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的故事

提到“草船借箭”人们就会想到诸葛亮。其实,那是小说家的张冠李戴。真正草船借箭的人是孙权,而不是诸葛亮。借箭的地方也不在赤壁,而是在濡须口。 公元213年,曹操率领百万大军攻克巢湖的濡须口,进逼长江,与孙权隔江对峙。孙权求胜心切,带着一些军将坐上大船到濡须口去偷看曹操大营。 恰逢江上有雾,曹操疑心大,不敢轻易出兵,只命人放箭。此时,正赶上孙权营中缺箭,孙权灵机一动,便把船停下来,专门承受敌方的箭只。不长时间,半边船上的箭就满了,船有些偏。孙权下令,把船身调了过来,用船的另一边接箭。直到接满才扬帆而去。 孙权草船借箭,只是侦察敌情时遇到的偶然巧合。而罗贯中为了更好地刻画诸葛亮这一艺术形象,竟把这个“借箭”的故事安在了他的身上
大家怎么看呢?

第1个回答  2013-07-12
历史是真实的描写。
小说史艺术的加工塑造。

很简单啊 一个真一个(随意)假。
这个判断无可讨论。
该讨论的是 人们对历史和小说的态度,以及现在中国人的性格特点和教育等等
第2个回答  2013-07-11
罗贯中继续神话诸葛亮,以体现他的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第3个回答  2013-07-11
元芳,你怎么看?
第4个回答  2019-11-24

草船借箭故事全文?

第5个回答  2020-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