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文蔚人物生平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5-28

柏文蔚,字烈武,1876年出生于寿县南乡柏家寨书香门第。他自幼研读《山海经》、《尔雅》和四书七经,热爱军事,年仅16岁便代替父亲在私塾授课。尽管父亲期望他科举仕途,但柏文蔚认为国家大事远胜雕虫小技,21岁科考一路顺遂,却未将其视作人生目标。


甲午战败后,柏文蔚与孙毓筠等人在寿城创立阅书报社,改良藏书楼,发起天足会,积极实践改良思想。他在安徽大学堂求知,抗议清廷与俄国的西藏密约,结识赵声、张伯纯等革命志士,参与组织强国会,反对清廷的卖国行为。在安庆藏书楼前的集会上,他慷慨激昂,号召青年投身革命,对抗腐败政府。


光绪三十年,柏文蔚投身武备练军学堂,组织同学会探讨革命路径,后加入黄氏学会从事暗杀活动。他与陈独秀、宋少侠等人建立岳王会,决心精忠报国,目标是推翻清廷。在赵声的邀请下,他投身革命军队,最终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期间,他参与策划谋炸两江总督端方,虽未成功,却显示了其坚定的革命立场。


宣统元年,柏文蔚在东北活动,资助革命党人,并在汉城与韩国交涉东北问题。回国后,他在吉林任职期间支持吴禄贞的革命行动。武昌起义爆发后,他南下上海,参与策划并领导南京起义,虽因情报泄露受挫,但仍坚持革命信念。


民国初期,柏文蔚坚决支持孙中山,反对议和,多次请缨抗日。在南北议和后,他协助统一安徽政局,制定多项民主法令。然而,他的正直和反对独裁的态度使他成为蒋介石的对立面,最终在暗杀阴谋中幸得于右任保护。


晚年,柏文蔚远离政治,专注于佛学与诗词创作,表达对国共合作的期盼。民国36年,他公开辞去国民党职务,与蒋介石政权划清界限。4月26日,这位一生追求真理的革命者在上海逝世,享年72岁。


扩展资料

徽商儒雅精明的形象世世代代深入人心,而安徽同时也是一个孕育了众多政治军事精英的人才摇篮,柏文蔚便是这片沃土上一位杰出的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