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斌宇的社会评价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3

被称为 “老大”的院长
——访复旦大学软件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臧斌宇教授
开 篇
说出来你也许不相信,复旦大学软件学院里,上上下下都称年轻的臧斌宇院长为“老大”——一个颇具威慑力却又无比亲近的称呼。说起臧院长“老大”的由来,有段感人的故事。软件学院是复旦大学最年轻的学院之一,2001年开始筹备。在学院创建期间,各方面条件都比较艰苦——教职员工人手紧张,教学、实验、办公场地缺乏,资金也比较紧缺……唯一让人欣慰的是,一百多名来自电光源、化学、数学、物理、中文、国政等院系的新同学即将转入软件学院。一个学院有了学生,就有了一切。然而,他们来自多个院系,分散居住在学校的各个宿舍区,给同学之间的交流和学院工作的开展带来极大的不便。了解到这一问题之后,臧院长当机立断,向学校积极争取,以最快速度解决了学生寝室的集中问题,并亲自为那些同学安排转系转专业的调动手续。因为学生原专业不同,进入软院后,对新的学习生活有诸多不适应。
而臧院长不仅在学习上给与细心指导,还对他们的思想、生活付出了无微不至的关怀,经常与学生促膝谈心,帮助学生逐步适应新的学习环境。他像一位父亲,一位慈祥却不失严厉的“父亲”,把大山般、无私的爱毫无保留的给予软院的每个学生。在同学当中,“院长”并不存在,只有这样一个人:一个可以和学生一起吃几块钱盒饭的“伙伴”,一个在大家困难时能够给予足够支持的“朋友”,一个在彷徨犹豫时会对你循循善诱的“前辈”。对这样一个人,“老大”的称呼似乎再贴切不过,于是慢慢在学生之间传开,以至于有人问起“软件学院谁是院长”时,学生会莞尔一笑,“我们只有‘老大’”。“老大”是一种形象,也是一种精神,已深深植根在软院的师生心中。很多人认为,大学生活与中学不一样,学生与老师除了上课以外,平时师生之间接触的时间不多,更不要说是领导。但软院却迥然不同,师生一家人,没有上下级、领导与被领导的等级关系,只有“众志成城、团结一致”的信念。这,就是复旦软院人的精神。
这种精神的核心,就来自这位“老大”,或者说院长。臧斌宇院长是为响应党中央大力发展中国的软件产业的号召而从英特尔中国软件实验室回到复旦大学创办软件学院的。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他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软件学院的组建,并且对各项事务都身体力行,得到师生员工的一致认可。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目前学院已经拥有本科生400余人、软件工程硕士400余人,教职员工队伍超过30人,初具规模。“我没做什么的,大家一起的功劳。”谈到自己的工作成果,臧斌宇院长,一个计算机编译技术专家,一个不善言表的人,对自己的工作如此评价。
离家 回家 建家
1983年,臧斌宇从苏州第四中学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著名学府——复旦大学,专业是计算机科学,从此开始了他对信息技术孜孜不倦的追求。1990年硕士研究生毕业留校后,他一直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并于1996年师从国内著名的并行计算处理专家朱传琪教授深入研究并行编译技术,1999年获得博士学位。随后,他于2001年晋升为复旦大学教授,2002年成为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十多年来,他在并行化编译、优化编译、动态优化编译等诸多领域都取得了突出成就:自行研制了并行化编译系统AFT(Automatic Fortran Transformer);与Minnesota大学合作研制了并行化编译系统开发平台Agassiz(目标语言为C、Fortran);并行化编译的科研成果在1996年获得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在二进制动态翻译器研究领域获美国专利一项;在国际、国内权威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同时主持了众多科研计划,如“上海市启明星计划”、“Intel 大学合作计划”、“Philips大学合作计划”等等。除了科研方面取得的成就之外,臧教授还积极从事社会工作,担任中国共享软件联盟理事、中国计算机学会系统软件委员会委员等职务。这些丰富的科研、社会经历为他今日取得的辉煌业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创办软件学院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是臧院长开始他传奇故事的第一句话。软院创建的前前后后,臧院长经历了“离家——回家——建家”的曲折过程。从对学院教学体制改革的缘由谈起,臧院长用他简洁的语汇讲述了这段经历。1999年,他参加了当时所在的计算机系课程改革小组的工作,因此有机会接触到美国、加拿大等许多国家著名大学的计算机课程设置情况。他发现国外与国内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别。首先,国外课程体系比较完整,内容衔接合理。其次,学分制的实施也较为彻底。而在国内,课程体系不完整、教学内容有脱节的现象并不鲜见;而学分制的推进还仅处于初始阶段。这些原因使得国内的教学和人才培养水平与国外拉开了很大的差距,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中国软件业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因此,在1999年的计算机系课程改革中,他特意引进了国外一些课程和教材,采用了国外计算机学科的部分教学体制,对2000级计算机系学生的课程体系做出了改革。但这次的教学改革力度并没有达到臧院长的预期要求,在他心中,始终期望能有一个更加自由的空间以实现他的教学理念。另外,人才培养的水平差距也体现在国内外科研水平的差距上,长期在高校工作的他,意识到科研体制的差异是产生这种差距的重要原因,但国外科研机构的体制究竟是什么样的,他并没有机会去深入了解。恰逢2000年8月,英特尔中国实验室有一个很重要的科研项目急需并行化编译方面的专家,于是对他发出了邀请。经过斟酌,他决定辞去计算机系的职务,去了解国外科研机构的运作机制。
