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镇的地理环境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28

2004年全镇实现增加值49 021.19万元,其中第一产业14 982.22万元,第二产业22 958.5万元,第三产业11 080.47万元。企业总产值87 662万元,利润总额6 900万元。
2010年,实现增加值11.22亿,同比增长13.4%。2013年全镇实现增加值12.35亿元;实现镇级财政收入1.2亿元;实现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5872元,同比增长10.2%。 坚持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实现农业生产和生态良性循环。2013年,全镇夏粮面积1650亩,种植绿肥2600亩;油菜1850亩,玉米7500亩,水稻种植1.4万亩,全年粮食生产喜获丰收,粮食总产比去年增加了2087吨。全镇扣蟹养殖面积1.7万亩,鱼蟹混养3000亩,淡水鱼养殖面积4000亩,水产养殖产量和效益均比上年有所增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完成了涨水洪疏竣工程;完成了立新、裕西、展宏村村级为农综合服务站建设;实施了裕西、展宏村河道养护项目;完成农村水系改造,增建路涵,配套灌溉渠道等,加大了中小河道养护检查力度,水环境进一步改善。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农产品安全责任监管。加强秸杆禁烧宣传,组织实施秸杆还田1.2万亩。组建农产品安全监管员队伍,加强蔬菜农药残毒检测,开展安全用药宣传,农药残留全年抽样5500份,合格率100%。加强了公益林养护管理,完成了7000亩公益林抚育间伐。畜禽防疫工作有序推进。全面防控禽流感等疫情疫病,做好家禽市场关闭和补贴发放工作。扩大了花菜、香酥芋等特色蔬菜的种植面积,探索了稻蟹鳅种养模式。推动合作社标准化建设,全镇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317家,获得国家和市、县级重点合作社15家。
奚渔村是一个专门从事海洋捕捞生产的专业村,是上海市郊区最大的群众渔业单位,其近海捕捞渔船总量约占全市的三分之一。2004年底,拥有各类近海捕捞的渔船141艘,总吨位10595吨,总马力21929千瓦,固定资产总额5000多万元,村生产总值6211万元,全部为渔业生产所得。
陈家镇所辖滩涂是素有软黄金之称的鳗苗和中华绒螯蟹天然蟹苗的主要产地,具有数十年的捕捞历史和10多年的扣蟹养殖历史,目前有精养扣蟹面积2万多亩,稻蟹共生面积8000亩,岛外养蟹达23.8万亩。镇上建有华东地区最大的蟹苗交易市场,每年为全国各地河蟹养殖户提供蟹种3亿。20015年花菜种植发展迅速,2007年花菜种植13 280亩,西甜瓜种植面积5512亩,全年蔬菜种植为41989亩次,2007年除露地种植外,新增设施蔬菜800亩。
全村共有耕地2687亩。1985~1990年,主要种植三麦油菜;1991年,养蟹起步;到1995年,有三分之一的土地开挖了蟹塘;至2000年,蟹塘面积扩展到耕地总面积的70%以上;2004年底,全村98%以上的耕地全部用于扣蟹养殖。 实现全镇工业总产值16.69亿元。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抓好诚豪市政工程有限公司等企业的转制,指导上海马腾新型材料厂技术改造。开展了节能减排,淘汰高能耗设备,完成了县下达的降耗指标。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工作。与全镇98个责任单位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书,全年组织消防、工商等相关职能部门联合开展安全工作专项整治9次,落实整改各类安全隐患50余处;组织6家企业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达标创建;建立了4个村级消防站;组织开展各类安全生产培训1000余人次。指导动拆迁企业做好了善后服务工作。
全村有5家工厂,其中股份合作制1家,私营企业4家。东瀛捻织厂,生产棉纱,年产值1000万元,净利润15万元;新鑫金属材料厂,生产打包带,年产值600万元;围源化织有限公司,生产棉纱,年产值500万元;城丹拉丝厂和玻璃厂,分别生产拉丝和水管,年产值分别为300万元和50万元。2004年底,该村耕地总面积4078亩,工农业总产值8500万元。其中工业产值2450万元,占总产值的28.7%。 随着2005年12月陈家镇宅基地置换一期项目的正式实施,环境优美、配套完善、生活舒适、社区和谐、富有海岛田园特色的现代化社区——裕鸿佳苑社区建设拉开了帷幕。2005年,宅基地置换一期20.5万平方米和二期11.3万平方米住宅及公共建筑已全部建成并完成了对动迁居民的回搬安置,宅基地三期、二期B块以及配套商品房二期共22.1万平方米和配套商品房三、四、五期共38.5万平方米正在施工,年内即将完工并回搬居民。功能性项目纷纷上马。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学院(崇明分院)建成开学,“东滩水世界”主题乐园项目正式落户,自行车主题公园和能源管理中心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及东滩大道三期、四期与中滨路二期项目推进顺利,滨江高尔夫运动社区8月中旬即将投入使用,3.8万平方米的商业广场的即将运营更将使我镇的社会服务业迈上新的台阶。陈家镇开发建设南北联动,打造生态花园镇的美好蓝图将呼之欲出。
加快开发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积极配合陈家镇公司推进开发建设。配套商品房6、7、8期多层住宅完成结构封顶;组织实施回搬407户;完成北陈公路南段、中段改建工程,“三纵四横”道路网格初步形成;自行车公园一期工程顺利推进;能源管理中心和金茂凯悦酒店项目基本建成。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完成锦陈公路南段修复工程;实施4座农村危桥改造工程;做好年度农村主路和支路建设;完成180户农村低保低收入户危旧房改造;实施新一轮村庄改造及G40大通道亮化工程;完成集镇区道路和配套商品房3、4、5期太阳能路灯安装工作。协助相关部门认真做好了天然气管道和原水管道建设。
加大城乡综合管理力度一是加强“大联动”管理。进一步完善机制建设,设立一村一工作站,实现联动巡查处置全覆盖;调整充实联动协管员队伍,建立人员转岗换岗机制;整合“万人、千百人”就业项目,将财权、人权、事权下沉管理。通过大联动工作平台,全年共发现案件33003件,处置32944件,处置完成率99.8%。二是加强环境卫生长效治理。进一步巩固市级卫生镇、文明镇创建成果。成立集镇日常管理小组,加强对南北镇区进行日常巡查、督查;组建市容环境整治城乡联动长效管理办公室并调整充实了镇区管理“六支队伍”。持续维护镇区环境面貌。实行集贸市场社会化运作管理新模式,进一步规范了市场管理,使“脏、乱、差”现象得到明显改善。
2002年,村里农民利用滩涂,挖地凿湖,垒土成山,植树造林,铺草栽花,积极营造生态文明环境。经两年努力,在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的北部,完美地建成了一个具有渔家特色和乐趣的“渔家乐旅游景点”。全村3900亩耕地中,200亩是果园,850亩是林木,占耕地总面积的26%。
1985年前,村民的住宅比较散乱,既不便居住,又浪费耕地。20年间,先对中心区域的10个生产队,在1978年样板片村民住宅建造的基础上,进行完善改造,初步形成东西一线,整齐划一的鸿田住宅小区,(1~10队)共有农民543户,改建了三层楼1500多间,约4万平方米。紧接着,对其余20个生产队进行改建,2004年底,已形成一个村民小组一个住宅小区的模式。
特殊的村
耕地面积最多的是裕安村,有4885亩;人口最多的是铁塔村,有3887人,占陈家镇总人口的6.57%;人口最少的瀛东村只有173人;林木面积最多的陈南村,有入岛生态林1900亩,占全村耕地面积的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