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食——《节气厨房》摘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4
1,桃花癣与春季风大,户外运动增加,风吹日晒的有关。需适当补充维生素,要忌口,忌食发物,如虾,蟹等海鲜。外敷:黄芩黄柏,冰箱冷藏30分钟,纱布蘸药液敷脸15分钟,敷完四小时内不要接触热水,过敏体质慎用。日常可以用金银花野菊花泡茶,能起到清热除湿作用。

2,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应多食新鲜的黄绿色蔬菜,忌辣,少吃羊肉,烧烤,油炸食品。甘不等于甜,指食物具有滋补,和中的功效,可以益气生津,健脾和胃。甘味食物:淮山,糯米,小米,扁豆,百合,莲藕,黄豆,菠菜,胡萝卜,芋头,南瓜。

3,五指毛桃立春汤:螺片清水浸软,五指毛桃,淮山桂圆肉洗净,乌鸡洗斩块,冷水焯水,砂锅清水。放乌鸡螺片其他药材。武火煮开,文火煲3小时,入黄芪,陈皮,蜜枣,盐调味。

4,雨水节气祛湿排寒方:炒薏米姜茶,红薏米清水快速漂洗,晾干,慢慢翻炒表皮微焦黄,有明显焦香味。芡实洗净放入锅中,翻炒至微黄,炒后性偏温,补脾固涩作用增强,适用脾虚和虚多实少者。再加入麦子,蜜枣,生姜,入锅,清水,大火煮开后,小火煮40分钟即可。

5,人有八虚,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肘;肝有邪,其气流于两腋;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肾有邪,其气留于两腘。拍两肘窝:拍散心肺的邪气病气。肘窝部位,是心经心包经,肺经三条阴经通过之处。亦有肺经的尺泽穴,心包经的曲泽穴。拍两腋:防治心脏病,肝病。走四条经脉:肺经,心包经,胆经和心经。拍两髀:大腿内侧与小腹交接的腹股沟处。拍打加速气血运行,健脾胃,防治妇科病。拍两腘:膝盖腘处,治腰背疼,排毒清血管。

6,梨润肺凉心,清痰降火,解疮毒酒毒。生者清六腑之热,熟者滋五腑之阴。风寒咳嗽,以辛温解表为主,亦食花椒蒸梨。风热咳嗽应辛凉解表,亦川贝蒸梨。折耳根雪梨汤。

7,避风如避剑。

8,春分乍暖还寒的四神猪肚汤:四神为薏仁莲子芡实山药,外加猪肚一个,米酒3汤勺,盐适量。

9,春分,秋分为阴阳二气中和之日,夜昼平分,阴阳各半,阴阳两气上升下降运动中的交会点,古称之为曰出,曰入,即“二气之交”的卯时和酉时。“调其阴阳,不足则补,有余则泻”

10,补虚泄实之停闭呼吸法,吸→停→呼,呼→停→吸,吸→停→吸→呼。吸气补虚,呼气泄实。

11,体内阴阳随着节气开始争斗,阳虚之体,阳弱不能与阴平衡,容易发生五更泻,另种餐后泻,则为完谷不化的腹泻,常喝干姜炖鸡汤。

12,荞头:味辛则散,散则能使在上寒滞立消;味苦则降,降则能使在下寒滞立下;气温则散,散则能使在上寒滞立消;味苦则障,降则能使在下寒滞立下;气温则散,药则能使在中寒滞立除;体滑则通,通则能使久痼寒滞立解。

13,三月三日,采夏枯草,煎汁熬膏,每日热酒调吃三服。治远年损伤,手足淤血,遇天阴作痛,七日可痊。更治产妇诸血病症。

14,乌稔叶:居人,遇寒食,采其叶染饭,色青而有光,食之资阳气。

15,和合汤,身体恢复清明之气:干百合25克,黑豆10克,莲子10克,大枣6枚,核桃仁I5克。煮汤喝。

16,脾不独主于时,而寄旺于四季之末。“脾”只在每季末旺盛,气血应四季而流布,调整,就是人要适应季节的变化。

17,张仲景补脾温阳方:甘草,大枣,生姜,都入脾胃经的。

18,苦菜,久服安心益气,轻身耐老,捣汁饮,除面目及舌下黄。

19,蒲公英,亦泻胃火之药,但其气甚平,既能泻火,又不损土,可以长服,久服无碍。胃火盛,牙龈肿痛,口臭,便秘,蒲公英煮水,下胃火亦不损脾胃。

20,车前草,清膀胱湿热火气,明目,去脾之积湿,亦治春夏之季湿热感冒,腹痛腹泻。

21,晨,取熟花生仁5粒,红枣3颗,核桃仁1个,嚼服,安坐3分钟,补养气血效果明显。

22,白茶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



23,脾主升清,上升的清阳之气,胃主降浊,下降的浊阴之气,脾胃阳气不足,聚湿生痰,阻滞中焦。形成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喝沙棘茶泡水喝。

