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学(一)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7
《王阳明心学全书》 ,一生必读的中国古代哲学大家思想精华!

文/小播读书

        导读:王阳明是明代“心学”的集大成者,他的智慧和才能在明朝那个时代达到了常人难以企及的顶点。 字数 26247,分五节刊载,鸣谢小播读书提供。

整理认为 ,王阳明不愧为“ 世界近代心学之父王阳明 ”。连 弗洛伊德、拉康、荣格 之西方现代一流心学家们,也自叹弗如。如 拉康 研究主张“ 人生活于言语”、“切割 “的镜像理论,风行百年前欧洲,每日讲座听众逾千。当年欧洲经济十分发达,人们心里反而万分空虚。正如大革命前的法国,当下中国也刚刚踏入或正在越过“中等收入陷阱”阶段,心学成为一门热门课程,不足为奇。当年的心学导师拉康们还是常常迷惑于“自我在哪里”,发出 “我是谁”、“镜子里的我不见了” 等西方之问。他最终折服于东方智慧“ 心外无物 ”,从而如当头棒喝、醍醐灌顶,指导千万欧洲人很快悟出了“ 自我、本我及超我 ”。

愿大家仔细阅读。附@小播读书原文,略校个别文字,以简化阅读时间,尽量不失原意。亦谅之。

心学思想和躬行践履

        正如功夫在诗外,自古知识源于实践。绝不要小看“ 躬行“二字。王阳明那神奇莫测的智慧,来源于他的 心学思想和躬行践履 的功夫。“心学”中的“心”,是指作为心灵本体的灵明觉知及由此产生的 认知 能力。如王阳明所说:“ 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在他看来,心是身体和万物的主宰。当心灵安定下来,不为外物所动时,本身所具备的巨大智慧便会显露出来,正所谓“ 此心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 ”,一切都是浑然天成,不假思索的。

洞彻善恶、明辨是非的本能智慧

      本书 以王阳明自身的经历为主线,以阳明心学为灵魂,深度解析心学的奥秘。从而让读者明白,心学的思维方式是活泼而自由的,其中蕴藏着能洞彻善恶、明辨是非的本能智慧,如能在处理具体问题时择善而用之,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在节奏无比紧张的当代生活和工作中,必将焕发出新的生机。

第一章:前言

        王阳明(1472-1529),明朝人,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年轻时筑室习静于越之阳明洞,遂号阳明。

        王阳明是明代心学的集大成者,他的智慧和才能在明朝那个年代达到了别人难以及其的高度。

        他自幼5岁还不能说话,但天资聪慧,青少年随父亲到北京就读,性格豪放不羁,兴趣广泛。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三教九流无不深究。20多岁时研究兵法,为此后多次带兵出征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王阳明神奇莫测的智慧,来源于他的心学思想。心学的心是指心灵本体的灵明觉知及由此产生的认知能力。他认为,心是身体和万物的主宰,当心灵安定下来,不为外物所动时,本身所具备的强大智慧就显露出来,正所谓“此心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

        他认为,心之本体,本与天地万物为一体,没有善恶之分。善恶来源于我们心意念头的萌动而已。指出, “ 格物致知 ”中的格物,是格除各种浮思闲虑的干扰,让心从偏颇失控的不正常状态回归到“中和境界”。以便让本来的智慧显露出来。

        心学的思维方式是活泼而自由的,其中蕴藏着能洞彻善恶,明辨是非的本能智慧。

第二章:自序

        儒家“正心修身、平治天下”的学术思想,包含着一种博大精深的东方智慧。这种智慧是以“天人合一”为基础的哲学思想。

      在这种境界中,心灵摆脱了环境和外物的干扰,让心性本来的大智慧显露出来。也就是人只有和自然规律融为一体,才能驾驭自然事物,只有超脱了各种偏颇情绪和不切实际的妄想,才能将自身的潜力淋漓精致地发挥出来。

        王阳明心法究竟的就是这种天人合一的境界。王阳明说:至于山川鬼神鸟兽草木也,莫不实有以亲之,达吾一体之仁。人与自然达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和谐关系,心灵才能找到一个安身立命之处,就能获得一种内在的愉悦和安顿感。

