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中国制造致敬!“国之重器”港珠澳大桥是如何炼成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8-10-24

港珠澳大桥于2018年10月24日上午九时正式通车。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它称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国之重器究竟是怎样炼成的。

一、它是最高标准建设的大桥,线路全长55公里,使用寿命120年(大型桥梁使用寿命≤100年),抗台风16级,主梁钢板达42万吨(可建60座埃菲尔铁塔),桥墩共计224个。

二、它是世界最长跨海大桥,也是世界综合难度最大的跨海大桥,有世界最长最深的海底公路沉管隧道。

三、有世界最大尺寸高阻尼橡胶隔震支座,世界首创海底隧道半刚性沉管结构,世界首创深插式钢圆筒快速成岛技术。

四、最环保最生态的建桥规定: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通过优化设计、完善环境保护组织管理制度没确保工程对中华白海豚影响降至最低。大桥建设过程中,观察员如果发现白海豚,则500米以内停工观察,500米以外施工减速。很多次,中华白海豚在施工海域一玩就是4、5 个小时,工人们也只好停工等待,宁可牺牲工期也不能打扰白海豚。

五、人工岛建成实属于不易,如果按传统抛石填海的方式,不仅工期长,还影响海洋环境,对此,设计人员发明了钢圆筒建岛。

这样一座雄伟的工程,作为我们的国之重器,是值得我们民族骄傲的,中国制造不再是低端的廉价劳动力的代名词,这个词再一次创新了世界建造史,开创了另一项丰功伟绩。

第2个回答  2018-10-24

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时,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时刻,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运营。这座设计4年,历时9年建设的大桥,终于同全国人民见面。这座大桥以其超高级的建设标准,向世界宣布,中国又一“国之重器”完成。

下面我们来回顾下港珠澳大桥的建设经过。

2003年我国正式批准三地开展大桥建设的前期工作,2004年成立建设小组办公室,正式全面启动建设前期工作。

然后经历了5年时间的选址、规划、设计、论证。

2009年10月,通过了可行性报告,标志着大桥正式进入建设阶段。

2017年7月,也是个重要的日子。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贯通。这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长、埋深最深、综合技术难度最高的沉管隧道建成的时刻。

然后时间就到了2018年的10月23日,正式宣布大桥建成通车。

当然建成过程中也遇上了种种困难,但是最终被克服:

困难一:海底隧道的铺设。港珠澳大桥创造了世界最长跨海大桥的记录,也创造了最长海底隧道的记录。最终完成了在海平面最多40米深的海底(大约5个大气压强),铺设全长6.7公里的隧道的宏伟工程。

困难二:港珠澳大桥地处海内土质非常的松软的珠海口。土质的松软会造成根基打不稳,桥桩很难固定。而且55公里的整体长度远超一般桥梁隧道设计长度,在这样长的距离中,要克服如此复杂的地基问题,难度非同小可。

这座大桥凝结了中国人的智慧,是中国制造的体现。他的炼成过程也展现了我国的综合实力,体现了我国人民勇创世界一流的民族志气。

第3个回答  2018-10-25

有人说,港澳珠大桥这个超级工程,堪称世界桥梁建设史上的巅峰之作,大桥全长55公里,有7公里的海底隧道,从设计到建设前后一共历时15年,被公认为当今世界最具挑战性的工程!那么,如此艰难的工程,究竟是如何完成的呢?

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人,那就是总工程师林鸣。在建造港珠澳大桥之前,整个中国的沉管隧道工程全部加起来还不到4公里。而且,我国对于在外海环境下建沉管隧道,可以说是零基础。最要命的是,技术力量根本不够,资金也十分匮乏,作为建造了中国第一大跨径悬索桥“润扬大桥”的负责人,林鸣十分发愁,他接到任务之后一宿未眠,坐待天明。

为了准备好这个工程,2007年,林鸣带着他手下的工程师们,去全球各地桥梁工程考察,观察了别人的大桥,从釜山回到中国后,林鸣更加坚定一个决心:港珠澳大桥一定要找到世界上最好的公司来合作!但是,当时世界上最好的荷兰公司却开出了15亿人民币的天价,无奈之下,林鸣只好放弃合作,选择自主钻研!而且他坚信:只有走自我研发之路,才能掌握核心技术,攻克这一世界级难题。