24,桑葚酒:洗净三斤桑葚,倒入十斤烧酒,加些许冰糖,封盖,40日即可。

25,苦瓜苦,寒,无毒,除邪热,解劳乏,清心明目,益气壮阳功效。

26,锅塌三瓜:黄瓜,丝瓜,苦瓜切丝,与虾仁加入蛋液中,上锅摊饼,配麻酱调成的凉拌汁。

27,鲜莲子百合煲猪心汤:猪心切片先煮三十分钟,入百合,去芯鲜莲子,太子参,再煮15分钟。

28,小满时节,心火易旺,心火分虚实两种,实火火邪太盛,阴液不能制火而上窜,则反复口腔溃疡,口干,小便短赤,心烦易怒;虚火并非真上火,而是阴津相对不足,表现为低热,盗汗,心烦,口干。实热清多余之火。虚热则把水补回来。夏应心,心为火,苦入心。

29,小满莲心竹叶茶:莲子心,竹叶各3克,沸水冲泡。

三通花茶:菊花,玫瑰花,三七花各3克,沸水冲泡。

30,东南方,阳也,阳者其精降于下,故右热而左温;西北方,阴也,阴者其精奉于上,故左寒而右凉。是以地有高下,气有温凉,高者气寒,下者气热。

31,非体寒过盛,不宜长期喝姜枣茶,宜食酸养肝阴,如柠檬,醋,酸梅汤,宜多食大米,面食为辅;忌辛辣,白酒,以免气壮与肃杀之气相冲。

32,灯心草清心茶方:淡竹叶3克,灯芯草3克泡水,代茶饮一两天,以泻心火,清帝后用药中常见。莲子心泡水亦可。

33,大麦粥,锅内适量大米,煮熟,加大麦粉米糊,煮熟可食。

大麦“味甘,性平,有去食疗胀,消积进念,平胃止渴,消暑除热,益气调中,宽胸大气,补虚劣,壮血脉,益颜色,实五脏,化谷食之功。”可消大汗淋漓外热,亦可消除口干,胃脘不适等内热。

34,白芸豆味甘平,温中下气,利肠胃的功效,阻断淀粉分解,减少葡萄糖吸收,降低餐后血糖,减少胰岛素分泌,降低脂肪合成,府中减肥作用。

35,夏天脾胃容易寒凉,阳气发散,浮于表面,形成内空,容易拉肚子,所以冬吃萝卜夏吃姜之说。夏天早晨气血流注阳明胃经之时,吃姜生发胃气,促进消化。

36,泡嫩姜,嫩姜洗净切片,纯净水烧开晾凉,(不要沾油),胡萝卜洗净切块,蒜去皮,小红椒洗净,入泡罐,密封10天以上,多泡发酵酸味更大。

37,芒种十五天,阳中之阳,阳气鼎盛,芒种到夏至阳热升浮至顶,人体中下大虚,夏至,阴气已开始暗处萌生,就要转阴了。中午小憩防心气血不足。

38,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小麦冬种夏吸,面食补心气第一。少食肉食,多食谷菽菜果,自然冲和之味。

39,芒种冬瓜苦瓜脊骨汤:冬瓜苦瓜猪脊骨切大块,猪脊骨烧求的浮沫,放入两瓜蜜枣,慢火煲两小时,食盐调味。

40,湿邪分外湿内湿,外湿为自然环境中的湿气,如雨淋,居处潮湿。内湿则为饮食无度,导致脾胃不能运化,产生湿气。湿浊郁积日久化热,为痰样黏浊物质,为痰湿。体胖长痘,大腹便便,无由腹泄或便秘,便黏冲不干净。