于是,2000年,臧院长“离家”去了英特尔中国软件实验室。当时在他所工作的团队里,他是唯一一个“国产”的架构工程师,其余的都是外国人,这给他带来了充分施展才华和交流沟通的空间。在英特尔公司的一年,他深入了解了国外科研机构的现代化管理体制,深切感受到英特尔公司浓郁的企业文化。臧院长告诉我们,国外企业十分重视每个员工的职业发展规划,包括对一些技能的培训,以求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员工的聪明才智,同时尽可能保证每位员工都可以在企业中找到自己的生存发展空间,员工就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他印象最深的,就是“三大”与“三小”的差异:在英特尔等国外知名公司里,企业的人事、财务、总务等工作被称为“三小”,这些部门的宗旨就是服务,为技术、生产、销售等部门服务。相反,这些部门在国内很多企业中都变成“三大”,权大,官架大,派头大,没有或很少有服务理念。
在英特尔公司一年的工作经历使臧院长原有的改革信念更加坚定,改革想法更为成熟。但此时的他还没有想到实施变革的机会——被他笑称为“戏剧性转变”的时刻正悄悄来临。
2001年下半年,教育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下发《教育部、国家计委关于批准有关高等学校试办示范性软件学院的通知》,复旦大学获准试办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新的学院需要新的领军人物,原信息学院的同事向王生洪校长推荐了臧院长。此时,他在英特尔公司已取得不少科研成果,所领导的项目小组成功完成多个课题任务,自己对公司也有了感情。但在和校领导的座谈中,听到校长谈到软件学院的办学方针、办学体制以及国际化办学的想法时,臧院长毅然决定放弃在英特尔公司的优厚待遇,欣然接受使命。明知创业之难,却“偏向虎山行”,“离家”一年,他又“回家”了,而且回的是一个尚处于构思之中的“家”。虽然此时的“家”几乎“家徒四壁”,但他却坚信,十多年的知识、经验积淀以及一年的跨国企业科研经历,一定可以把“家”建立起来。采访过程中,臧院长说过的一句话,“在这里(指Intel公司)做得再好,都是为别人做。现在国家需要培养人才,领导信任我,以后我就可以为咱们自家人做事情了。”
到2001年12月,软件学院开始筹建,臧院长正式走马上任。
招生 引才 育人
没有学生,学院无以为本,因此当务之急就是招生。按照教育部精神,可以从在校学生中招收转系转专业学生,于是臧院长立即组织人手开展招生宣传,从策划、设计到制作招生海报、宣传广告及宣传彩页一气呵成,并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方法和手段发布信息:举办讲座、张贴海报、散发传单、校园广播、架设网站、开设BBS专版等等,吸引了2000级各院系200多名学生前来报名。选拔考试安排在春节以后,根据成绩择优录取了107人。2000年3月18日,软件学院举行开学典礼,首届本科生开始上课,一所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开始了它的历程。接着,学院又于同年开展了面向2001、2002级本科的招生,成功完成了招生计划。9月,作为软件学院办学目标之一的国际合作办学也尘埃落定:和爱尔兰都柏林大学签署了软件人才联合培养计划,并招收了第一届联合培养学生。自此,学院的本科生培养体系基本完备。
成立软件学院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的复合型软件人才,因此除了本科生教育,还需要面向国内、国际开展工学硕士、工程硕士的学历与学位教育。于是,招收软件工程硕士、工学硕士自然成为学院的一大任务。经过充分的筹备和宣传,2002年完成了两届工程硕士的招生。用臧院长的话来说,2002年是招生年,一年内先后招进5届学生,这在以前是从来没有过的。今年,首次从全国高中毕业生中按照填报志愿和高考成绩招收了130余名新生,标志着学院的招生工作走上了正规化的道路。
为了实现学院的办学目标,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是必不可少的。鉴于软件领域知识更新快、对人员素质要求高的特点,臧院长除了引进具有丰富教学和科研经验的中老年教师外,还大胆启用年轻教师,并给青年教师提供全方位发展的机会。学院的人事以“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为原则,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给每位教师充分的自由发挥空间。人才,始终是学院师资建设过程中关注的核心问题。在招聘教师的过程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清华大学一位自控系毕业的博士,凭其博士论文的产业价值出任一家公司的CTO。当他闻知复旦大学软件学院的情况后,慕名前来应聘。经过了解和交谈,臧院长认为他是个难得的人才,因此竭尽所能诚邀博士加盟。这位博士希望继续他的科研,为此学院必须提供非常充分的条件,都得到臧院长的一一拍板。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位博士最终辞掉了原来的职务,成为复旦软件学院的一员。他的妻子,一个同样从事IT业的出色女性,也和他一起落户复旦。难怪在最近一次联欢会上,这对博士夫妇发出感慨,“夫妻双双把家还,软院就是我们的家”。
