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第三章摘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2
1既然师生关系是平等的, 我们就不妨放下架子 ,不以长者自居 ,不居高临下俯视学生, 而应该蹲下来看学生, 在教学中实现平等对话 。

2还有,我们要理解学生。第一, 好动 、好问 、好说是儿童的天性; 第二, 学生千差万别 ,参差不齐 。坚信只有差别,没有差生 !要尊重差异 。

3努力让微笑成为自己的名片 。平时说话,态度力求和蔼 ,语气力求亲切 。学生不在乎你说什么 ,而在乎老师的说话表情和语气。 同样是说请坐 ,表情和语气不一样的话 ,那么表达的意思也不一样 。

4一但做错了事 ,公开承认错误 ,不文过饰非, 不推诿责任 。

5微笑是指表情 ,亲切是指说话的语气。 笑着、语气亲切的和学生说话(包括讲课 )学生对老师就会产生亲切感 ,老师讲的内容就容易入学生的心 。有了这两点, 再加上老师的言行一致 ,学生就会把我既当做老师 ,又当做朋友, 在我面前就会畅所欲言, 无话不谈 。甚至于敢于“面谏” ,敢于和我开玩笑 。

6在活动中 在课间 在学生的眼里 我只有一个身份 ——大朋友 。总之 ,我要求学自己走下讲坛, 走到学生中间去 和学生打成一片 ,与学生平等相处 。

7且不说这些课折射出来的理性光辉是什么 ,但就这些老师的率真、 纯真 ,以及近乎孩子般的天真 ,就让我感动, 让我深思, 并从中窥见了自己的不足与问题 。

8少些理性 ,多些情趣吧!少些严肃 ,多些活泼吧 !少些包办 ,多些自主吧! 少些限制 ,多些引导吧 !放下架子, 走下讲坛 ,把自己置于和学生平等的地位吧 !

9“不要太像上课 ”说的是老师 在课堂上要少些包办、 限制和理性 ,多些自主、引导和情趣。师生不妨都放松一下 ,乃至于“放任”一下 ,让课堂教学生活化 、游戏化 。限制太多, 要求太严, 学生在课堂上势必缺乏安全感 、轻松感,学生的思维势必凝固。在课堂上 ,我力求做到语言生活化 、口语化, 让表达浅显而生动 。教学设计力求新颖 ,并不断变化形式 ,但万变不离其宗。 这个“宗”就是语文 ,就是听 、说、读、写 。

10“构建儿童的语文课堂 ”,考验的也是老师的修养与智慧 。这里面也是有个“度”的问题 。无论如何 ,不要忘记,我们是在教儿童学语文。“儿童的语文”要求我们 不要太像老师, 不要太像上课 。

11我们应具有儿童的天真、 稚气、 善良 、活泼 、好奇 ,乃至于“调皮”。甚至有时候装作什么都不知道。一句话 ,我们身上要有点儿孩子气 。

12好的课堂应该是游戏化的、 活动化的 、情绪化的课堂,要动静结合。 我始终没有忘记我是在给儿童上课, 是引领儿童学语文, 我采取的教学方式力求和学生的生活方式相似 。实践证明 ,二者一旦相似 ,就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

13只要老师有了好的心境 ,接纳学生 ,身心愉悦 ,表情就会丰富而自然 ,教学语言就会流畅而生动 。这些比教学形式更重要 。只要不断修炼自身,班级具有基本的教学秩序 ,做到这一点并不难 。

14“是师非师”、“是课非课”中的“是”与“非”,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 。只要处理得当 做到恰到好处 。努力到一定程度, 二者会融为一体, 在教学中会“自然流露 ”。

真的不要太像老师 ,不要太像上课。太像那么回事, 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