41,痰湿祛湿需健脾,补脾阳,山药在于调理脾阴虚,健脾有土茯苓,五指毛桃,莲子,芡实,白术,干姜。

42,祛痰湿茶方:茯苓陈皮茶:茯苓5克,陈皮2克,热水冲服。陈皮扁豆山药茶:山药30克,炒过白扁豆30克,陈皮3克,水煎取汁,加糖调味。

43,端午五黄:黄瓜,黄鳝,黄鱼,咸鸭蛋黄,雄黄酒。

五毒饼源于元代,用刻蝎子,蟾蜍,壁虎,蜈蚣,蛇的印子,盖在酥皮玫瑰饼上。

44,夏至时节,盛阳覆盖于其上,阴气始生于其下,人的阳气虚浮体表,五脏六腑最空虚,体内阴寒,心阴不足,容易心烦失眠燥热,上虚火,甚至心悸不安,引发心脏病。

45,夏至汤:酸枣仁,赤小豆,桑葚干,莲子煮汤。紫甘蓝,黑豆,黑米,紫米,红苋菜,葡萄富含花青素,苹果,猪心亦养心。

46,红酒樱桃为健康甜品:樱桃洗净去核,放砂糖腌制30分钟,入锅倒红酒,烧开转小火,搅拌,至浓稠,入柠檬汁搅拌均匀即可。

47,祛湿热除心烦冬瓜茶方:冬瓜去皮籽,切小块入红糖腌制2小时,腌制瓜水一并入锅,加水,大火烧开后放姜片,小火熬冬瓜透明,黏稠即可。

48,凉茶紫苏水:紫苏叶,南姜,冰糖,加水同煮,凉后饮用。

49,杨梅醪:糯米浸泡,蒸干饭,杨梅盐水洗净浸泡15分钟,沸水焯烫灭菌,去核捣碎,入糯米饭中洒酒曲拌均,发酵,粉艳迷离。

50,生脉饮:人参(党参可代)6克,麦冬9克,五味子4克,切碎水煮或开水焖泡,每周喝2~3天就好。为虚人抗暑良方。

51,清热解毒,健脾化湿绿豆扁豆饮:白扁豆,“中和轻清,缓补”,与绿豆入砂锅,加水,豆熟烂可饮。白扁豆亦可炒至色微黄有焦斑,增温性,增健脾止泻之功。

52,阴阳互根,补阳先补阴,少有阴足而阳独虚者,滋阴,为了阳气更好收敛,阴养足,锁住阳气不外越,方得阴阳和合。

53,小暑三花:金银花,菊花,百合花;三叶:荷叶,淡竹叶,薄荷叶;适合冲泡成茶。

三豆:绿豆,赤小豆,黑豆,清热除暑,健脾利湿,爱出虚汗,加麦仁,心火灶,加带芯莲子,脾胃虚寒,易腹泻,加大枣生姜;心血虚,加龙眼肉。

三瓜:西瓜,苦瓜,冬瓜。

54,小暑汤,乌梅三豆饮,红豆,黑豆,绿豆加入乌梅,大火烧开,小火煮至豆子软烂,入冰糖即可食用。

55,三伏天人体阳气浮于体表,五脏六腑寒凉,饮冰食则雪上加霜,坚持整个三伏天不不碰冷饮,顽固寒气驱逐大半。

56,姜茶,姜切片或丝,沸水浸泡十分钟后,服食。

57,六月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名为辟恶。

58,入伏日养生汤“炒面”,解烦热,止泄,实大肠。面茶称油茶,面粉加牛的骨髓油和干果仁(芝蔴仁,核桃仁)炒熟,沸水冲饮。

59,莲荷五行大暑茶:带心莲子,山药,荷叶,莲藕,西洋参,莲子熟后即可食用。

60,赤小豆“三青二黄时即收之,可煮可炒,可作粥,饭,馄饨馅并良也,”味甘性平,可入药,有消热毒,散恶血,健脾胃的功效。



61,寒湿体质的人会胃寒,舌苔白,怕寒,怕冷,从调理脾胃开始,给予温暖,除湿,让阳气逐步上升,达到阴阳平衡。入初秋宜清补不宜过于滋腻,多喝银耳百合小米粥,山药粥,扁豆粥,及白色润肺食物,如豆浆,牛奶,银耳,百合,甜杏仁,白梨,寒凉体质的人在吃百合白梨时要煮熟,才能润而不寒。

