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钼靶报告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4
看懂乳腺钼靶报告!

BI-RADS分级是什么?点状钙化灶表示什么?

在乳腺专科门诊,经常会有患者拿着钼靶报告去咨询。面对各种各样的医学术语,患者常常绞尽脑汁,并且有时还会胡思乱想。我们今天就来了解下钼靶报告中各种术语。

但需要强调的是:报告一定要给医生看,患者不要钻牛角尖,咬文嚼字的工作交给临床医生,并且应以医生的诊断意见为主。此外,仅仅凭一张钼靶报告很难全面了解乳腺疾病,临床医生还需要结合体检、病史、B超等能够全面了解乳腺的整体情况。

什么是BI-RADS分级?

这是钼靶报告最常出现的英文缩写,

但许多人不清楚代表什么含义!

1992年,美国放射学会(ACR)根据乳腺疾病发展、治疗和预后特点制定了乳腺影响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对乳腺钼靶X线进行详细规范的描述并对乳腺诊断分级提出了标准。

BI-RADS分级

分为0-6级

0级:评估不完全。需要召回病人,补充其他相关影像检查,或需要结合以前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来进一步评估。

1级:阴性结果,未发现异常病变,亦即正常乳腺。

2级:良性病变,可基本排除恶性。定期复查即可。

3级:可能是良性病变,一般建议3~6个月随访,通过短期随访观察来证实良性的判断,如连续2~3年稳定,可改为2级。恶性率一般<2%。

4级:可疑恶性病变。需要医生进行临床干预,一般首先考虑活检。

4a:恶性可能性较低(3%~30%)。如活检良性结果可以信赖,可以转为半年随访;

4b:倾向于恶性。恶性可能性为31%~60%;

4c:进一步疑为恶性,可能性61%~94%。

5级:高度可能恶性,恶性可能性≧95%,应采取积极的诊断及处理。

6级:已经过活检证实为恶性,但还未进行治疗的病变,应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

为了便于大家更容易理解并加以应对,下图为各种分级应对措施:

乳腺肿块

乳腺肿块主要看三个方面:形状、边界、密度

1. 形状:乳腺肿块形状大致会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圆形、卵圆形、分叶型、不规则型(一般情况下圆形大部分为良性,而不规则型则认为有恶性可能)

2. 边界:乳腺肿块边界大致会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清晰、小分叶、模糊、浸润、星芒状(从清晰到星芒状,恶性几率逐级增加)

3. 密度:乳腺肿块目睹大致会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高密度、等密度、低密度、含脂肪密度(一般乳腺癌中乳腺肿块都是高密度的,含脂肪密度的肿块一般不会有大问题)

一般如果是乳腺恶性肿块,其钼靶表现特征会出现这些词语: “结构紊乱”、“不对称性密度增高影”、“皮肤增厚或呈桔皮样”、“皮肤收缩”、“弥漫性高密度影”等;

乳腺钙化

钼靶很大程度上就是在观察乳腺中是否有钙化灶,因为很多触诊阴性的乳腺癌,没有明显的肿块,往往就是从钙化的表现来判断良恶性,比如原位癌,导管内癌。这些类型的癌症早期并无特殊症状,只能从钙化的部位、大小、密度、形态以及分布来进行判定:

- 部位——乳腺内或皮肤上

- 大小——0.5mm/1mm

- 密度——5/cm3

- 形态——棒状、蛋壳状、针尖状、砂砾样

- 分布——沿导管、散在、簇状

良性钙化

中间型钙化

恶性钙化

高度恶性钙化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钙化属于恶性钙化呢?我们需要记住以下几个要点:

乳腺恶性钙化

1、簇状分布或占据整个象限

2、形态及大小均不规则

3、导管内钙化

4、线状及分支状

5、钙化数目变化快

乳腺结构扭曲

除了肿块、钙化,乳腺结构扭曲在钼靶片子上也可以非常清楚的观察到,有时候一些癌症在钼靶片子上并未看到确定的肿块,但是我们并不能掉以轻心,更应该注意乳腺结构扭曲,乳腺结构扭曲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 从一点发出的放射状影

- 局灶性收缩或实质的边缘扭曲

- 回缩或变形

另外,除了这些钼靶表现外,还有一些其他表现,如乳头回缩、皮肤增厚、结构不对称、腋下淋巴结肿大等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注意的,但是患者无需太过关注细节,最主要的是明确医生诊断意见。

温馨提示:

为了实现乳腺癌的早诊早治,定期进行乳腺癌钼靶检查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由于35岁以下女性的乳腺较为致密,钼靶检查不易发现病灶;而且此时的乳腺组织对放射线的损伤较为敏感,故乳腺钼靶一般不适于35岁以下中国女性。

根据 ACS新版《乳腺癌筛查指南》:45~70岁女性均应接受规律的X线筛查;对‘于70岁以上(预期寿命大于10年)的健康妇女应鼓励继续接受X线筛查。45-54岁女性应每年筛查一次,对于55岁及以上女性可每两年,或维持每年一次乳腺X线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