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歌 赏析

任意民歌

第1个回答  2008-04-16
  王洛宾(1913-1996),著名的西部民歌传播者,被誉为西部歌王。早在1930年代,他就开始搜集整理新疆民歌,在以后的半个世纪中,他的足迹遍布大西北,先后整理、改编十几个民族七百多首民歌,并创作了大量具有浓郁西部特色的优秀民歌,使中国的西部民歌不仅流传全国,而且传遍全世界。如《在那遥远的地方》、《半个月亮爬上来》、《达坂城的姑娘》、《阿拉木汗》、《都达尔和玛利亚》、《青春舞曲》等歌曲,至今广为传唱。《在那遥远的地方》这首歌,还被巴黎音乐学院编入音乐教材。《在那遥远的地方》原先是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歌手唱的《牧羊人之歌》,王洛宾记录下来后多次更改,由《我愿做个牧羊人》到《草原情歌》,再改名为《在那遥远的地方》。这首歌后来为一代歌后邓丽君演唱,从此唱响海外华人,邓丽君又把这首歌以《草原情歌》名义介绍到日本,成为日本人最熟悉的一首中国歌:

  在那遥远的地方
  新疆民歌

  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
  人们走过了她的身旁,都要回头留恋地张望。
  她那粉红的笑脸好像红太阳,
  她那美丽动人的眼睛好像晚上明媚的月亮。
  我愿抛弃了财产,跟她去放羊。
  每天看着那粉红的笑脸,和那镶着金边的衣裳。

  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
  人们走过了她的身旁,都要回头留恋地张望。
  她那粉红的笑脸好像红太阳,
  她那美丽动人的眼睛好像晚上明媚的月亮。
  我愿做一只小羊,跟在她身旁。
  让她拿着那轻轻的皮鞭,每天不断打在我身上。
  还有一部分民歌反映了劳动人民为生活奔波的艰辛。在清末,当局横征暴敛,“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迫使贫苦人民往内蒙后套一带谋生。因为要过长城关口,所以称为“走口外”或“走西口”。他们春去秋回,在外揽长工或下煤窑,生活困难,甚至有去无回。《走西口》就产生于此时,它诞生于晋西北的河曲和陕北的府谷一带,流传于山西、陕西和内蒙。真实地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痛苦生活和真挚的爱情。“提起哥哥走西口,止不住妹妹泪蛋蛋流。”描绘了丈夫离家时妻子悲凉凄苦的心情,难舍难分,细语叮咛,一声歌一行泪,十分感人。音乐的曲调类型很多,大多四句一段,为起承转合式的结构。这首民歌很早就有人演唱,陕西、山西、内蒙都有专唱《走西口》的民间艺人。专业演员将其搬上舞台是在1950年代,后来“二人台”将其吸收发展成为有多种板式变化、情节复杂的歌舞小戏,并作为保留节目,经常上演。

  走西口
  晋陕民歌

  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在难留,
  手拉着哥哥的手,送哥送到大门口。
  哥哥你出村口,小妹妹我有句话儿留,
  走路走那大路口,人马多来解忧愁。
  紧紧地拉着哥哥的袖,汪汪的泪水肚里流,
  只恨妹妹我不能跟你一起走,
  只盼哥哥你早回家门口。
  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苦在心头,
  这一走要去多少时候,盼你也要白了头。
  只盼哥哥你早回家门口,
  只盼哥哥你早回家门口。
  中国古代有四大爱情故事,分别是牛郎织女、许仙和白素贞、梁山伯和祝英台、董永和七仙女,从古至今,长盛不衰。其中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以黄梅戏的演绎最精彩,黄梅戏《天仙配》就是这样一部深受观众喜爱的经典剧目。秀才董永因家贫卖身葬父,而天上七仙女窥视人间,厌恶天宫岁月凄清,对董永由同情而至钟情,终于不顾天规奔向人间。她和董永以槐荫树为媒,结为夫妻。雇主傅员外以董永新婚不符契约为由,要挟七仙女须于一夜之间织成锦绢十匹,成则工期缩短,不成则加倍。七仙女邀众姐助而成之,三年苦役遂改百日。满工,夫妻双双把家还。1955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天仙配》。影片上映后,受到海内外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据1958年底统计,仅大陆的观众就多达一亿四千万人次之多,创造了当时票房的最高纪录。《天仙配》在香港、南洋一带上映时,同样盛况空前,并引发了香港数十年黄梅戏电影的经久不衰。《天仙配》中的选曲《夫妻双双把家还》也从此流传四塞,描写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夫妻双双把家还
  安徽民歌

  (七仙女)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董 永)绿水青山带笑颜。
  (七仙女)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
  (董 永)夫妻双双把家还。
  (七仙女)你耕田来我织布,
  (董 永)我挑水来你浇园。
  (七仙女)寒窑虽破能避风雨,
  (董 永)夫妻恩爱苦也甜。
  (合 唱)你我好比鸳鸯鸟,
  (合 唱)比翼双飞在人间。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