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有关李郑屋古墓。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01
历史 1955年于李郑屋邨发现的汉墓1955年8月,中国香港 *** 为应付市民对公共房屋的需求,计划在李郑屋村兴建徙置大厦。当建筑工人进行夷平山坡时,无意发现了一个东汉墓穴。中国香港大学中文系系主任林仰山教授(Frederick Sequier Drake,1892-1974)于是带领学生前往研究发掘。据当年的老街坊回忆,在汉墓正式出土前,曾有建筑工人用外衣包著古物运离现场。(详见1955年8月11日《 *** 》)参考了林仰山等考古学家评估后,市政局加建了钢筋水泥硬壳,以保护汉墓受风雨侵蚀。汉墓于1957年由市政局接管及开放予公众参观,墓内的出土文物都陈列在汉墓旁的展览馆内。1988年12月,李郑屋汉墓被列为中国香港法定古迹。 由2005年1月起,为纪念汉墓出土50周年,康乐及文化事务署进行一系列的复修工程,包括在墓室顶部加建一个使用铁氟龙物料制成的天幕,防止雨水造成的渗漏,减低被侵蚀的机会,耗资达100万港元。墓室过去都没有采取过任何措施去保护它,在1970年代中国香港的教科书所见,当时的墓室外围亦只是一个长满草的小山坡。直到1990年代后期,前市政局才在外加建保护设施,并在墓内装设控制湿度的装置。今日汉墓的墓室并不对外开放,但是市民可以透过墓室门的玻璃,一睹这个建于东汉时期的墓穴。 建筑 李郑屋汉墓博物馆外貌 李郑屋汉墓根据考古学家推断,该墓建于东汉时期。而于汉墓出土了67件文物,当中包括最少33件完整文物,例如屋舍模型和各种陶器及青铜器等。然而,汉墓中并未发现任何骸骨。 汉墓的布局为「十」字形,一共有4个墓室。墓室属砖室墓,由长40厘米、阔20厘米和厚5厘米的砖块砌成,而砖块刻有10多种花纹及文字「大吉番禺」,室入口道在正式出土前已遭破坏。 展览 汉墓现时已成为了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的一个博物馆。由于需要稳定汉墓内的温度和湿度,墓室并不对外开放,但参观者可透过装嵌在羡道门口的玻璃墙窥探墓室内部,参观者也可有汉墓旁边的展览馆,观看汉墓的地理环境、墓室结构和发现经过,以及汉朝时期的岭南文化。 地理 根据考古学家在发掘古墓时的周围环境推断,汉墓在兴建之时还在海边,但现时博物馆所在的山脚处已离开海岸非常远。即使扣除历年因填海而增加的土地,亦可以察觉到从东汉到清末的1800年间,从珠江带来的沙泥沉积下来的结果。 2007-12-08 18:32:28 补充: 考古学家更在古墓内发现了五十多件陶器和铜器,其中包括煮器、食器等。这些器物是反映当时人民生活面貌的实证。但古墓内并没有发现尸体,因此,考古学家认为李郑屋古墓可能是一个衣冠冢,用来纪念先人。
1955年8月,中国香港 *** 为应付市民对公共房屋的需求,计划在李郑屋村兴建徙置大厦。当建筑工人于8月9日进行夷平山坡时,无意发现了一个东汉墓穴。中国香港大学中文系系主任林仰山教授(Frederick Sequier Drake,1892年-1974年)于是带领学生前往研究发掘。据当年的老街坊回忆,在汉墓正式出土前,曾有建筑工人用外衣包著古物运离现场。[1]参考了林仰山等考古学家评估后,市政局加建了钢筋水泥硬壳,以保护汉墓受风雨侵蚀。汉墓于1957年由市政局接管及开放予公众参观,墓内的出土文物都陈列在汉墓旁的展览馆内。1988年12月,李郑屋汉墓被列为中国香港法定古迹。 墓主人身份,有的学者认为是盐官,吕沛铭认为是东汉末年的避难贵族。 由2005年1月起,为纪念汉墓出土50周年,康乐及文化事务署进行一系列的复修工程,包 至于括在墓室顶部加建一个使用铁氟龙物料制成的天幕,防止雨水造成的渗漏,减低被侵蚀的机会,耗资达100万港元。墓室过去都没有采取过任何措施去保护它,在1970年代中国香港的教科书所见,当时的墓室外围亦只是一个长满草的小山坡。直至到1990年代后期,前市政局才在外加建保护设施,并在墓内装设控制湿度的装置。今日汉墓的墓室并不对外开放,但是市民可以透过墓室门的玻璃,一睹这个建于东汉时期的墓室的内部情况。 地理[编辑] 根据考古学家在发掘古墓时的周围环境推断,汉墓在兴建之时还在海边,但现时博物馆所在的山脚处已离开海岸差不多2000米。即使扣除历年因填海而增加的土地,亦可以察觉到从东汉到清末的1800年间,从珠江带来的沙泥沉积下来的结果。 该墓是1954年 *** 在李郑屋村夷平山地,兴建徙置大厦时发现的。从墓的形制、墓砖铭纹及出土文物等推断,该墓应建于东汉时期。 建筑[编辑] 李郑屋汉墓模型(中国香港历史博物馆展品) 根据考古学家推断,该墓建于东汉时期。而于汉墓出土了58件文物,当中包括最少33件完整文物,例如石屋模型和各种陶器及青铜器等。然而,汉墓中并未发现任何骸骨。 汉墓的布局为「十」字形,一共有4个墓室,分别为前室、后室、右耳室及左耳室。中部为穹窿顶。室入口道在正式出土前已遭破坏。 墓室属砖室墓,由平均长40厘米、阔20厘米和厚5厘米的砖块砌成。大部份墓砖为素面,但亦部份砖块的侧面刻有10多种花纹及文字,包括「大吉番禺」、「番禺大治历」及「薛师」。 展览[编辑] 李郑屋汉墓博物馆展览厅 墓室并不对外开放,但参观者可透过装嵌在羡道门口的玻璃墙窥探墓室内部。 汉墓现时已成为了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的一个博物馆。由于需要稳定汉墓内的温度和湿度,墓室并不对外开放,但参观者可透过装嵌在羡道门口的玻璃墙窥探墓室内部情况。而汉墓旁边的展览馆。除了展出从汉墓出土的陶器及青铜器外,还设有「李郑屋汉墓」和「华南汉文化」两个展览,以文字、照片、地图、照片和模型等辅助展品,介绍汉墓的地理环境、发现经过和墓室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