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放大镜看东西,总会放大是不是这样。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9-18

透过放大镜看 物体不总是放大的。

当物体与放大镜的距离小于放大镜的焦距时,成的像与物体在同一侧,放大,正立;

当物体与放大镜的距离等于放大镜的焦距时,不成像;

当物体与放大镜的距离在放大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在放大镜的另一侧成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像;

当物体与放大镜的距离为放大镜的焦距的两倍时,在放大镜的另一侧成一个倒立的,与物体等大的像;

当物体与放大镜的距离大于放大镜的焦距的两倍时,在放大镜的另一侧成一个倒立的缩小的像.

所以只有在物距小于一倍焦距及在一倍和二倍焦距之间时成放大的像.

扩展资料:

为看清楚微小的物体或物体的细节,需要把物体移近眼睛,这样可以增大视角,使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较大的实像。但当物体离眼的距离太近时,反而无法看清楚。换句话说话,要明察秋毫,不但应使物体对眼有足够大的张角,而且还应取合适的距离。

显然对眼睛来说,这两个要求是相互制约的,若在眼睛前面配置一个凸透镜便能解决这一问题。凸透镜是一个最简单的放大镜,是帮助眼睛观察微小物体或细节的简单的光学仪器。

现以凸透镜为例,计算它的放大本领。把物体PQ置于透镜L的物方焦点和透镜之间并使它靠近焦点,如图2-20(a)所示,于是物体经透镜成一放大的虚像P′Q′。若凸透镜的像方焦距为10cm,则由该透镜做成的放大镜的放大本领为2.5倍,写成2.5×。

如果仅从放大本领来考虑,焦距应该取得短一些,而且似乎这样可以得到任意大的放大本领。但由于像差的存在,一般采用的放大本领约为3×。如果采用复式放大镜(如目镜),则可以减少像差,并使放大本领达到20×。

参考资料:

放大镜(仪器)_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