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作良的媒体报道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17

他是信访局长,但老百姓和同事们都叫他“方便面局长”、“澡堂局长”、“小笼包局长”。
他在农村基层一干就是22年,走上信访局长的岗位仅607天,就解决了重大疑难信访案件107件,息访104件,平均一天接待上访群众6-7位,对待百姓他是“尽心尽力”,对待工作他是“拼命三郎”,他对党忠诚,对民负责,把一腔热血洒在了辽中大地上,最终,他带病长时间连续工作,倒在了信访岗位上,奉献出了年仅43岁的生命!
他就是辽中县信访局局长潘作良!
他常说:“老百姓的事就是天大的事,群众就是我们的父母,不把群众的事情办好,就是不孝之子。”
2008年5月9日下午18时,工作了一天的潘作良局长送走了最后一位上访群众后,和同事们一起探讨还没结案的卷宗,突然头痛难忍,昏倒在办公桌上,脑部大面积出血,经医院抢救无效,于5月10日10时逝世。
5月13日,得知亲民爱民的潘局长离开的消息,沈阳市辽中县殡仪馆,老百姓从四面八方匆匆赶来,来自社会各界2000多人,聚在一起,那天泪雨纷飞,大家都不约而同的来送别这位人民的好公仆!
一个普通的信访局长,他的离去何以让如此多的百姓悲伤动容?是什么样的人格魅力让这一方百姓对他牵肠挂肚,又是什么样的精神品质令满城乡亲对他生死难别?!
酷暑7月,记者来到了潘作良生活过并为之奉献出生命的辽中大地,采访了他的同事、亲属以及部分上访老百姓,走访了潘作良生前工作过的单位,生活过的地方,查阅了潘作良的工作日志,办过的案卷,全面了解和感受了这位把百姓的事看作比天还大的基层党员干部的感人事迹。 300多名老知青们不会忘记潘局长,她们常说潘局长是我们的“好兄弟”
2004年,辽中县300多名“文革”期间下放的老知青要求落实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解决这类问题缺乏政策依据,有关部门一时没有找到妥善解决的办法。老知青们先后多次赴省进京集体上访,成为影响该县和谐发展的不稳定因素。潘作良同志任信访局长后,多次听取老知青们的诉求,到有关县市实地调研借鉴做法,弄清办理知青劳保、医保的每一个环节,多次请有关部门的主要领导到信访局协商。在研究期间,老知青又赴省进京上访。为了接回上访老知青,潘作良同志多次往返做工作,有一次他犯了腰病,坚持与老知青们一起坐长途汽车回县。经过潘作良同志的奔走、协调,2008年1月终于使300多名老知青得到了每月适当的生活补贴,老知青们对此十分满意。潘作良同志也与这些老知青建立起了深厚感情,被他们称为“兄弟局长”。老知青刘玉兰说:“民心是杆秤。领导干部只要真心实意为老百姓办事,老百姓就会永远记着他!”
伤残老人马仁权逢人就夸“潘局长比我的亲兄弟还亲呢”---
辽中县粮食系统有36名因公致残的职工,多年来一直为解决伤残金而上访。潘作良同志上任后,用一个月时间逐户了解情况,研究分析政策,提出了依据不同情况分别予以一定经济补偿和困难补助的处理意见,这些伤残职工十分满意,称赞潘作良是务实爱民的好干部。当看到71岁的伤残职工马仁权失去右腿、上肢因拄拐而肿胀,潘作良同志就立刻协调县残联,为马仁权解决了代步车,还为他安装了假肢。马仁权老人逢人就夸:“潘局长比我亲兄弟还想得周到,他真是共产党培养的好干部!” 上访群众白桂荣说“有事随时给潘局长打电话,他从来都不会不耐烦”
白桂荣的丈夫被人打伤致残,没多久就去世了,后来唯一的儿子又因意外事故被摘了脾脏,家里生活十分困难。为丈夫为儿子,白桂荣多次上访。潘作良同志了解情况后,一方面积极协调解决问题,一方面帮她解决生活困难,有空就到白桂荣家里去看看,自己掏钱帮白桂荣种上了地,为她争取救济款、办理低保,还帮助她建起了三间瓦房。从此,白桂荣家有了一个“当官”的亲戚。得知潘作良去世后,白桂荣失声痛哭。上访群众傅玉兰说:“潘局长特别热情,有事给他打电话,他随时都会接听,就像亲兄弟一样安慰我们,帮助我们,从没有不耐烦的时候。”对上访群众的热情、关心和帮助,换来的是群众的信任。有的上访群众讲,“只要潘局长知道了我们的情况,我们就放心了,也没必要再去上访了”。
