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挽回已经破裂的父子关系?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7-12-27

父子关系真的能够断绝吗?

从“情感”上是可以的,但是从法律上没有这一说,在法律上,这种天然血缘关系是不可以进行解除的。

虽然血缘关系不能解除,但是子女年满13岁以后,父母对子女的监护义务可以自动解除。

断绝父子关系的书面协议书是不可以约定免除子女赡养父母的义务的,原因如下:

第一,违背社会公序良俗,该协议无效。我国《民法总则》第153条规定: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而且断绝父子关系并当然的把彼此的血缘关系解除,不管怎么约定,子女赡养父母是天经地义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正所谓“百事孝为先”。

第二,违反了相关的法律规定。我国《婚姻法》第21条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对拒不履行者,可以通过诉讼解决,情节恶劣构成犯罪者,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赡养义务不仅仅是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也是晚辈对前辈的赡养。而且上述所说的子女要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不仅发生在婚生子女与父母之间,还发生在非婚生子女与亲生父母之间、养子女与养父母之间和继子女与履行了抚养教育义务的继父母之间。

小编认为:亲情诚可贵,血缘关系是先天注定的,子女血管流动的是父母的鲜血,是父母生命的延续,一纸断绝关系并不能断绝血缘关系。每一位父母含辛如苦地把自己的子女抚养成人,不容易,而且都是为了养儿防老和安享晚年。

第2个回答  2017-12-27

6月14日晚,成都下起了暴雨,微博@成都头条的博主发了一张照片,郫县红光街头,爸爸使劲扯住衣角,拉出一片“雨伞”盖着儿子的头,以免他淋雨……

历史背景下的中国父亲

“父亲”,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是一个意义深远的名词,它代表着一种难以割舍的亲属关系,代表着一种难以违抗的宗族权威,还代表着一种难以背离的文化渊源。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在经典的儒家思想里,父亲的威严与地位可见一斑。

历史文化的压力使人谦卑,社会道德的驱使令人自律,这些外界因素作用于中国的父子关系。中国的子女们,最终有相当多一部分处在对父亲谦卑的服从里,或处在与父亲微妙的博弈中,抑或是百感交集的状态。

以历史时期为节点,粗略看来,中国的父子(女)关系经历了三个阶段。传统社会里,社会提倡绝对的“孝”。“孝”要求的是对于父亲权威的尊重、服从,以及传宗接代、名门显亲,为家族的繁盛兴旺做出贡献。而且,对“父”的“孝”还不同对“母”的“孝”。《孝经》中说,“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这是说,对母亲的行孝以爱为主;而对父亲的行孝不仅要爱,更要敬。

近代100年,中国的父子(女)关系处于动荡之中。从辛亥革命到新文化运动,这段关系由长期的单方面顺从变得激进;五四运动期间,年轻一代尝试对这倒关系进行全面革新;文革期间,这段关系更是发生了重大的反叛,年轻人在全面政治化的空气中对上一代进行了彻底的否定。

当下,父子(女)关系正在持续但艰难地重建中。西方一直提倡两代人以朋友的身份相处,父亲与儿子可以是“好哥们”;当代的中国人尝试以更加开放的态度学习这一观念,但一路上仍然跌跌撞撞。

2015年,父亲节到来之际,一次关于中国父子(女)关系的社会调研还原了中国子女与父亲相处的真实情况。

受访者为335位年轻人,以80后为主,其中57%为男性,43%为女性。他们的父母有39%为51-60岁,32%为61-70岁。

第一个问题是关于父亲与子女的物理距离。在社会变迁巨大的当今中国,“父母在,不远游”更多地出现在教科书上,而非现实生活里。事实上,80后作为年轻的“漂”一族,有58%没有与父亲生活在同一个城市;有28%与父亲一年见面次数不超过一次,25%的人一年见两三次,8%一年见一次,16%与父亲每天见面。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父亲与子女的互动距离。古话说,“知子莫若父”。但是追求独立与自我的80后们,是否还愿意让父亲了解自己呢?