一年多来,以相对稳定、合理流动、专兼结合为原则,学院从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知名IT企业吸收了不少人才。臧院长高兴地告诉我们,目前,学院师资建设已初步建立起相对稳定的骨干层与出入有序的流动层相结合的教师队伍管理模式和教师资源配置与开发的有效体制,一支学术造诣高、学缘结构良好、教学和软件开发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正在逐步形成。
学生、师资已经有了规模,教学工作必须相应地提高水准。为此,臧院长在教学体制方面也付出了诸多心血。他着眼于软件的系统级应用和企业级应用,提出课程设置应以分布式、异构平台上的高端和低端开发为核心,加强程序设计、算法、数据结构、体系结构、工程管理等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训练,吸收欧美知名大学课程体制宽度和深度并重的优势,结合当前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并把握产业发展的前瞻性,全面提高学生的分析设计能力和开发实践能力。整个课程体系的设计不拘泥于流行工具的教授,而是要注重基本理论的吸收和思维方式、学习能力的训练。除此之外,对于软件工程硕士而言,还要注重方法论的讲授、管理思想的提升,应以案例研究为核心,以软件开发过程为着力点,促使学生胜任系统分析与项目管理的职位。
在教学方面,臧院长告诉我们,学院强调大信息量的授课内容、大量的课外阅读材料和高强度的课后实习项目,培养学生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锻炼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形成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同时,臧院长为提高教学质量,要求教师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并且建立了新教师试讲制度、学生评议制度、教学督察制度等,一种全新的教学管理体制已经浮出水面。
除此之外,现代化的科研管理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也在臧院长的主持下建立起来,整个学院的工作全面铺开。作为对一段时期工作的总结,今年7月,在杭州举行的全体教职员工的工作会议上,臧院长提出了学院未来发展的三句话方针:“学科建设为基础,工程硕士为重点,体制建设为保障”。
说完工作,臧院长又提到进入软院的第一批学生,说现在学院事情很多,没有更多的时间与学生在一起,还得找个时间补上,因为这是学院的传统:专业导师全面贴近学生,对学生的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指导,让他们从软院毕业时能学到些实在的本领,树立健全的人格。院长带头对学生给予的关怀,从学生的成果中体现出了它的价值。今年第一届软院学生进入IBM、微创、惠普、戴尔、索尼、毕博、宝信、复旦金仕达等多家知名IT企业实习,其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都得到这些企业的认可,它们都对复旦的学生表示出极大的满意。这样的形势导致学生供不应求,例如IBM希望招聘40名实习生,但学院只能提供十多个,令公司意犹未尽。谈到这里,臧院长脸上显现出一丝欣慰,许久以来沉重的担子似乎可以稍稍放下,长期的四处奔波也已略见成效。
家庭 贤妻 爱子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臧院长多年的执著追求,让他获得了事业上的丰收,但这只是“幸福的一半”。他的“另一半幸福”系之于他那温馨和睦的家庭。臧院长爱人是学校物理系的博士,主要从事科研工作,而他们的儿子也已经7岁了。说起家来,臧院长脸上不禁流露出浓浓的爱意。他说,过去在并行所担任科研工作的时候,还可以享受到家庭的乐趣,基本上可以平衡工作科研与家庭的关系。自从任职软件学院以来,工作压力很大,事务繁多,在家的时间越来越少,可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两个人工作一忙,孩子没人照顾,自己总是弄得“脏西西”的,夫妻俩索性就把孩子的小名叫做“臧兮兮”。对于妻子的理解与支持,臧院长只说了一句话,“她知道我这边脱不开身的”;提起儿子,父亲的脸上再次洋溢出幸福和兴奋。孩子小时候没人照顾,夫妻俩就给孩子书看。孩子这点倒像爸爸,看起书来全神贯注,安安静静的。在谈到平衡家庭与工作的关系时,臧院长还是那句话,“软件学院优先级最高,科研其次,最后为家庭。”但臧院长也说,只要有空,他一定会和家人一起度过。闲暇时,还会陪儿子看看书,识识字。
结 语
中国软件产业的发展水平与美国、印度、爱尔兰等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国家在高校创办软件学院目的之一就是希望能通过人才培养促进中国软件产业的发展,提高整个国家的软件研发能力,让信息技术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并使软件产业成为新的国民经济增长点之一。复旦大学软件学院经过上下一致的努力,发展到如今的规模,已经起到了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作为学院奠基人之一的臧斌宇院长也担当了一个领军人物的角色,功不可没。
在采访结束时,天色已晚,臧院长却打开了电脑,说还要处理完一些工作后再回家。我们深深祝愿,这位“老大”院长今后的人生之路更加灿烂,复旦大学软件学院在他的带领下,取得更加丰硕的办学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