“33节沉管,装上去,对接好,像连续33次考上清华,难度可能还要更高。”面对如此难题,林鸣并没有放弃,2013年的5月1日,历经96个小时的奋战,海底隧道的第一节沉管成功安装。 2017年5月2日,最后一节沉管安装完成,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顺利建造成功。很多人说林鸣是最美工程师,但他自己却说:“真正高品质的工程绝对不是做给别人看的,越是普通人看不到的地方,越要做好。”

第4个回答  2018-10-25

今天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啦。被港珠澳大桥工程师林鸣刷了一波屏,整个岛、隧工程项目,需要联通2个各10万平米的人工岛和6.7公里长的海底隧道,这是被公认为当今世界最具挑战性的工程。

这是超级跨海工程,也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总长大概在55公里,设计速度是100公里/小时,最让我感动的是,从构想到完成历时38年,三代人终于等到了它。

9年来,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总工程师林鸣带领团队攻坚克难,解决了多个世界难题。他说,“桥的价值在于承载,而人的价值在于担当。”有这样的工程师在,“国之重器”港珠澳大桥可以炼成也是情理之中的!

1983年,香港企业家胡应湘先生最先提出兴建香港连接珠海的跨海大桥伶仃洋大桥(港珠澳大桥的前称)。从提出建设到通车,这一步走了35年之久。这座大桥应该是很多前辈想实现而没能实现的愿望。国家有实力,我们这代人有条件把这件事做好,做出世界建筑史上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也是最长的跨海大桥。

大桥之所以能够建成,是因为这15年来,岛隧工程总工程师林鸣将自己全部的心血都投注在了这座大桥上,博弈深海,踏浪伶仃洋,带着4000人的铁血军团,让“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成为现实!它最真的意义是天道酬勤。中国,屹立于世界之巅峰,终将不是一句空话。那是因为,它有着如连绵不断山峰般“巨人的肩膀”,伟大的时代能够造就这些伟大的工程,而这些伟大的工程,也没有辜负这一个伟大的时代。

第5个回答  2018-10-25
‍‍

向中国制造致敬!热烈庆祝港珠澳大桥于2018年10月23日正式开通。

港珠澳大桥从筹建到通车历时14年,是目前为止总体跨度最长,钢结构壳体最长,海底沉管隧道最长,世界最长,难度最大的跨海大桥,这一“国之重器”是如何炼成的了?

首先,她是中国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据公开资料报道,整个港珠澳大桥的工程建设耗资高达1000多亿人民币。

其次,中国人的拼搏精神再一次让世界竖起拇指,正因为中国这些可爱的人;

包括港珠澳大桥的总工程师林鸣先生,他作为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的总工程师,在建造港珠澳大桥的过程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 “第一”,实现了中国从一个沉管隧道建设技术的相对弱国发成为国际沉管隧道技术的领军国家之一,成功实现了中国建设在全球完成从“跟跑”到“领跑”。

林鸣说:“自己一辈子都在修桥,造好桥,做好事就是自己的人生价值。”他,一个近60岁,两鬓斑白的老人告诉我们:“人生,只有一种标准,一种态度,那就是不断奔跑。

包括参与港珠澳建设的总设计师孟凡超也是干了一辈子的桥梁,新京报采访他时,问他:“平时有没有别的爱好。”孟回答说:“他的生活中只有桥了”。

同时,这些可爱的人中还有几千名奋战在港珠澳大桥一线的工人等等,他们远离亲人,背朝天,面朝海水就这样干了7年;还有数不清的设计师;数不清的改了又改的图纸;数不清的夜以继日;在那里大家都怀揣着一个梦,一个世界第一的梦。

港珠澳大桥,这一被业界誉为桥梁界的“珠穆拉玛”能炼成,成功的体现的是中国力量,是中国的“工匠精神”。再一次让世界看到了我们强大的祖国,我们永不服输的中国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