62,寒湿体质:胃寒,舌苔白,怕寒,怕冷,宜清补,多喝银耳百合小米粥,山药粥,扁豆粥,以及白色润肺食物,如豆浆,牛奶,等

燥热体质肺胃燥热,鼻子干,嗓子干,大便干,宜食莲藕,荸荠,梨等润肺,养阴,清燥食物。

63,来杯热水,直接吸入水蒸气,每次10分钟左右,早睌各1次。

64,宜喝清燥润肺茶:麦冬竹叶茶,冬花枇杷茶。

65,处暑属于长夏,脾病起于长夏,湿邪最盛,湿为阴邪,易伤阳气,尤伤脾阳,多食茯苓,芡实,山药,豇豆,小米,猴头茹。

66,农历三月清明,阴气敛藏沉寂,鬼入居阴宅歇息,宜墓地祭祖,宜收鬼,整修坟幕,给祖先供奉祭品,祈祷先祖阴间与左邻右舍和睦。七月中元,阴气萌生,地府会放出全部鬼魂,宜在家中堂祭祖,院子屋前烧纸,宜放河灯,路边点火,道教这一天施食传统,孤魂野鬼得食吃饱。

67,“火”在“土”上,即生“湿”,“火”归“土”下,则可化气,夏天相对潮湿,秋天自然变干燥,时至秋天,阳气回归土下,便不湿了。

68,酸甘养阴之法帮助敛阳,如乌梅三豆杏仁汤,乌梅白糖汤,柠檬红糖汤。吃杏招病,吃梅接命。

69,积芙常温于铫内莲子汤

固叩白云庵门。庵尼故相识也,坐次,采池中新莲,制羹以进。香色清冽,足沁肠睹,其视世味腥膻,何止薰莸之别。

71,处暑四宝:秋燥热,食生榨藕汁。秋梨濡肺胃之阴,兼滋养肝肾之阴。芡实性味甘平,收敛镇静,补脾胃,止带,止泻。太子参养阴生津润肺。

72,白露阴气上升阳气下降,衣物薄而不露适当“秋冻”

73,白露曰十样白:白茯苓,白百合,白扁豆,白山药,白芍,白莲,白芨,白茅根,白术,白晒参,煨乌骨白毛鸡,食后滋补身体。

74,白露汤:雪梨,雪耳,南北杏,百合,淮山,蜜枣,瘦肉,盐,武火煮开,文火煲两小时,入盐可食。

75,秋分前暑热余气,多见于温燥,之后气温变化剧烈,寒凉渐重,出现凉燥,常有身体发冷,头痛无汗,口不渴,鼻塞流清涕,不发热或低热,防治可选柿子,石榴,广柑,苹果,白果,胡萝卜。

凉燥杏仁紫苏茶:杏仁打碎,紫苏叶,红糖,煎煮取汁饮用。

76,月者水之精,秋者金之气,金水性相生,水得金还盛,月因秋更清,天地之气与时令相感应。

77,桂花和蜂蜜搅拌,放入酸梅,冲水后冰镇。最为可口。

78,七孔莲藕含淀粉多,水分少,糯而不脆,适宜做汤,九孔莲藕水分充足,脆嫩,汁多,凉拌清炒晨佳。

79,山茱萸为带籽,去籽叫山萸肉,肾虚所用。吴茱萸可插发,或佩带臂上,或香囊佩带。

80,温燥咳嗽多为脏腑有热,干咳连连,声音洪亮,少痰,喜喝水,舌发红,苔黄而干。凉燥咳嗽,多为燥气与寒气结合入侵,咳少声低,有白痰,痰液清稀,夜咳多为寒咳,口干厌水,舌尖淡红,苔白而润。

81,菊花鸡丝:菊花瓣淡盐水浸泡两小时,鸡胸肉切丝,盐,淀粉,料酒,胡椒粉,糖拌匀,腌10分钟。鸡丝水滑捞出沥水。入锅炒,加入菊花瓣炒匀。出锅调入香油,鸡精即可。

82,开水白菜:清汤要老母鸡,鸭,宣腿,蹄膀,干贝,排骨吊汤。味浓而清,清如开水,泡几棵白菜心,为高级清汤菜。

83,白菜如意卷:肉馅均摊控干水的白菜叶上,卷成菜卷,香菜梗捆扎,码于盘中,浇鲜汤,少许酱油,猪油,上笼蒸20分钟。

84,北方有白雁,似雁而小,色白,秋深则来。自雁至则霜降,河北人谓之“霜信。”

85,鲜杮甘寒,养肺胃之阴,宜于火燥津枯之体。霜降杮子粥:柿子性寒,脾胃虚寒者不适常食,可食杮饼,或蒸吃,煮杮饼茶。杮子粥小米煮出米油放入去皮杮肉,最养胃气,温肾阳。

