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高速铁路都要建在高高的桥上?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7-12-27

首先,美国不是没有高铁,不是没有想尝试过高铁。美国铁路没有进化出高铁这个选项,是因为点了一条不同的科技树。但就是在这个科技树内,美国还是做了一些高铁的尝试的。

美国曾经(二次大战前)点的科技树是:线路密集化,网状化,调度简单化。除了干线(如那个横穿太平洋的几条铁路,以及大城市之间的主线)外,还修筑了大量密密麻麻的支线。可谓是乡乡通铁路,村村通铁路。简单粗暴到极点。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地形条件,美国的城市主要集中在三个端点,东北部,中西部,西南部,这些城市的距离非常之远,而且大多都是低海拔地区,没有高高原之类的地方,所以,飞机当仁不让成了最好的选择,如果是临近的地方,洲际公路非常畅通,风景又漂亮,在基本人手一辆车的美国,为什么不开7个小时车顺便享受一下美景呢?这两种工具已经完全满足了日常需要,商务活动,旅游休闲,货运等等,所以,没有需求就没有动力。

发展历史主要希望你回顾一下历史,美国其实最早也是要修铁路的,不然不会有这么多华工到达旧金山,但是,美国在发展最强力的那段时间,正赶上世界航空工业发展最快的时期,高铁技术还不成熟,一边是缓慢的铁路,一边是飞速发展的航空,自然而然政策向航空业倾斜,同时也造就了一批强大的航空工业,等到高铁技术成熟的时候,美国的航空体系已经非常完善,这时候如果要建高铁就要考虑值不值得了。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原因,相比中国,还是拿地难,用地难!

第2个回答  2017-12-27

如今中国交通四通八达,高铁成为人们目前跨省或跨市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高速铁路非常平顺,时速300公里以上。那么,你知道中国最大的高铁站叫什么吗?

西安北站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是中国最大的高速铁路枢纽站、亚洲规模最大的高铁站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一座高铁”米“字型枢纽,设18站台34股道。

西安北站是西北最大规模的综合性铁路交通枢纽,同时也是一座高度现代化的铁路客运特等站,集高铁、地铁、公交、城际铁路于一体的特大型综合交通枢纽站。

西安北站为郑西高铁、大西高铁、包西高铁、西银高铁、西渝高铁、西武高铁、西兰客运专线、西成客运专线、关中城际铁路的中心枢纽车站。

总建筑面积为33、8万平方米,其中主站房面积17、1万平方米,郑西、大西、西宝、西成、西渝、西武、银西、包海和关中城际铁路将全部引入该站,成为沟通中国东部和西部的重要的铁路中转换乘站。

第3个回答  2017-12-27

数据显示,今年春运,广东—湖南、广东—湖北、北京—河北、广东—广西、上海—江苏、广东—四川、广东—江西、广东—河南、江苏—安徽、浙江—安徽之间,需要回到出生地过年的人数最多。而在城市与城市之间,热门线路则主要集中在大城市与周边卫星城镇之间。根据统计,其中最主要的路线有广州—湛江、西安—咸阳、北京—保定、武汉—黄冈、重庆—成都等。

因素之一是有路没车。723事故之后高铁建设受阻,资金的投入并不像之前那样充足了。这时候铁道部的应对策略是——路照修,车一列不买。从11年到13年长达两年的时间铁路一列动车没买,作为对比07年到10年每年订单大约在200标准列,13、14两年订单大约400标准列。直到13年高铁总里程突破一万公里的时候,铁总发现动车严重不足才开始补救,南北车三班倒疯狂生产动车组,简直要累得吐血,但是因为铁路建设没停,13、14、15三年开通将近一万五千公里高铁!几乎是11年之前的两倍!结果就是14年开通的线路,南广铁路贵广高铁平图15对车,大西高铁平图8对全程车。别说春运,就算最淡季的时候这点车次都不够看。京广高铁广州长沙段虽然突破了100对车,但是,武汉到广州5对长编组或重联车,17对短编组!武汉到长沙10对车干脆全短编!京广高铁长沙广州段短编组的比例占到一半以上!一列短编组只能坐五六百人,长编组可以坐一千多人。可以想见要是把这些短编组全部重联(两列连成一列),就算不考虑别的因素,15天的节前春运增加近百万的运能跟玩似的!

