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岷江的诗句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6
1. 关于岷江的诗句
关于岷江的诗句 1. 关于“岷江”的诗句有哪些
1. 送蜀客

唐代:张祜

楚客去岷江,西南指天末。平生不达意,万里船一发。

行行三峡夜,十二峰顶月。哀猿别曾林,忽忽声断咽。

嘉陵水初涨,岩岭耗积雪。不妨高唐云,却藉宋玉说。

峨眉远凝黛,脚底谷洞穴。锦城昼氲氲,锦水春活活。

成都滞游地,酒客须醉杀。莫恋卓家垆,相如已屑屑。

2. 满庭芳

宋代:毕大节

井络储精,岷江钟秀,挺生名世真贤。充闾佳气,非雾亦非烟。况值小春时候,蓂背下、八荚争妍。余波在,九华父老,歌颂播喧阗。

三年。书治最,南唐重赋,一旦俱蠲。此恩垂不朽,刻石流传。愿借沧溟为寿,玳筵上、满吸长川。从兹去,鸾坡凤阁,平步稳登仙。

3. 酬西川楚峦上人卷

唐代:齐己

玉垒峨嵋秀,岷江锦水清。古人搜不尽,吾子得何精。

可信由前习,堪闻正后生。东西五千里,多谢寄无成。

4. 古意

唐代:武元衡

蜀国春与秋,岷江朝夕流。长波东接海,万里至扬州。

开门面淮甸,楚俗饶欢宴。舞榭黄金梯,歌楼白云面。

荡子未言归,池塘月如练。

5. 沁园春(乔宾王有和,再用韵)

宋代:李曾伯

咄咄衰翁,向羽书中,又过一春。正老怀梦想,扁舟访剡,壮图惭负,万里城并,溟翼上之,冀群空矣,自此阳关无故人。岷江路,忆一番风浪,三月烟尘。

美哉乐事良辰。正好趁东门官柳新。且舒晴慷慨,何须感旧,转头解后,未必犹今。问讯南楼,劳还西戍,君为楚歌侬越吟。眉黄近,怕洛涯催出,便有佳音。
2. 关于岷江的诗句
第一首 唐代 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第二首 唐代 岑参前日解侯印,泛舟归山东。

平旦发犍为,逍遥信回风。七月江水大,沧波涨秋空。

复有峨眉僧,诵经在舟中。夜泊防虎豹,朝行逼鱼龙。

一道鸣迅湍,两边走连峰。猿拂岸花落,鸟啼檐树重。

烟霭吴楚连,溯沿湖海通。忆昨在西掖,复曾入南宫。

日出朝圣人,端笏陪群公。不意今弃置,何由豁心胸。

吾当海上去,且学乘桴翁。第三首 宋代 苏轼己亥之岁,侍行适楚,舟中无事。

博奕饮酒,非所以为闺门之欢。山川之秀美,风俗之朴陋,贤人君子之遗迹。

与凡耳目之所接者,杂然有触于中,而发于咏叹。”第四首 宋代 苏轼树林幽翠满山谷,楼高突兀起江滨。

云是昔人藏书处,磊落万卷今生尘。
3. 描写岷江的诗句
第一首 唐代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第二首 唐代 岑参

前日解侯印,泛舟归山东。平旦发犍为,逍遥信回风。

七月江水大,沧波涨秋空。复有峨眉僧,诵经在舟中。

夜泊防虎豹,朝行逼鱼龙。一道鸣迅湍,两边走连峰。

猿拂岸花落,鸟啼檐树重。烟霭吴楚连,溯沿湖海通。

忆昨在西掖,复曾入南宫。日出朝圣人,端笏陪群公。

不意今弃置,何由豁心胸。吾当海上去,且学乘桴翁。

第三首 宋代 苏轼

己亥之岁,侍行适楚,舟中无事。

博奕饮酒,非所以为闺门之欢。

山川之秀美,风俗之朴陋,贤人君子之遗迹。

与凡耳目之所接者,杂然有触于中,而发于咏叹。”

