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技巧和禁忌,才可以将蜜蜂养好?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4
       蜜蜂虽小,采蜜回来较多,但养蜜蜂是一门技术活,充满学问,在养蜜蜂的过程,便是不断学习和摸索,养蜜蜂的伯伯,会通过养蜜蜂得到经验积累,去发掘自己的独门绝技。养蜂的阿哥、小叔,到底是有什么样子的技巧呢?让我们接下来谈一谈!养蜂蜜,是要选择好一个养蜂的位置,如远离城市的喧嚣,去到一个较为偏僻、适合蜜蜂生存的地方。

养蜂技巧:

        都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蜜蜂飞出来得越多,说明蜂群越强、越健康。如果一个蜜蜂箱里,少蜜蜂飞出来,这个时候,需要及时翻开箱子检查并及时处理。当然需选择天气状况良好的情况下,至少在8℃以上气温的中午开箱检查。养蜜蜂一定要注意观察蜜蜂的状态。

1、蜂箱长期露天放置,风吹、雨淋、日晒,蜜蜂在蜂箱里生活着,并利用自己采回来的胚子来抚养蜂子,蜜蜂的箱子,需要符合蜂蜜的生活习性来制作,尺寸标准统一,结构要坚固耐用,要选择坚实的木材,不易变形,要干燥,不能有潮湿的情况。

2、春天的季节寒冷,管理蜜蜂时,需要加强保暖,防止蜂螨。需经常去检查蜜蜂的情况,在半个月的情况之下,需要把死蜂拿出。在蜜蜂箱外发现有蜂脾残渣堆积,必须得及时开箱检查,及时去更换被老鼠咬坏的蜂脾。

3、蜂蜜箱需要放在阴凉处,巢门朝南,夜晚蜜蜂有趋光性,夜晚便放在黑暗处,蜜蜂生活要求流动的空气,箱内要保持一定的湿度,夏天蜂框间的距离要稍微大一点便于降低箱内温度。冬天蜂框间的距离要小一点,利于保暖。冬天要保持箱内足够的食物和水分,不能随随便便打开箱,蜜蜂越冬时,不能去震动蜂箱,否则会加快蜜蜂的死亡;

4、从产卵圈的大小和发育进度,可以看得出蜂王的产卵力,同一个卵圈大,同一个卵脾上的幼虫发育一致,表明蜂王的产卵力强,品质较好,蜂群在分群时,首先培育一些雄峰建设王台,用来培养新蜂王。在王台封盖后1-2天新蜂王快要羽化时,一半左右的蜜蜂拥护着老蜂王离蜂巢,把就巢留给新蜂王和剩余的蜜蜂。

禁忌:

一、忌乱加脾。幼虫多,哺喂蜂少,顾此失彼,造成营养不良,导致相当一部分出巢新蜂先天性残疾(爬蜂),夏天天气炎热,脾多蜂少,工蜂扇风趋热很难面及各个领域,过高室温缩短工蜂寿命并波及幼虫伤热。春冬季节不利保温,造成冷伤,极易引发疾病,脾多于蜂是养蜂的致命伤。

二、忌乱分群。对于蜜蜂来说,不能随便乱分群,群多导致脾的坏处,1、增加蜂人劳动强度,不利于蜂群保温和降温,群的发展会缓慢很多,从而导致经济收入,也容易诱发疾病。

三、忌白天常开箱

新手养蜂者,较喜欢在白天打开箱来看,在天气热或冷天常打开会破坏箱内衡温效果。蜂群乳化在35度左右,热、冷气进入箱内会影响到蜜蜂的繁殖力度,同时也会打扰到蜂群,

四、忌摇蜜一扫光

不能将箱内的蜂蜜全部摇光,采取这个方式去摇蜜,通常是蜜蜂群势少,蜂容易生病,蜜质较差。同时也会伴随着危害,比如:蜜脾需要具有保温恒温的作用,一扫光使箱内“恒温器”不复存在,任何季节对蜂群繁殖不利;幼虫被残害,巢房蜂蜜点滴无存在,工蜂饥饿,没有东西来喂养幼虫,让幼虫倍受煎熬,未经酿造的稀蜜水营养缺少,导致工蜂体质迅速下降,寿命缩短。幼蛹喂养得营养严重不良,难正常孵出。在某些方面不能太贪,,贪多失去得越多。

保持养蜂老手姿态:慢、稳、轻,查群先查蜂粮,蜂粮充足,三十天繁殖才有保障,有了强大的蜂群,何愁没有蜂蜜的呢?病虫害也无法来袭。不要贪蜜,而是要繁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