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关系(三)摆脱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原生家庭》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30
摆脱父母负面影响的策略:

首先谈到原谅的陷阱。

好多人觉得只有宽恕,只有原谅你的父母你才能够怎样。在另外一套家庭体系里边,像类似于《这不是你的错》这样的书,这里边也不倡导孩子原谅父母。因为这里边的讲法是孩子没有资格原谅你的父母,你原谅你的父母意味着你没有得到爱。你本来就没有得到爱你现在还要原谅他,这不是更少了吗?没有爱的时候你不可能再有爱给别人,因此我们不能够用原谅这样的词对待父母。在这本书里边作者的意思是你理不清你之前的情绪和角色,你就不要谈原谅这件事。而且 原谅只有在父母努力求得原谅的时候才有意义。你的父母觉得他之前做错了,这时候原谅才有意义。只有是释放内心的痛楚和愤怒,让应该负责的人负责真正的解放才能降临。当然大量的父母不是这样的,大部分父母没有严重到有毒的状态,如果你真的受到这么严重的伤害,那么你应该分清责任,这不怪你,这不是你的责任,你不需要承担所有的后果。你只有把它释放出来、说明白了、搞清楚了,你才能够谈到爱和原谅这样的事。

第二我们要学会摆脱和父母的纠缠。

我们从观念、感受、行为这三个层面上学会摆脱,否则的话无论你是对抗还是顺从,你都没有摆脱你父母的影响。这里边给大家念一段:紧密纠缠的亲子关系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孩子为了安抚父母而不断的屈服。无论孩子自身有何种需求和期待,他们永远把父母的需求和期待放在第一位;另一种的表现截然相反,当孩子大喊大叫或者与父母完全形同陌路的时候,其实他们和父母的关系仍然密不可分,这种类型虽然不同,但实质上父母仍然紧紧控制着孩子的行为。只要你对父母的情感很强烈,无论顺从或者抵触,你就仍然赋予了他们在情感上折磨你的权利,使得他们可以继续控制你。记得苏明玉吗?就是不提他家的时候就好好的,努力的远离这个家,你们那些事跟我没关系。但是你发现只要她爸爸出点问题她就生气。这种就叫做纠缠。就他能够非常快地撩动你的情绪,那就证明你依然再跟你的父母不断的纠缠。所以我们要学会在情绪激动的时候避免接触父母。因为在情绪激动的时候,你的想法和判断会出现大量的偏差。我们得让自己的情绪得到舒缓,在提到我们自己父母的时候、或者回家的时候,能够冷静的处理和家庭、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学会情感的独立。

第三进行自我界定

注意情感的独立不是离家出走、不是我和你们没关系了,情感的独立是你要学会拥有选择的权利以及质疑他们的自由,你的父母不是完人,你的父母也能会做错事,所以你可以认为他们有些事做得不对,这就是独立的情感、独立的人格。如果一个孩子从小被教育到说父母说任何事你都只能说对,那你的情感就永远不会独立,所以你可以跟他讨论这些问题。然后这里面 有一招很管用。

★★★★★划重点(小妙招)

少一些放映、多一些回应。举个例子什么叫反应。这个治疗室扮演母亲,骂这个女儿说你自私、你忘恩负义。女儿说“不,我没有,我总是为别人着想。我总是为你们着想,我尽可能的为你和父亲着想,不管我多累我都会带你们出去逛街、购物。请你和父亲到家里吃饭,难道不是吗?不管我为你做什么,你永远都不满足!”这个是反应。这反应代表你被激怒了,你被控制了,你的情绪因为你母亲的一句话开始翻腾起来了。所以心理学家告诉我们说你要减少点这种东西,不要有那么强烈的反应,你要学会回应。什么叫回应?

妈妈:“我和你父亲需要一个住处,你真是个自私又忘恩负义的人(父母一定要搬到孩子家去住,但是美国人特别不喜欢父母过来住)”

孩子:“哎呀,妈妈你看问题的方式真有意思”

妈妈:“我们为你付出那么多,你竟然建议我们去住宾馆,我简直不敢相信。”

孩子:“让你伤心了我很抱歉。”

妈妈:“你到底同不同意我们过去住?”

孩子:“我得考虑一下。”

妈妈:“我要你的答复小姐。”

孩子:“我知道妈妈,但是我需要考虑一下。”

这个叫做回应。甚至“嗯、啊、哦、哎呦好玩”这些东西叫做回应。所以如果我们能够学会多一些回应少一些反应,我们的情绪不容易被激怒。你的妈妈也能感觉到你是一个独立的人。她不能够轻易的让你发作、不能够轻易地让你哭、让你生气、让你内疚,所以这个是我们需要学习的。

然后要学会非辩护性回应。非辩护性回应举例:

“哦,我明白了。”“哦,这样啊,你当然有权坚持你的意见,很遗憾我不赞同你的意见,让我想想。”“很抱歉让你伤心了、很抱歉让你失望了。我也很难过。”如果我们能够学会冷静、理智地跟父母对话,你应该学会这些词,而不是不断在父母面前争吵、不断地辩解、不断地说我没错,那代表你依然被他们控制。