第四首 宋代 苏轼

树林幽翠满山谷,楼高突兀起江滨。

云是昔人藏书处,磊落万卷今生尘。
4. 关于“岷江”的诗句有哪些
送蜀客 唐代:张祜 楚客去岷江,西南指天末。

平生不达意,万里船一发。 行行三峡夜,十二峰顶月。

哀猿别曾林,忽忽声断咽。 嘉陵水初涨,岩岭耗积雪。

不妨高唐云,却藉宋玉说。 峨眉远凝黛,脚底谷洞穴。

锦城昼氲氲,锦水春活活。 成都滞游地,酒客须醉杀。

莫恋卓家垆,相如已屑屑。满庭芳 宋代:毕大节 井络储精,岷江钟秀,挺生名世真贤。

充闾佳气,非雾亦非烟。况值小春时候,蓂背下、八荚争妍。

余波在,九华父老,歌颂播喧阗。 三年。

书治最,南唐重赋,一旦俱蠲。此恩垂不朽,刻石流传。

愿借沧溟为寿,玳筵上、满吸长川。从兹去,鸾坡凤阁,平步稳登仙。

酬西川楚峦上人卷 唐代:齐己 玉垒峨嵋秀,岷江锦水清。古人搜不尽,吾子得何精。

可信由前习,堪闻正后生。东西五千里,多谢寄无成。

古意 唐代:武元衡 蜀国春与秋,岷江朝夕流。长波东接海,万里至扬州。

开门面淮甸,楚俗饶欢宴。舞榭黄金梯,歌楼白云面。

荡子未言归,池塘月如练。沁园春(乔宾王有和,再用韵) 宋代:李曾伯 咄咄衰翁,向羽书中,又过一春。

正老怀梦想,扁舟访剡,壮图惭负,万里城并,溟翼上之,冀群空矣,自此阳关无故人。岷江路,忆一番风浪,三月烟尘。

美哉乐事良辰。正好趁东门官柳新。

且舒晴慷慨,何须感旧,转头解后,未必犹今。问讯南楼,劳还西戍,君为楚歌侬越吟。

眉黄近,怕洛涯催出,便有佳音。
5. 描写“岷江”的诗句有哪些
《岷江愁二首挽陈持中知府郎中嫂恭人》叶适 岷江诸峰如献酬,岷江潭头绀碧流。

不愁水生劝人去,只愁人死送山林。《岷江愁二首挽陈持中知府郎中嫂恭人》叶适 谁家双旐扬春波,黑头中郎宰相科。

有儿有女后应好,同穴同时今奈何。《再次韵》王灼 岷江剑栈总宁居,闻道边头亦晏如。

猛士云屯方贾勇,胡儿莫送讲和书。《送友人游蜀》贾岛 万岑深积翠,路向此中难。

欲暮多羁思,因高莫远看。卓家人寂寞,扬子业凋残。

唯有岷江水,悠悠带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363396332月寒。《酬西川楚峦上人卷》齐己 玉垒峨嵋秀,岷江锦水清。

古人搜不尽,吾子得何精。可信由前习,堪闻正后生。

东西五千里,多谢寄无成。《旧游》 刘克庄 扶胥黄木水连空,曾读韩碑访祝融。

安得六丁机万弩,岷江西去海潮东。《送程孚叟知归州》苏籀 岷江浮万里,吴峤驻弥年。

笑理归艎去,牢愁失眼前。德门桑梓盛,佳郡鹡鴒联。

委寄参羊陆,宜知备敌先。《拄杖示子遹》陆游 拄杖相从四十年,交情耐久独依然。

西穷巫峡岷江路,北抵岐山渭水边。早已归休弄泉石,老犹缓步历风烟。

会同钵袋并禅版,付与儿孙世世传。《蜀酒》高斯得 我辞相国归,遗我酒十器。

拜受起潸然,为上有蜀字。狐狸之所嗥,种秫宁有地。

得非父兄血,或是乡人泪。我饮不下咽,思广相国赐。

愿得投岷江,咸使西南醉。《古意》武元衡 蜀国春与秋,岷江朝夕流。

长波东接海,万里至扬州。开门面淮甸,楚俗饶欢宴。

舞榭黄金梯,歌楼白云面。荡子未言归,池塘月如练。
6. 描写岷江的句子
岷江水,它不曾忘记

作者: 浦敏艳2016年09月06日阅读: 25 次抒情诗

211年 我走过你的身旁

从阿坝洲下来的岷江呵 水声滔滔

仿佛把流年岁月的苍桑 已经遗忘

醒目的“5·12大地震遗址”碑

却像黑夜中的眼睛

无声注视着川西大地

你怎能跳过213国道上那道伤口?