        王阳明心学继承了孟子,以求本心,去私、无欲、尽性为通向“天人合一”的方法。而具体就是“格物致知”,“去欲存心”,“至良知”。

第三章:王阳明之谜

        很多人认为王阳明是一个神秘而且近于邪乎的人物,从出生以来就有无数奇闻轶事伴随着他的一生。比如他出生是祖母梦见一片祥云,因此取名王云。

      5岁时,王阳明还不能说话,但改名守仁后立刻就能开口说话。这些都是传说无从证实。王阳明的一生充满了传奇,也有很多难解之谜。

      17岁时,王阳明新婚之夜玩“失踪”,到道观与人论道,通宵打坐。王阳明的书法水平也是一夜之间进步神速,写得一手出神入化的好字。

        18岁时,王阳明从京返乡,途中遇到高手指点,让他的心性大变。22岁时,王阳明参加会试,连续两次落榜,但并未因此消沉。

        26岁时,王阳明半路出家,开始学习兵法,精研各家兵法秘籍,已达到出神入化境界。

        35岁时,王阳明身任兵部武选清吏司主事。但因上疏言事,触怒了宦官刘瑾,被发配到贵州龙场驿充当驿丞。

        被流放过程中,王阳明回了一趟家,徐爱拜师王阳明,成为其大弟子,开始与王阳阳一同探寻心学。

第四章:立足于行的奥秘

      被发配到龙场,王阳明历尽苦难,受尽艰辛。这是王阳明生命中的一次磨难,也是生命的一道坎。逐渐适应恶劣环境后,他有了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慢慢融入了环境。久而久之,他终究不愿意平淡无奇过完一生,又一次遇到了内心的挑战。也许是上天给他机会以磨练心智。在龙场,面对复杂的环境和困难,他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人的本性只要不受私欲的束缚,知而行之,立足于行,是能够克服任何困难的。

第五章:随时掌控自己的心境

        王阳明自幼饱读诗书,他非常向往古人的“无入而不自得”心态。龙场的三年,让他历经患难,亲身体验了难忘的境界。遂抛弃了所有幻想,开始了这种内心艰难的探索。他认为一个人的才能不局限于某一方面。如果打通了心灵的某一关节,做什么事情都能应对自如。这便是儒家在人才培养上的思想人格:全才。

      机缘巧合,他很幸运达到了这样的高境界。从此他脱胎换骨,成就了不一样的王阳明。通过效仿古法先贤,王阳明领悟到了一个能迅速改变心境的方法。这就是“以心印心”的智慧。利用人的主观能动性,将正面积极的能量传递到内心,是自己排除愤恨和畏难等各种负面情绪,从而使自己的心境和行为脱胎换骨。其实这一切心境的改变就在一念之间。

        思想的力量虽然强大,但只有当思想进入潜意识后,才能转化为强大的能量。面对复杂的环境,如果我们能控制住内心,就不会被外界控制住自己的思想,陷入混乱。

        首先我们要培养自己接受现实的心态,放弃对世界和他人的抱怨,让内心平静,冷静,乐观的态度去应对遇到的一切事情。只有这样,一个人内心才能迸发出强大的能量,把事情做到最好。

第六章:认识事物的独特智慧

        心学源头可追溯到宋朝大儒周敦颐,后始于陈白沙。陈白沙有位师兄娄谅,是一个修身养性的大师。此人富有传奇色彩。据说可以从“格物致知”到“至诚可以前知”的境界。18岁时,王阳明返乡途中遇到高人正是此人--娄谅。受到了高人指导,从此王阳明将 格物致知 铭记于心。

        朱熹认为,要发现良知,就要接触事物,研究事物,发现规律。才能导致“良知”的出现。所谓格物,就是明白了事物的本质规律,一个人的认知才能达到最高境界。

        起初,王阳明受朱熹格物致知思想的影响很深,以至于废寝忘食地研究事物本质。但发现不得真谛,开始演习儒家六经,到处寻师拜友。同时身体力行,实践静坐修身。虽格物了十几年,他仍一无所获。在此探寻的过程中,他独辟蹊径慢慢体悟到:一个人的心态是如何影响他的认知能力。此亦为心法的启蒙。此后,他通过修养身心,认识了心的本体,从而获得一种源自本能的、高效的、直觉的类似“灵感”的认知能力。

第七章:洞悉心灵的终极秘密

        “ 树欲静而风不止”,“心静自然凉”。 在龙场的恶劣环境中,他逐渐平复心境。一开始,他认为在这里只有等死而已,开始每天打坐修身。终于有一天,王阳明认识到真正的“自我”,心灵得到了一个安身立命之处,他的智慧也得到了最大的迸发。这就是王阳明的: 龙场悟道 。他明白所谓“格物致知”里的良知,就在自己的每个人的内心。排除了环境的各种干扰如声、色、名、利的诱惑,摆脱了束缚,人的内心才真正具有强大的力量,敢于承担世上一切的事情。