霜降三白粥:山药,白萝卜,莲藕煮粥,清虚火浊气,润燥,助阳气收藏不外泄。

86,莲之味甘,气温而性涩,禀清芳之气,得稼穑之味,乃脾之果也。生吃干莲子补胃。将干莲子细嚼咽下。

87,熬夜伤阴血,霜降,秋气伤肝,肝血不足宜子夜失眠,脾气暴躁,双目干涩,指甲薄,手脚发麻。

冬藏

88,黑胡椒脱了皮,就是白胡椒。肉桂有引火归元之功效。

89,立冬:黑豆为肾之谷,入肾功多,煮汁饮,润肾燥。直接加水煮,或煮熟泡水。

四黑米浆:黑芝麻,黑枣,黑豆,黑小米,蜂蜜或红糖打浆。

90,冬三月,天地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以待日光,去寒就温,勿泄皮肤。饮食之味,宜减酸增苦,以养心气。冬月肾水味咸,恐水克火,心受病平,故宜养心。宜居处密室,温暖衣衾,调其饮食,适其寒温。不可早出,以犯霜威。

91,生吃萝卜通气,熟吃则下气。

92,芥菜煲番薯汤:红薯一个,大芥菜3棵,2片姜,猪脊骨300克,可加瘦肉片,鱼头,或咸蛋,芥菜不要煮太久,可治上火感冒。

93,道家上清四秘:萝卜,白菜,豆腐,生姜。

94,冬季补肾三阶段:1,初冬,立冬到大雪,开始羊肉补肾以外,亦可芡实,山药,栗子,搭配煮粥,淮山白果枸杞粥。

2,大雪到小寒,补得进来,藏得住,食核桃仁,枸杞子,黑豆,黑芝麻,葡萄干,补命门,让肾气归元。栗子,核桃,枸杞,陈皮煮粥。

3,深冬,小寒到立春,亦要补心,需食糯米,豇豆,猪腰固肾气,防寒湿滞留。芡实麦仁大枣粥,墨鱼干粥。

95,喝陈皮粥,可比作陈皮人参汤。陈皮水未有此功效。加核桃仁,为陈皮桃仁粥,麦枣安心粥,补气黄芪粥,生姜大枣粥,莲子糯米粥,茯苓粥。

96,糯米酒酿鸡驱寒固肾,补血活血祛瘀,小母鸡清水浸泡30分钟,控水,蒸锅大火蒸30分钟,砂锅中放入酒酿垫底,蒸鸡斩块,均匀码酒酿上,撒上枸杞和红枣,倒入米酒,没过表面,盐调味。大火烧开,小火煲10分钟,即可。

97,子时指睌11点至次日凌晨点,一阳生发,新一天开始。冬至为一年当中“活子时”,阳气收藏极限,叉是新生刹那,阳气复生,为次年万物生发原动力,称之命门元气。

98,《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云,凡补品,多数皆有偏处,或生胀满,或生燥热,种种不适,功不抵过,惟此方,服之愈久,神愈清,气愈爽,此方一为血肉之品,一为谷物之精,海参大补肾中阳气,黑豆大补肾水,水火均足,水静风平,疏泄遂止。

海参2个,黑豆30克,不带油火腿1个,姜1片,大火烧开小火慢炖∽1~2小时,盐调味。

99,冬至第一汤:当归生姜羊肉汤,羊肉斤洗净,切小块,冷水大火煮开去浮沫,生姜25克,不去皮,拍松入锅,当归20克入锅,微火煨2小时左右,弃当归生姜,加盐,蒜苗香菜调味。

100,冬至日,以赤小豆煮粥,合门食之,可免疫气。赤小豆小而色赤,心之谷也。陈皮红豆沙为炎夏寒冬为适合。红豆200克,泡,陈皮泡软切丝,下锅至红豆起沙,加冰糖,太甜伤脾,稍焖即可食用。

101,小寒饭:红豆清水煮开,炒锅入油烧热少许盐,生糯米小火翻炒,微发黄,红豆连汤倒入,小火焖熟,撒芝麻,炒糯米不那么黏,运脾胃弱者消化,亦有健胃功效。

102,饮食自倍,脾胃乃伤。

103,豆腐馅饺子:豆腐蒸一刻钟,压碎放入碗中,入葱,香菇沫,入盐,调馅粉,香油,蚝油拌匀,捏成水饺,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