震成半截的百花大桥

堰塞湖耸立着没到楼顶的房子

高山之巅倾泻而下的泥土流

和泥土流下埋葬的轿车

以及一群曾经鲜活的生命

震落的巨石 滴血的颜色刻着“5·12”

羌族人的羊头 躲在雕楼的屋顶哭泣

痛楚的裂痕与饰纹紧紧缠绕

大地不会忘了 几年前的那个时刻

岷江水怎会忘了

那山崩地裂 5月12日下午2:28

全国人民为之揪心的时刻!

川西大草原上的金雕

越过岷江上空

奋力翱翔 激越嘶鸣

乌云追逐大雕而去

当我踏上映秀那片土地

却惊诧山恋重换了日月

大地铺满锦绣华章

你见那民居簇新亮丽 格局整齐统一

街容焕然一新 绿树鲜花环绕

那尔玛人的屋顶

不仅仅悬挂着

炎帝时代代代相传的羊头

他们如此心照不宣 如此发自肺腑

齐刷刷地遍满了五星红旗!

所有的高炮广告、灯箱、楼顶门头

写满了感恩戴德的语句!

他们只怕不足以表达

它们如此真挚、率直

不含半点杂疑 不含半点犹豫……

容我的眼里含下泪吧!

岷江水静静地流呵

它一定见证了一段历史

一段黑暗苦难到光明重现的历史

岷江水呵 它的怀抱里依偎着它的子民

这段历史 它永远铭记

一定会告诉每一个子民的后裔……
7. 关于大渡河的诗句
水湍急,山峭耸,雄关险,豺狼凶。

靳巧渡金沙江,兄弟民族夹道迎。

安顺场边孤舟勇,踩波踏浪歼敌兵。

昼夜兼程二百四,猛打穷追夺泸定。

铁索桥上显威风,勇士万代留英名.。

大渡河的地理位置:

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中西部,历史上被作为中国长江支流岷江的最大支流。大渡河发源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境内阿尼玛卿山脉的果洛山南麓,上源足木足河(其上源为麻尔柯河、阿柯河,在久治县)经阿坝县于马尔康县境接纳梭磨河、绰斯甲河(杜柯河、多柯河)后称大金川,向南流经金川县、丹巴县,于丹巴县城东接纳小金川后始称大渡河,再经泸定县、石棉县转向东流,经汉源县、峨边县,于乐山市城南注入岷江,全长1062公里。

大渡河的历史意义:

大渡河铁索桥中国现存的古老铁索桥之一。又称泸定桥。位于四川省泸定县城西,跨越大渡河。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 )九月动工,次年四月完工。桥净跨 100 米,净宽 2.8 米,桥面距枯水位 14.5 米。全桥共用铁索链 13 根,其中 9 根用作承重底索,上覆横纵木板作桥面,可通行人、畜; 4 根用作扶手,布置在桥面两侧。东西桥台用条石砌筑,高 20 余米,上建有桥亭,有清康熙题写的“泸定桥”匾额和泸定桥碑记。锚定坑设在桥台后,宽 2 米,长 5 米,深 6 米,竖直埋置生铁桩 8 根,另有长 4 米、直径 20 厘米的锚桩 1 根,横卧在铁桩后面, 13根铁链就系在锚桩上。大渡河铁索桥是四川通往康藏高原的重要通道,因在悬崖绝壁之间建修跨过急流的艰巨工程而闻名。; 1935 年 5 月 29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曾以奇兵强夺泸定桥,红军遂过大渡河。毛泽东《长征》诗有“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之句。 1950 年以后曾多次维修,并建立陈列馆,展出大渡河铁索桥战斗史料。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