        要不断调整意识,进入一个宁静、虚无、最终不着一物的境界中。洞察力提升了,对世间的事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才能在“无为”中灵活自如控制自己的情绪。

        心灵的强大不在乎征服外在的事物,而在能不能认识那个真正的“自我”。

第八章:创造一切的力量

        在悟道之后,王阳明心与万物一体,拥有了自然的心态,开始有了探寻万物本质规律的力量。儒家认为修身治学,明悟本性是君子追求的最高境界,再往上一步就是圣人。所谓圣人就是明晰本心,洞察万物的规律,获得了大智慧。

        儒家所强调的“诚”就相当于一个人内心与外界事物相通的一种虚灵状态,即心灵中接近本源的一种境界。唯有达到这种境界,才能使人性和事物的规律有着深刻的理解,才能掌握事物之间的内在本质,才能自然接受,保持灵活和积极进取的心态。

      他悟透了一点,觉得自己的心灵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天地。他从龙城悟道开始迈出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第九章:生命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王阳明一生讲学,弟子无数,惟冀元亨与其始终共患难。冀元亨,字惟乾,湖南武陵人。自幼爱好儒学修身养性,10多岁时目睹身边亲人离世,开始探寻生命的意义。

        对于生命的意义这个问题,由于个人的经历、感受、心境不同,其答案可能也不一样。在今天,大多数人觉得生活空虚,找不到值得一生为之奋斗的东西,觉得生命无意义,这样人感觉非常痛苦。古人早已意识到,对于生命的意义,必须在自己的心灵中寻觅,而不是把希望寄托于外在事物,这样才能得到持久的幸福和宁静。

        王阳明早年间四处讲学,冀元亨为其心学思想折服拜其为师,到一开始王阳明婉言拒绝。在王阳明后来龙场悟道后,冀元亨再次前来拜师,而这也改变了他的一生命运。

第十章:唤醒更高层次的“本体”思维

      冀元亨和蒋信来到龙场后,他们便开始了跟随王阳明的求学之路、悟道之行。对于儒家修养学中“仁体“的学问,王阳明认为世间万物皆有“仁体“。它是一步步地逐渐变化、慢慢深入的,以其固定的规律,推动着各种事物的发展。所以它是万事万物能够生生不息的动力和源泉。只有静心下来,慢慢去观察、体验才能看到。

        儒家所推崇的“仁体”其实是道家所说的“道”,是宇宙间一切事物的本能推动力。我们被外在的意识控制着,因为外在意识的善于联想、浮躁和不稳定性的特点,让我们容易产生喜怒哀乐情绪。正是由于这些情绪,阻断了我们天地大自然与内心相同的渠道,遮盖了我们本来的能量和智慧。

      要认识“仁体”,就是要认识心理本体的一种智慧。而要呼唤这种更高层次的“自我”,我们需要更加专注,集中全部精力到上面,直到忘记“自我”。进入忘我的潜意识状态。这和中国太极文化中的“阴极阳生”理论是一样的。事物总是处于矛盾的不断交替,当到达一个极之后就会向反方向转化。

      外在的显意识属阴,内在的潜意识或者无意识属阳。它们相互转化需要一些条件。就是要求注意力集中到一定程度,淡化意识,放松自我控制,把平常由显意识控制活动的状态,慢慢转换为由本能(潜意识)自动支配自身活动的境界,从而进入超自然的状态。

第十一章:不执着思维后会发生什么

        王阳明接着教学,“欲识仁体,即当知止”。“仁”是贯穿万物之中的本源力量。《大学》曰: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安定,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只有达到定、静、安的境界,才能正确地思考问题。这个时候才能得到源自心性本能的伟大力量。并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挥出来。这就是儒家的“参赞化育”。

        我们的日常思维很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干扰和困惑。常常不能静下心来,而让我们变得向外追求物质及精神的满足,这是一种充满错觉的认知,这种生活缺乏智慧,心灵得不到归宿,让我们陷入焦虑不安之中。这种思维的不确定性,抑制了心灵本来具有的智慧和光明。想要心灵达到持久快乐、幸福和和谐的境界,就需要我们不受外界干扰,静下心来,学会让自己的思绪停止下来,这里的思绪是指外在的情绪干扰。才能达到:无为与有为,内圣与外王,修身养性与积极进取,心境的恬淡与宏伟的事业。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