事实上,在接受调研的年轻人中,有59%表示不会直接与父亲用言语沟通自己的生活。很多人表示现在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以及工作内容,即使与父母沟通,他们也不能完全理解,双方“说不到一块儿去”。

而至于双方是否有适合沟通的话题,有42%的受访者认为可以聊的话题比较多多,并且感觉轻松;33%认为有一些疏离感,一般不会聊生活之外的事情;另外25%则认为与父亲之间有代沟,除了家里的事情外不知道聊什么。

其它的一些问题也从文化距离等不同维度反映着中国的父子(女)关系。整体而言,中国的子女们对自己的父亲,大都保持着一种礼貌的敬意与疏离。

电影文化里的中国父亲

前段时间,《摔跤吧!爸爸》在中国票房大热,评分在同档期电影中稳居榜首。这部影片讲述了一个印度家庭中父亲与女儿的故事。要强的摔跤手父亲为了让女儿延续自己的冠军梦想,从小对她们进行非常严苛的训练,为此减去女儿的头发,占据女儿所有空闲时间,命令女儿和男子对峙,女儿们刚开始充满不满并偷偷反抗,最终理解了父亲的“良苦用心”。

影迷们的舆论分为两派,一派为影片中深沉博大的父爱动容,认为在印度这个存在女性歧视的国度,父亲的爱与坚持成就了女儿的人生与梦想;另一派则谴责父亲自私地将自己的梦想强加于女儿,仅仅将自己的亲生骨肉看作自己生命的延续,而非自由独立的个体。

这两种相反的观点,折射出中国社会中父子(女)关系的矛盾性与复杂性;部影片在中国如此被认可,大概也是因为它与中国的社会背景太过相似,唤醒了一代人的共鸣。

事实上,中国也有自己的电影拍出了这复杂的父子关系。一部叫做《向日葵》的电影,讲述了一段横跨30年历史的北京胡同里的父子故事。

父亲对孩子很严厉,他不仅让孩子学画画,还强迫孩子跟着自己做木工活学“技术”。言传身教固然是这个父亲做的非常好的一点,但是,父亲的问题就在于,他一心想让孩子完成自己当画家的梦想,剥夺了孩子太多的东西,让他不能像小伙伴们那样玩儿,使孩子觉得画画是一件痛苦的事情,甚至在后面的情节中,孩子为了不再画画不惜自残。

但是,同样是画画,片中的父亲也有令人感动的时候:孩子的猫丢了,父亲画了整整一个小册子的猫,翻起来就像动画片。孩子觉得特别好玩儿。这一段父子的感情得到了深化。父亲第一次让孩子觉得画画是有乐趣的。

儿子转眼到了十七八岁,他和一个女孩相恋并发生了关系,两人相约去广州打拼。火车开动的前一刻,父亲冲上火车,恶狠狠将儿子揪下来。几个月后,父亲拆开了儿子的信,发现女孩怀孕。等女孩回北京后,父亲瞒着儿子带女孩去医院堕了胎。

这些事情对儿子造成了非常大的伤害,父子关系宣告决裂。直到儿子渐渐长大,成年后逐步向父亲靠拢,但父亲却没有主动向孩子靠拢。他从画中读懂了儿子的成长和感受,认为自己应该离开儿子来减少冲突,于是主动出走。两人再次分隔两地,直到孙子出生的时候,两人才冰释前嫌,父亲送回一盆寓意深刻的向日葵。

爱却痛着,痛却爱着。痛也不说,爱也不说。不知道还有多少对中国父子(女),深陷于这样交织的情感里。无法安放父爱、无权释放父爱,千百年来,我们还要这样吗?

“中国觉醒的人,为想随顺长者解放幼者,便须一面清结旧账,一面开辟新路。”现实生活中的,真正意义上的血缘上的父亲,这个符号如何转变为心灵上的亲子认同,在如今这个时代需要一个答案。

父亲是用衣角为你挡雨的人啊

正如之前的社会调研所示,现今父位教育存在空间与心灵上的缺失。空间上的缺失是指,很多父亲为了生计与家庭脱离,无数上大学的孩子,他们的父亲都在故乡,他们的父位也是缺失的。多数的父子从空间上,是分离的状况。传统意义上是父母在不远游,而现在父亲要远游,孩子也要远游。子女们要想从父亲身上潜移默化东西,时间上的不够,空间上也不能。

心灵上的缺失是指,父子(女)两代人缺乏亲密感与安全感。地理的隔离使社会距离延伸,两代人之间的陌生感与疏远感加剧。即使他们仍然爱着,却不知道以什么样的方式才能表达出可被对方接受的爱。

一次关于“两地青少年的家庭角色与责任”的调研比较研究了广州初一至初三与香港中一至中三的学生。调查显示,广州的青少年平均每天有53分钟与母亲倾谈,35分钟与父亲倾谈;香港的青少年平均每天有50分钟与母亲倾谈,29分钟与父亲倾谈。两地的青少年与母亲交流的时间均多于父亲。

爱在心头口难开,历史文化遗留下来的拘谨使我们减少了表达。

但是不可否认,中国的父亲,你们一直是子女们心上最伟大,最值得去爱的人。

父亲节将至,卸掉那些在责任与自由间抉择的五味陈杂。

让父亲与子女间的爱简单一点。

毕竟他是,用自己的衣角为你挡雨的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