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峙小眼睛舞蹈班联系电话?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7-05-13
繁峙秧歌是流行于山西晋北繁峙( 繁峙县因寺庙多而得名,位于山西省东北部,属忻州市)、应县、代县、原平一带的汉族戏曲剧种。繁峙秧歌是由汉族民歌和歌舞发展来的,初期的繁峙秧歌大多活动于节日、庙会和农闲之时,在广场上演出。由于受到中国传统戏曲和民间艺术的影响,繁峙秧歌逐渐发展丰富起来。繁峙秧歌戏是由汉族舞蹈演变成为戏曲的,至今仍存留有演变过程的痕迹。尤其它的唱腔融汇了多种类型戏曲唱腔的形式,为研究中国戏剧发展史具有重要的价值。
“清代道光年间,民间艺人张信、张代把各地流行的秧歌曲调、器乐曲牌收集起来加以改进,并吸取了其他剧种的唱腔融合于“秧歌”之中,移植了其他剧种的剧目将其搬上舞台演出,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并流传至今。1956年10月1日,繁峙县把流散的民间艺人组织起来,正式成立了繁峙秧歌剧团。解放前,繁峙秧歌一直没有常年活动的班社,农闲时,艺人们自由组合,聚班搭伙,沿村串乡唱戏;农忙时,各自回家务农;到了冬天,便以“座坊”的形式传艺排练,准备来年进行演出。座坊就是村子里组织一些人,请艺人们来教戏,这是旧时秧歌艺人们的主要传艺形式。因此秧歌艺人大都不是科班出身,师徒关系是在座坊和跑班之时建立的。 繁峙秧歌又称“大秧歌”、“凤地秧歌”、“东山秧歌”,是一种具有浓厚乡土气息和生活韵味的地方小戏,它主要流行于山西北部、内蒙古自治区南部和河北西北部一带。繁峙秧歌气氛热烈、曲调浑厚,为当地人民群众所喜爱。
虽然研究者在繁峙秧歌的形成标志上意见一致,即把艺人将繁峙秧歌由地摊搬上舞台这一举措作为评判标准,但在具体时间问题上争议颇多,各家观点不一,大致可分为五种:清代初年;清朝中叶;乾隆年间;道光中期,即1830年前后;清代末叶。
《中国戏曲志·山西卷》记载:繁峙大秧歌(繁峙秧歌)登台的年代无从稽考,相传,清代初年,艺人张信率先设坊教戏,把秧歌由地摊搬上舞台。 至清道光、咸丰年间(1821——1861),繁峙大秧歌已经趋成熟,艺人张代组班结社,设坊教戏。《山西通志》第四十卷有相同记载。
《山西剧种概说》介绍:大约在清朝中叶,繁峙县凤地的名老艺人张代(生卒年不详)领班聚艺,大胆地将秧歌搬上舞台,使原来的歌舞形式变为戏曲形式。
《中国戏曲剧种大辞典》认为:相传,生于清嘉庆元年(1796)的凤地人张代,召集当地一些艺人,将在广场活动的秧歌搬上戏曲舞台,演出了《安瓜》、《借冠子》的小戏,此后逐步定型,成为戏曲剧种。
这些对繁峙秧歌的研究都以“由地摊搬上舞台”为其形成的标志,同时,还提到了艺人张信、张代的活动。
繁峙秧歌戏
民国初年,繁峙秧歌逐渐兴盛起来。此时,秧歌班社不断增加,不仅有各地艺人组建的有名班社,而且有以村为单位的散落于繁峙县、应县、浑源县、朔县等地的班社,这些班社都以“秧歌戏窝子”相称。
抗日战争爆发后,由于受严酷的战争环境的影响,大部分班社停演,繁峙秧歌饱受摧残,几乎处于停滞的状态。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繁峙秧歌重新焕发生机。除民间组织的班社外,集中当时的著名艺人于1956年组建了专业班社——繁峙县秧歌剧团,并招收第一批女演员,演出地点逐渐由五台、繁峙、代县、应县、浑源等忻州和雁北地区扩大至内蒙古一带。
“文革”期间,繁峙秧歌遭受了沉重打击,传统剧目被禁演,业余班社销声匿迹,大部分专业演员或改行或歇业。繁峙县秧歌剧团也三起三落,一度成为只剩下二十多人的“宣传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