第四学会不再自我惩罚

专业的心理学方法:就是你要找到那个观察性自我,你得跳出来看你的生活,尤其是你的童年。你想想桑迪——未婚先孕的小姑娘,看这做着一个小姑娘 ,你会怎么对待他?这就是抽离出来。然后谁能照顾童年的那个自己呢?就是你自己。所以你可以尝试着拿一张自己小时候的照片,然后跟那个照片说一说话。这个我们说心里受到严重伤害的需要一些治疗的方法。说什么:说你不需要为什么什么负责,那个什么什么部分就是父母对你造成的伤害。比如说你不需要为他们虐待你负责、你不需要为他们忽视你负责、你不需要为他们觉得自己没人爱负责、你不需要为他们残忍而冷漠的嘲笑负责,你不需要为他们对你的侮辱称呼负责、你不需要为他们的不快负责、你不需要为他们自己的问题负责、你不需要为他们选择不去解决自己的问题负责、你不需要为他们酗酒负责、你不需要为他们酗酒后的暴行负责、你不需要为他们对你的殴打负责、你不需要为他们对你的猥亵负责。这个童年的孩子需要安慰,你需要跟他讨论这件事,告诉他“你是个孩子,你没有错。是他们错了。”你自己做就好了,你只要拿一章照片就行。

还可以跟一章空椅子对话,就是把空椅子当成你的父母。你把你的愤怒、委屈都可以讲出来。因为往往出现这种状况的人,就是不能够跟父母去直面的人,所以你需要拿一张空椅子,做这种空椅子实验。

处理自己的愤怒和悲伤:处理自己的愤怒和悲伤的时候,也有一些方法。比如说允许自己愤怒、不要压抑自己的感受,愤怒其实是一种力量,你把它释放出来,慢慢的表达。第二是表达自己的愤怒,用力的捶打枕头,增加运动量,运动可以舒缓愤怒,不要让愤怒加深你心中消极的自我形象、就不要恨自己。很多人愤怒起来最后的结论都是恨自己、都怪我。然后把愤怒转化成自我定义的动力源泉。就是比如说我很气愤,因为我爸从来不让我过自己的生活、把它变成我再也不允许我爸爸控制我、贬低我,你看这就转化了。这就是转化了,就是把过去的那种深深的自责,转化成我要做什么事,这是对愤怒的一个很好的转化

★★★★★划重点

学会对自己负责——只有你自己能够改变你的生活,所以你一定要学会对自己负责。什么叫一个成年人能够学会对自己负责?这个需要界定一下:

第一:你要成为一个独立于父母的个体。

第二:诚实的看待自己和父母的关系。你的父母不是完人,有很多人回味问题型父母辩护,都会觉得父母特别好,尤其是在父母去世以后,他们会神圣化去世的父母。、

第三:勇敢的面对童年的事实。

第四:勇敢地承认自己童年的经历和成年后生活的关系。

第五:勇敢地向父母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

第六:面对并且消除父母对自己生活的控制,无论他们是否健在。

第七:当自己的行为残忍、刻薄伤害到别人的时候,改变自己的行为。

第八:找到合适的方式去治愈内心的童年、创伤。

第九:重新或得自己作为成年人的权利和自信。

这些都是铺垫不要惩罚、学会回应、不要反应等等,铺垫什么呢?用来做最后一关——与父母对峙。

第五与父母对峙。

这本书的做着强调说一劳永逸地解决(克服)父母时候的恐惧最有效的方法是跟父母对峙。当你说这个话的时候,很多人说我永远都不会,我绝对做不到,这是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但是可能慢慢的他又会说“可能吧,将来的某一天等准备好了。”第三种就事说“什么时候开始?”人们会有这种动力,你需要做到的就是学会直面恐惧。你要知道与父母对峙不是要报复他们,不是惩罚他们,不是让他们收敛,不是向他们发泄你的愤怒,也不是从他们身上寻找些补偿,这些都不对,你不要指望通过与父母对峙,把他们改变了。与父母对峙的目的是为了直面他们,彻底克服面对他们时的恐惧,告诉他们实情,为你们伺候的关系定位。实际上与父母对峙并不是为了改变父母,而是为了改变你,是为了对你产生疗愈的效果。所以有四个基本要求:就是你必须坚强的足以面对父母的反驳、否认、责难、愤怒,活其它由任何由对峙引发的消极情绪,你要预想他会打你、摔东西、在也不见你了,然后你必须有充分的支持体系来帮你度过从期待对峙,到对峙本身,到对峙的后果出现,这三个不同的阶段。就要人家帮你有医生或者朋友,然后你必须将想说的内容事先写成信件活加以演练,必须练习使用非辩护性回应,第四个就是不再继续为儿时所遭受的痛苦经历承担责任。那为什么要让人们做这么艰难的对峙呢?因为有一个原理,就是凡是没有归还的就一定会转移。

★★★★★划重点

没有归还的、便会转移。

我的朋友从小被父亲打,他没有机会把这些归还给父亲,他到现在讲起父亲,都依然是恐惧、紧张,他就只好把他转移到别的地方,他用大量的体力劳动,用大量的艰苦生活转移,有的人更惨是转移给孩子,就是我这个能量,没法发泄就打他,很多父母为什么在孩子作业写不出来就急了?就骂孩子呢?一陪孩子写作业就变后妈了,为什么?就是因为之前的愤怒没有解决,没有归还回去,所以转发给孩子。其实你对他发脾气,根本无助于孩子写作业。但是忍不住莫名其妙一股火,就是因为那个能量。是你爸爸妈妈给你的,你只好给他。所以凡是没有归还的就会转移。我们需要通过对峙的方法来归还它。

对峙的方法:第一写信、第二面谈。

写信的方法是有四大类问题要写清楚。第一类问题是你曾经对我做过什么?第二段我当时的感受,我吓坏了,我难过。我在哭,我觉得全世界的人都不爱我了等等?第三段我的生活受到影响,我现在是什么样?第四段,我现在对你的要求。这是最重要的四大段。

医生经常陪着去面谈。有多种情况出现。

结论:不存在失败的对峙,你只要有勇气去迈出这一步,你的心灵就成长了。你就已经比过去变得更加坚定、更加勇敢。你不会怕他了。大量的父母其实到了七八十岁的时候依然会让孩子恐惧,我相信很多家里边都有这样的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