……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采访过程中,辽中的群众争着给我们讲述潘局长的事情,我发现有一个共同点是,大家都说不相信潘局长已经走了,她们说潘局长还那么年轻,昨天他还在接待上访群众呢,怎么就走了呢,想起潘局长的好,很多人几次泣不成声,在场的很多记者也被感染了,都拿出纸巾擦拭泪水,稳定情绪,继续采访…… “跟着党走就是我的生命”是记者在潘作良的入党申请书上看到的,一个农民的儿子,凭着自己的努力和付出,一步一步走到现在,成为备受老百姓爱戴的信访局长。
1965年潘作良出生在辽中县长滩乡大兀拉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中,农村自然纯朴的乡情和父母勤劳实干的作风让潘作良很小的时候就在心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高中毕业后他毅然考取了农业技术学校,为的只是学有所成后能投身这片养他育他的沃土。
1984年毕业的潘作良在老观坨乡当上了一名司法助理。1986年4月13日他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入党自愿书中他这样写到:“跟着党走就是我的生命…不谋私利和特权。”从那一刻起,他把对党和人民的爱全部倾注在平凡的工作中,一干就是14年。从司法助理到党委副书记,他为百姓办了许多的实事,一件又一件的纠纷与矛盾在他的手中迎刃而解。1995年,潘作良被评为省综合治理先进个人,老观坨乡也多次被评为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1998年,潘作良因工作出色被调任到养士堡乡任党委副书记,在他分管综合治理工作期间,全乡治安状况有了明显好转,各项指标名列全县的前茅!
不忘宗旨,心系百姓,燃烧激情,拼搏奋进。10余年的基层工作,使他练就了本领,增长了才干,尤其是在化解矛盾方面,他更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在2004年的土地量化工作中,四方台镇成为矛盾最为突出的乡镇。县委决定让他到四方台镇任镇党委书记。到任后,他带领镇干部挨家挨户调查走访,深入田间地头了解情况,一走就是一天。有人不理解他为什么那么拼命,可他说:百姓的事比天大,我在这个岗位上就要对百姓负责!
2006年9月,在辽中县信访形式十分严峻的时刻,县委决定任命潘作良为辽中县信访局局长。在农村基层工作20多年的他,二话没说,就走上了信访工作岗位, 大家都知道信访部门往往是矛盾的集中处。要把信访工作做好,需要信访干部超常人的心理、超负荷的工作、超常规的时间。潘作良深知信访工作的重要性,也深知做信访工作有多么难。他迎难而上,毫不推托地担负起信访局长的重任。他把接待上访群众、解决信访问题与践行党的宗旨紧紧连在一起,以极其负责的精神忘我工作,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用生命诠释了一位基层信访干部的光荣使命。
潘作良在辽中县信访局任职局长一共607天,在短短一年零八个月里,他共接待群众来访3848人次,平均每天接待6至7人次,直接办理重大疑难信访案件107件,息访104件。许多积压多年的信访难案在他手中得到终结,许多久访不息的矛盾在他手中得到化解。辽中县信访工作迅速跃上了新台阶,信访形势出现了新局面。 在潘作良的眼里,信访工作不仅是沟通党和政府与群众的“连心桥”,还是融洽党群干群关系的“润滑剂”。他常说:“老百姓过得最不容易,没有事不会找你,来找你是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他将自己的手机号码向社会公开,他的手机成了与上访群众沟通的“热线”,上访群众无论白天还是晚上给他打电话,他都耐心接听,并耐心地解释。