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哮喘,孩子是不是哮喘,我家孩子是过敏体质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8-06-06

宝宝是过敏体质的表现,成人有的还是高蛋白过敏呢。

一、儿童过敏体质的表现

儿童过敏体质主要是指对某些食物和生活环境表现出超敏状态。如果能尽早发现自己的孩子是属于儿童过敏体质,一来可以尽早采取有关防范措施,平时注意让他们尽量少接触摄人各种过敏源;二来免得在孩子发生过敏时弄得家人慌慌张张、不知道是发生了什么疾病。最常见的是发生哮喘和过敏性鼻炎。小儿的过敏表现包括一般症状和行为改变两个方面,常在小儿接触过敏原半小时至数小时后出现。

1.一般症状。小儿面颊、鼻头及耳垂潮红,耳道湿润,耳痛,鼻塞,打喷嚏,黑眼圈,眼睑肿胀、下垂,头痛,唇干,皮肤干燥或多汗,眼角或手掌出现皱纹,腹痛,腹泻,腹胀,便秘,臂、腿或关节处有湿疹,反复感染,慢性咳嗽,哮喘,呼吸浅而快或不规则,脉搏紊乱,血压升高,关节发紧等。

2.行为改变。不同年龄组的小儿,行为表现各异。

0~1岁婴儿组:持续哭喊或尖叫,不能进食或需要不停地进食,烦躁或极度萎靡,入睡困难或嗜睡,不愿被抱,摇头,等等。

1~3岁幼儿组:莫名其妙地发脾气,过分活跃,乱蹦乱跳,撞床,疲劳,蜷缩在桌椅下、床底下或家具内等黑暗的角落里,拒绝被接触,不愿穿衣、脱衣,等等。

3~6岁儿童组:情绪和行为突然改变,多动,不能安静地坐着吃饭、听故事或看电视节目,烦躁,疲劳,违拗,沮丧,有攻击行为,摇晃腿,嗜睡或梦魇,写字或画画时不能在一水平线上进行,或字越写越大并往上翘(兴奋型),或字越写越小并往下降(抑郁型),间歇性讲话困难,5岁后还尿床,等等。

二、面对宝宝过敏体质该怎么办? 

常规药物治疗小儿过敏体质的弊端:目前西医对小儿过敏性疾病尚无特效疗法,多采用以内服抗组胺药物,皮质激素类药物临时抑制为多,如口服西药,口服激素,外用溶液洗剂、乳剂、泥膏、油剂、软膏、乳剂、涂膜剂、酊剂及硬膏等。长时间或大剂量外用使用皮质激素类药物,会成瘾导致药物依赖性 , 最常见的是用药后病情好转,一旦停药后,用药部位原发病变加重。当重新用激素后,上述病情好转或消失;如再停药,反跳性再发,而且比以前更严重。副作用大:常规治疗过敏药物只有抗组胺和激素类药物,小儿抵抗力差,容易破坏小儿免疫系统。外用激素会使皮肤色素沉着,表皮老化,使小儿过敏更难治疗,会对越来越多的过敏原敏感。病情反复:由于常规药物只是抑制小儿过敏症状,不能有效地进行脱敏治疗,所以药效过去后会使过敏症状加重,这样循环往复,越来越严重,更难治疗。 

最新权威机构的研究表明,过敏体质的形成,以及过敏的发作,都与机体内“健康杀手”——自由基过多地堆积有密切的关系,人们已逐步认识到过多的自由基是引起过敏这类特异性变态反应的元凶。而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化学品滥用及辐射问题,都会直接造成自由基在体内的堆积,这也是现代社会过敏症状有增多趋势的原因。2009年世界卫生组织向全球专业医师推荐:治疗过敏性疾病首推“益生菌疗法”。由于先天性过敏体质,在孩子们的成长中会出现过敏性湿疹、荨麻疹、反复发作的过敏性鼻炎及反复发作的儿童过敏性咳嗽和哮喘,受免疫功能紊乱的影响,人体内的免疫反应会使TH1细胞数量下降,在过敏原的刺激下连续产生多种细胞激素如IgE的产生增多及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促使免疫反应朝向TH2途径形成体液免疫反应,小儿过敏体质多补充可参与免疫细胞因子调节的欣敏康益生菌,这种极少数的抗过敏活性益生菌能够促进体内干扰素的分泌调控TH1型免疫反应而抵制免疫球蛋白IgE,通过增进免疫细胞TH1型免疫反应来调控因过敏而反应过度的TH2型免疫反应,可增进儿童抗过敏免疫调节的能力。

三、过敏体质宝宝如何预防过敏?

1、尽量避免接触过敏源。

2、从根本上加强自身防御,调节过敏性体质才是关键。

3、补充欣敏康抗过敏益生箘,它是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是定植于人体肠道、生殖系统内,能产生确切健康功效从而改善宿主微生态平衡、发挥抗过敏作用的活性有益微生物的总称。

4、多运动,加强人体的新陈代谢,加强人体免疫力,改善过敏性体质。

5、合理的饮食结构,多吃胡萝卜、洋葱、大蒜之类的食物。

6、温肾祛寒,激素激发的就是肾阳,补充肾阳,驱除寒邪,才能从根本上改善过敏体质。

7、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