陆续兴修的大小6口蓄水塘。
【安宁河】自新星村入境,至宁乐村出境,流经万古村,境内全长9千米,多年平均流量为196立方米/秒。
地下水资源:月华乡境内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农村地下水水质较好,可以饮用和适宜农业用水。 2007年,全乡人口16484人,总户数3812户,其中农业人口16300人,场镇常住人口920人,流动人口486人,城镇化水平为5.58%。月华乡是以汉族为主,有少量回族、彝族、藏族、苗族等的多民族聚居乡。
由于月华乡的农业发展比重过高,与二三产业比较,优势突出,占用了绝大部分劳动力,而二三产业基础薄弱,尚未发展起来,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十分有限,从而导致月华乡依旧以农业人口为主,城镇化水平较低。 2007年月华乡全面加强经济建设,努力促进了全乡经济的增长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全乡gdp比上年增长12%,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437元,完成粮食总产量为11074吨。
2007年,月华乡gdp为5795万元,其中第一产业4710万元,占总产值的81.28%;第二产业340万元,占总产值的5.87%;第三产业745万元,占总产值的12.85%。三产结构比重为一、三、二。
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32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655元。
【农业】月华乡是典型的农业大乡,经济以种植业为主、养殖业为辅。经过多年的产业结构调整,月华乡已由当初的纯粮食种植,发展成为以蚕桑、酿酒葡萄为主,农产品加工业、种草养畜、制种为重点,核桃、板栗、薯蓣、花卉、蔬果为补充的经济发展格局。
2007年,月华乡蚕桑生产稳定,开展了退耕还桑工程,保证了投产桑园面积,加强了桑树的科学管理,建立了稳产高产桑园。完成了产茧7866担,实现产值534万元。同时,月华乡种植的两千多亩酿酒葡萄带动的种草养畜发展良好,年底全面完成种草和牲畜出栏的任务数,确保农民增收。
【工业】月华乡工业主要以薯业加工为主,以西昌科兴薯业为龙头,辐射带动12组成为马铃薯加工专业组,初步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辐射带动全州马铃薯产业发展,企业与冕宁、美姑、金阳县签订了加工马铃薯10万吨的协议。企业产值可达5000万元,利润可达300万元,全乡人均增收220元。
【三产】月华乡依托油桃种植,油桃等特色农产品,积极开展以农业生产、乡村风貌、农村生活与农俗风情为主要载体的特色旅游,第三产业逐步发展。2007年有农家乐2家。 【科教】全乡现有初级中学一所、私立小学初中一所、中心小学1所、村小学6所、民办幼儿园2所,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教育设施完善,教育教学水平居全市农村中学前列。
【卫生】全乡有卫生院l所,村医疗站7所。月华乡近年来加强卫生工作,继续推进卫生事业的进程。认真做好重点疾病的防治、宣传和组织工作,“血吸虫病”、“二号病”等重大疾病防治知识宣传面达100%,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达100%。 月华乡境内有文化站、广播站、农机站、农技站、农经站、自来水管厂、兽医站各一个,卫生院1所,村医疗站6所,私人诊所3个,连所锁药店3家,另有月华电站、月华信用社等驻乡单位。
本节重点介绍与环境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1】能源
——电力:月华乡共有10千伏高压线路1条,有变压器46台,供电网络覆盖全境,2007年全乡实现了户户通电。
——燃气:月华乡目前不通天然气燃气管。村民主要以沼气、罐装气、少量煤为主要燃料。
目前,场镇清洁能源普及率为60%。
【2】给水
——场镇自来水:月华乡场镇生产生活用水主要采取自来水管网水,场镇建有自来水厂,根据凉山州环境监测站提供的监测资料,饮用水水质能够达到相关标准的要求,饮用水源水质较好。城镇建成区自来水普及率为98%。
——农村地下井水:月华乡农村基本饮用地下井水,水质较好,能充分满足农村村民用水和畜牧用水。月华乡农村饮用水经卫生部门检测可以达到饮用水质标准,近十年来未发生饮用水安全问题,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合格率为92%。
【3】排水
——场镇:月华乡目前没有建污水处理厂和成体系的排水管网,场镇污水部分通过化粪池、沼气池处理后直接排入安宁河,另有部分直接外排。通过核算,2007年建成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为30%。
——农村:农村未形成规范的排水体系,生活污水多数经沼气池处理后用于农灌。
【4】环卫系统
——场镇:月华乡场镇面积0.21平方公里,目前拥有垃圾池1个,垃圾中转房1个,垃圾清运车1辆,清运人员2人。场镇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采用焚烧、制造沼气、堆肥等方式处理,不能满足卫生处理和无害化的要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仅为40%。
——农村:月华乡农村未设立垃圾池,生活垃圾没有集中收集和处理。
公共设施完善程度:2007年,月华乡场镇主要街道没有设置路灯;目前排水管网还未建设;场镇常住人口为920人,人均道路面积为6平方米;住宅电话普及率达到85%;场镇没有文化娱乐场所;拥有体育场所有2处,位于场镇学校内;拥有月华乡公立卫生院等医疗机构;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
城镇卫生厕所建设与管理:按照《国家卫生镇考核标准(试行)》的规定,月华乡场镇面积约21公顷,拥有公厕1座,居民区每百户拥有1座以上厕所,位置适宜。场镇水冲式公厕普及率达12%。公厕有专人管理,保洁落实,地面及四周墙壁整洁。场镇住户均享有卫生厕所,辖区内农户无害化卫生厕所覆盖率达5%。
其他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通讯】全乡通讯设施完善,移动、联通通信网络覆盖全乡,程控电话开通率达80%,闭路电视覆盖率达95%。
【交通】月华乡交通便利,距城区32公里,成昆铁路、107省道、雅攀高速公路纵贯全境,境内村村相通。 月华场镇位于月华乡红旗村,距西昌市城32公里。现状建成区21公顷,人口约360户,场镇常住人口有920人。场镇建有溪龙路、马路等街道,道路两旁还未栽种树木,道路绿化普及率达20%。场镇绿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主要来自于政府、学校的绿化带,人均公共绿地面积4.35平方米。
场镇现有乡政府、中学、小学、卫生院、电信、自来水厂,无邮政、污水处理厂等设施。场镇建筑多以砖混结构为主,三类建筑居多,楼层多为2层。场镇布局合理,管理有序,街道整洁,环境优美,城镇建设与周围环境协调。
2007年的场镇风貌改造措施有:水泥硬化场镇街道1.5公里,对场镇建设进行了合理规划。 2007年,月华乡完成了新农村建设规划,成立了领导小组,落实了机构、人员、办公经费,因地制宜地制定了乡村两级新农村建设规划,详细制定了州级试点村新华村的建设发展规划。争取到省上新农村建设项目资金支持,逐步推开了全乡新农村建设项目,着重抓好了州级试点村新华村建设,硬化新华村村级道路80%以上,修通10个组的组级道路,建有图书室、医疗室、文化娱乐室等,改善了村民用水,治理村容村貌,开展文体活动,有规范的村务公开栏,着力打造精品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