他的办公室就像一个“小集市”,上访群众都愿意找他聊天、让他帮助出主意。一次,一位上访人来访后再也没有来找过他,潘作良同志不放心,就主动给他打电话了解情况,进行疏导,使这位本来打算越级上访的群众接受了建议,就地找县有关部门妥善解决了问题。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许多矛盾纠纷就是在这样的一次次密切联系中得到化解,许多上访老户就是在这样的一次次耐心疏导下息诉罢访。
潘作良时刻把为群众排忧解难放在心上,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总是念念不忘。他常说:“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我们要把他们的事当作天大的事。”辽中县满都户镇东刘家村村民齐静的女儿在一家医院做剖腹产手术时被切除了子宫,在这起医疗事故的处理过程中,因有关单位推诿扯皮而久拖不决,齐静到处上访。潘作良同志接手这起案件后,多次召开协调会,找主管部门研究,找专家鉴定,即使在他生病或工作最紧张的时候,也没有忘记过问解决这一案件的进展情况。经过努力,齐静的女儿最终得到了赔偿款。事后,潘作良还为她的女儿办理了低保。齐静感动地说:“就是我的亲人也没有像潘局长这样上心啊。” 潘作良是辽中县有名的“拼命三郎”。由于长期超负荷工作,落下了一身病,特别是严重的腰间盘突出和面部神经痉挛,经常使他疼痛难忍。但他每天仍像一台上足了发条的钟表,一刻不停地忙。潘作良的同事讲,他每天都像打仗一样,是“跑着”在工作。有时头痛得像炸开一样,实在挺不住了,就使劲拍拍脑袋,吃点药,打打吊针。沈阳市从今年4月19日开展信访稳定工作“百日会战”,连续20多天,他每天工作到深夜,直至累倒在工作岗位上。在去世前4天晚上10点多,他赶到一位老领导家谈工作,一进屋就倒在沙发上。这位老领导心疼地对他说:“瞅你咋累成这样呢?”潘作良只说:“事情多,太累了!”在生命的最后24小时,他因忙于工作休息不到五个小时。潘作良逝世后,他的女儿查了他的手机通话记录:3月份为1201条,4月份为1444条,平均每天40多条,加上座机通话还更多。通话如此密集,可见潘作良工作量之大。
潘作良有着坚忍不拔的毅力,不管什么情况,从不怕苦叫累。一次,有7位上访群众到县信访局要见潘作良。潘作良在电话里说:“真抱歉,我走不了路,你们把材料送到我办公室来吧。”上访群众进了潘作良的办公室,看见他腰脱病犯了,躺在床上十分痛苦,脸上满是汗珠。上访群众见此情景准备离开,潘作良说,没事,哪能让你们白跑一趟。他吃力地从床上下地,弯着腰,慢慢蹭到水壶前给上访群众倒水,并一一送到她们手上。上访群众感动得流着泪说:“潘局长,你得好好休息,不能总这么工作呀!”潘作良说:“你们的事就是我的事,你们信任我,我怎么能在床上趴着呢?”这几名上访群众一谈起当时的情景就掉泪。
潘作良敢于面对复杂矛盾,勇于化解矛盾,善于处理信访难题。辽中县的许多同志讲,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难事、险事,只要潘局长在场,我们心里就有底。去年冬天,辽中县刘二堡镇和潘家堡镇的100多名貂貉养殖户,因对养殖小区补助款不满聚集上访,围堵镇政府。一些群众大喊大叫,情绪十分激动。潘作良及时赶到现场,大声对上访群众说:“我是信访局长!有什么问题我来和你们谈。大家再有道理,也应该依法有序反映。”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很快妥善化解了这起集体访。后来有的同志问他:“当时那种情况,你就不害怕吗?”潘作良坦然地说:“信访干部就是解决矛盾的,如果害怕矛盾,还怎么做群众的工作。”
