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机准制?为什么规定机准制?在哪些情况下使用机轴制?等问题 如下

什么是机准制?为什么规定机准制?在哪些情况下使用机轴制?
什么叫互换性?在机械制造中有何意义?是否只适合大批生产?
表面粗糙度的含义是什么?
国家标准对表面粗糙度规定了哪些评定参数?哪些是主要参数,各有什么特点?
加工不锈钢件,应选用哪类硬质合金?为什么?

第1个回答  2013-09-26
定义你的书本里肯定有,我给你说点通俗的吧!
基孔制,就是在制造轴时,要以孔的大小来做参照,孔在加工时误差偏大了,那么轴也要偏大,且偏大的程度要以孔做参照。
互换性,就是在批量生产的过程中,制造厂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偏差(或大、或小),造成组装人员在使用时(数量大不可能一一配对)快速有效的安装部件,或在零部件损坏的情况下,便于随时更换,而要求某个部件需要有互换性。
表面粗糙度就是为了在避免使用过程中产生较大摩擦,比如销子的表面和销孔的表面必须注明粗糙度,方便使用者在使用是不费力的就可以顺利安装,某些零部件不能使用蛮力安装的且配合时过盈配合的情况时……
参数是根据部件的具体要求来要求的,具体参数查阅工具书。
加工不锈钢件,这些东西都是刃具,具体的东西只要你报加工不锈钢,卖刃具的自然会给你对应的刃具。
第2个回答  2013-09-26
基准不知道 是不是基孔制啊 基孔制是基本偏差为一定孔的公差带 基轴制和基准制配合使用
互换性是机械产品中同一规格的一批零件或部件,任取其中一件,不需作任何挑选,调整或辅助加工,就能进行装配,并能满足机械产品的使用性能要求的一种特性。适合大批生产。加工不锈钢件,应选用哪类硬质合金YW1.YW2
第3个回答  2013-09-26
尺寸基准指的是物体上的某一个点、线或者面,以它作为基础来确定其他点、线或者面的相对位置,以便进行设计、加工、测量或装配等工作。
第4个回答  2013-09-26
国家标准规定了两种基准制:
1.基孔制 基本偏差为一定的孔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轴的公差带构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成为基孔制 。这种制度在同一基本尺寸的配合中,是将孔的公差带的位置固定,通过变动轴的公差带位置,得到各种不同的配合
基孔制的孔称为基准孔。 国家标准规定基准孔的下偏差为0,“H”为基准孔的基本偏差
2.基轴制 基本偏差为一定的轴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轴的公差带构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称为基轴制。 这种制度在同一基本尺寸的配合中,是将轴的公差带位置固定,通过变动孔的公差带位置,得到各种不同的配合
基轴制的轴称为基准轴。 国家标准规定基准轴的上偏差为0,“h”为基轴制的基本偏差
一般情况下,应优先采用基孔制。这样可以限制定值刀具.量具的规格数量。基轴制通常仅用于具有明显经济效果的场合和结构设计要求不适合采用基孔制的场合
在机械和仪器制造工业中,零、部件的互换性是指在同一规格的一批零件或部件中,任取其一,不需任何挑选或附加修配(如钳工修理)就能装在机器上,达到规定的性能要求。
  在机械和仪器制造中,遵循互换性原则,不仅能显著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能有效保证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所以,互换性是机械和仪器制造中的重要生产原则与有效技术措施
  机械和制造业中的互换性,通常包括几何参数(如尺寸)和力学性能(如硬度、强度)的互换。
表面粗糙度是指加工表面具有的较小间距和微小峰谷不平度。其两波峰或两波谷之间的距离(波距)很小(在1mm以下),用肉眼是难以区别的,因此它属于微观几何形状误差。表面粗糙度越小,则表面越光滑。表面粗糙度的大小,对机械零件的使用性能有很大的影响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