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受到校园欺凌,我教育她要反思自己身上的问题,错了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4

在网上看到一位家长提问:孩子受到校园欺凌,我教育她要反思自己身上的问题错了吗?

我的看法是——但凡有此一问,那肯定就是错了!

因为如果这位家长(让孩子反思)的教育取得了好的效果——孩子反思了、被欺凌的问题也解决了,那是皆大欢喜,他断不会有此一问。

那么,现实的情况可能是他的教育激发了孩子的反抗情绪,孩子被校园欺凌的问题或许还未得到解决,亲子关系却又面临重创,雪上加霜。

从家长的提问中可见,他真的不明白自己错在哪里了!或许心中正愤慨无奈地OS:

作为父母,对孩子肯定时刻都是存好心的,但却未必都能办对事!

如果是你在单位遭到了同事的排挤和欺负,满腹委屈的回到家,刚开口倾诉两句,家人(父母或妻子)却说:

这一刻,你会不会炸毛?

对!请你记住这种感受!

她那一刻内心的OS可能就是: 我到底是不是你们亲生的?

这个在学校被欺负的孩子,她期待自己父母会帮她出主意,解决问题,然而她得到的第一反应不是被关心、安慰和接纳,而是:“ 你要先反思自己身上的问题!”

时刻保持自省,是一项重要的能力!但,那是自省,而不是你让她省。

余光中说:“家是讲情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

这并不是说,在家里要不讲理,而是说我们应该先梳理好情绪,然后再心平气和地分析前因后果,谈解决方法。

如果情绪不对,内容便会被扭曲,不但达不到解决问题的目的,甚至可能走向反面的极端。


网上曾有一个热门话题:“为什么有的孩子受了委屈,却不想让父母知道呢?”

可能是父母在他需要的时候,没有站在他的身边,而是把他推出去解决问题,美其名曰“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训练解决问题的能力、挫折教育……

评论区里众多受伤的孩子舔舐着伤口——

孩子的心事,只能说给不批评不审判她的人听。

孩子的诚恳,也只会给予一个相信并理解她的人。

诚恳是有条件的:一是自我的力量感,二是可预见的被宽容。

郑渊洁的童话作品《智齿》中,女孩小新在学校被怀疑偷东西。

老师原本想她若再不交代,就通知家长,没想到小新对着全班同学大声说:“你们冤枉我,我要告诉爸爸。”

请家长,这本是很多孩子都怕的事情,而她却正好相反。只有在父母包容和理解中长大的孩子,才会有这种“天塌下来也不怕”的底气。


父母曾是孩子最依赖的人,而当有一天他们明明很需要我们,却不敢靠近,无非就是觉得自己背后空无一人。


2017年,某新闻媒体做了一项校园欺凌的调查,数据显示,在参与调查的3万6千名网友中,超过一半的人亲身遭遇过校园欺凌,24.2%的人曾欺凌过别人。而在这些欺凌者中,约83.9%的人曾经被欺凌过。

据受访者回忆,38.2%的被欺凌者彻底放弃学业,30%转学到其他学校,24.6%短期不来上学。

更令人揪心的是,自杀也成为了青少年们对抗校园欺凌的方式之一。

一些曾欺凌弱小的“校霸”们也表示,一些被欺凌者被选中往往是随机的,有时只是“刚好碰巧是他经过”!

但如果一个孩子被锁定为较固定的欺凌对象,通常可能有这些特点:

1、霸凌者偏爱“受气包”,那些缺乏自信,讨好型人格的孩子容易“招惹”霸凌者;

3、在第一次随机的被欺凌后,没有进一步的预警和保护措施,这其中有些孩子是受到欺凌者的威胁而不敢向家长和老师反应,另一些则是感受不到家庭的关爱,缺乏对父母的信任。

电影《少年的你》中,陈念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学生,她曾经因为害怕受到牵连,因此在同学被霸凌时选择视而不见,直到那个女孩在绝望中选择结束了生命,出于同情、内疚或是另一些微妙的感受,她颤抖着脱下自己的衣服盖在那具冰冷的身体上,也因此被锁定为下一个被霸凌的对象。

陈念的母亲为了逃避债主而东躲西藏,只有一次,她流着泪想在电话里告诉妈妈自己被霸凌的事,但电话那头妈妈喋喋不休地诉说着自己的艰辛与无力,于是她闭紧了嘴巴,孤独而忧郁地等待着高考到来的日子,她唯一的念头就是考上理想的大学,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但隐忍没有换来平静的生活,迎接她的是更变本加厉地欺凌,直至最后的悲剧……


所以,需要反思的不仅是孩子,更应该是家长,反思你的家庭教育中出现了哪些问题,让孩子成为那个霸凌者最喜欢的“猎物”。

尹建莉曾说过,受气包是从家庭里带出来的受气相。受气相使他很容易被霸凌者挑上。

尹建莉在小学工作期间,有一个在原来的学校饱受同学欺负的孩子,转学到她的班上后不久,又重新成为班上被欺负的那个孩子。她观察到这个孩子很没自信,总是讨好别人,被欺负也逆来顺受。

后来她找到了症结,原来这个孩子是由单亲父亲抚养,父亲长期以爱之名强势控制、压制孩子。

尹建莉总结道:如果害怕孩子出去受气,那么在家庭生活中也千万别给他气受;如果害怕孩子出去欺负别的小朋友,那你也别欺负他。


为什么有些孩子宁愿在外面受苦,也要自己硬扛?扛不下了,就采取令人扼腕的极端方式“解决”。为什么有些孩子成年后与父母的关系疏离,甚至避而不见?

这个问题值得所有家长反思。

回到那位家长的问题,我想如果家长能先认同孩子的委屈,并予以化解和安慰,孩子自然会和父母坦诚一切,共同协商解决办法。

但有如果父母一味令孩子反省,责怪孩子,久而久之,孩子便会关上了心灵的大门,再也不向父母倾诉。

做父母,是一场智慧的远行。

很多事情,并非丁是丁,卯是卯这么简单,即使是孩子错了,也应形成共情机制,先认同情绪,了解前因后果,最后才是引导教育、提供解决方案。


育儿 路上,愿我们都成为有觉悟、能自省的成长型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