因素之二是车底周转率不足。必须说的是11年的大降速并不是全无道理。中国高铁各车型里面,一阶段CRH2C和CRH3C可以认为根本跑不了350公里。2C在武广曾经烧掉受电弓,3C在武广三天两头出事让张曙光都看不下去了。但CRH2A和CRH5A跑250是没有任何问题的!11年的大降速把250线路一律降到200,如果不降速,在有了合肥南站的前提下一列D字头不踩天窗沪汉之间能跑两圈(单程四个半小时)。G字头能跑两圈再套个沪宁(一级修最近已经提到5000公里了)。当然制约高铁速度的远不止一个降速,杭州枢纽(杭州东到杭州南沪昆杭甬共线,平峰132对车,高峰160多对车挤在一条线上)、宁波枢纽(十几公里的120限速)、重庆枢纽(几十公里限到80)、太原枢纽(石太客专本来是要直接修进太原南站的,现在必须借道太原站进太原南,几十公里的80限速)……因为拆迁和不重视迟迟搞不定,也是因素之一。

因素之三是运输组织不灵活。春运的客流走向,铁路部门自己都清楚,是京津和长珠三角到劳务输出大省之间的。北上广之间春运客流极其有限。但是,你去看春运的时刻表,京沪之间照样三四十对直达车,结果就是北京出发的车过了济南就基本就没人了;上海出发的车过了徐州也基本空了。一列车走一个来回能有三分之二的路程都运椅子。其实比如一列车跑北京上海,那一天也就是一圈。但一列车要是跑北京济南,一天可以跑四圈,至少三圈(单程100分钟,折返30分钟,四个半小时一圈)!跑上海蚌埠上海徐州同理。这就在不增加车的情况下把运能提升了一倍!总之就是停掉个把京沪直达车,把车底跑北京济南、上海徐州乃至上海合肥。

因素之四是长途G字头不卖站票。武广之间在11、12年春运曾经不很紧张过一阵,到了13年之后一下子就又不行了。这里当然有京广高铁车底不增加却大大增加了通达范围(11年底广深港通车、12年京广北段通车)的因素,但是还有不可忽略的一点,就是长途G字头在723之后不卖站票了。之前一列短编组可以卖100张站票的!长编组卖出过240张!你说这是对运能多大的损失!

因素之五是票务机制的问题。你现在去买北京到南京的票,会发现春运高峰期根本没票,但那并不完全因为票本身紧张,而是所有过路车全部限售终点一站!事实上北京到上海春运最高峰期还剩能有两万张票,但是这车只卖上海!别说南京,苏州我都不卖你!你现在去买广州到长沙的票,会发现整个节前春运都没票,但是你仔细查了下车次,会惊喜的发现节前车居然比平时都少!什么原因?广铁把广州到北京这类的春运期间客流不大的线路停了,车底用来开临客,临客1月16号放票!广铁集团说京广高铁临客有三十多对!你现在看到的只有图定车,还是停运了一部分的图定车。其余的,光是一个上海虹桥站,1月16号沪昆、京沪、沪汉蓉上就能放出四五十对车的票!北京到哈尔滨,1月16号之后至少加10对动车!而且这还不是终点,从今年开始高峰期就要大规模缩短甚至取消检修天窗了,还能加车呢!但显然还能加的那些车肯定不是现在放票的!某种程度上讲,前铁道部张刘说多少年内解决春运一票难求问题,站在他的角度上讲也许并不是说大话。全国春运看广东,但是整个广东省的出省需求一年也只有1600万人,高铁理论上可以实现3分钟间隔,实际上开出150对也毫无问题(今年算上1月16日发售的那些临客大约在120对),这些车如果全是重联或长编组,还能买站票,一天的运能就是20万。广东的出省高铁有南广-云桂、沿海线、贵广-渝黔\\成贵、京广四条,除了沿海线其他三条需求大致相当,这意味着光是高铁一天就有能力提供七八十万的运能!还有普铁呢!还有飞机呢!更何况高铁建设还能带动沿线发展,人们不再涌向北上广本身就减少了春运的需求。但是,诸多因素,有外界的,但我认为更多的是铁路和政府自身的,导致了春运问题的产生。

百家号春运有奖征文专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