潘作良时刻揣着一颗爱民之心。他深入群众,深知群众疾苦,时刻提醒自己永远安于清贫、勤俭节约。潘作良经常加班加点,有时来不及吃饭,就冲一碗方便面充饥,被同志们称为“方便面局长”。因为工作需要,辽中县信访局的干部每年都要到北京出几次差,在北京住个像样的旅馆,一般每天要花费上百元,加上吃饭等开支,时间稍长一点,一趟下来要数千元,潘作良心疼。为节省开支,经常住48元一晚的“澡堂子”。一日三餐基本以小笼包为主,因为他发现吃小笼包不仅省钱、实惠,而且节省时间,可以腾出时间做更多的工作。
“‘百日会战’我县继续保持领先地位,仍然排在全市第一。信访大厅建设已初具规模,请你不要挂念,我们会继续努力的。—潘作良”---这是潘作良发给县委书记的最后一条短信。
潘作良以自己对同志和群众的这份情这份爱,赢得了同事和上访群众的由衷敬意与深切怀念。潘作良去世后,许多群众自发前往吊唁,他的遗体在殡仪馆放了3天,48名老知青为他守灵3天,遗体告别时,他们跪在灵前久久不肯离去。伤残职工马仁权拄着双拐来到潘作良灵前,深情地献上100朵鲜花。潘作良在乡镇工作时的老书记韩士库得知他去世的噩耗十分悲痛,最后一次行使老“班长”的权力,把当年的班子成员邀在一起,含着泪为潘作良穿寿衣为他送别。 潘作良始终堂堂正正为人、干干净净做事。他当了十几年的基层领导干部,从不利用职权为亲属、子女办事,从不利用工作之便为自己谋取私利。他常说的一句话是:“为自家人找工作、办事,我没这能力。”但是只要是老百姓的事,他从不推辞,但是自己家里的亲人,7个兄弟姐妹都是农民,至今仍艰苦的生活着,他的妻子有技术职称,还在燃气公司做收费员,每天都要上下爬楼梯,进门入户抄表收费,工作非常辛苦,但他从来没想过活动一下,让妻子坐办公室。他全家在一套68平方米的老楼房里一住就是20多年,墙面从来没有粉刷过,女儿小时候在墙上写的字现在还清晰可见,地面的磁砖有的已裂缝破损,家居用品陈旧简陋。女儿在大连上学,他每月只给500元钱,一直没给她买手机。一些上访群众的问题解决后,总想感谢潘局长,有请吃饭的,有送东西的,都被他婉言谢绝。
潘作良对自己要求十分严格,对同事和困难群众却是有情有义、关心备至。他对下级政治上关心,业务上指导,在他任局长一年多时间里,经他培养推荐,有7名同志提升了职务,人们称赞他把信访队伍带活了。局里一名老同志退休,他自己掏钱请吃饭,还送上鲜花。同事的父母或爱人过生日,只要他知道,都送上生日蛋糕。对一些生活困难、身体有病的上访群众,潘作良把他们视为自己的亲人,总是热心帮助,经常从自己微薄的工资中拿钱为他们买饭吃、买车票、买生活日用品。潘作良更是个孝子,只要有时间就回家与父母唠嗑,他常为自己忙于工作未能尽孝而感到内疚。他曾答应带父母到北京看看,可惜直到他去世,这个愿望也未能实现。他深爱自己的女儿,但从不娇惯她。为了培养孩子独立生活能力,从小学开始,他就让女儿自己上学,但一有时间就远远跟在女儿身后,直到她走进校门才离开。他也深爱着妻子,但因工作太忙,极少有时间陪她。妻子担心丈夫的身体,加班时就经常到办公室陪他,有时太晚,妻子趴在办公桌上睡着了。同事对他说:“看嫂子都困成啥样了,赶快回家吧,要不我们先送嫂子回家。”而他每次都不让叫醒妻子,不管多晚,总是等忙完工作后和爱人一起回家。
潘作良见荣誉就让,是一名淡泊名利的好干部。今年“五一”,辽中县委、县政府决定推荐潘作良为沈阳市劳动模范,他知道后对县领导说,信访接待第一线的同志受的苦挨的累最多,评劳模还是评他们吧。在他的推荐下,局里一名科长被评上了沈阳市劳动模范。这些年,他推了多少次功,让了多少次荣誉,人们已记不清了。熟悉他的人都说这是“潘作良习惯”。
潘作良用一腔热血谱写了“为党分忧、为民解难”的二十四个春秋,他是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好干部,他尽心竭力为群众办实事,千
方百计为群众解难事,一心一意为群众做好事,他让共产党员的形象深入百姓心中,这就是“作良精神”的精髓,这精神就是人们心中永恒的航标、灯塔、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