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的资料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0-12-10
  杨振宁,美籍华人,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理论物理研究所教授、所长。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爱因斯坦讲座"教授、物理学家,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1922年9月22日出生於中国安徽省合肥市。1938-1944年在中国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读书,先后获学士、硕士学位。当时,吴大猷是其老师。1945年赴美求学,1948年获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58-1979年获普林斯顿大学和波兰、美国等六所院校的理学博士学位。1949-1955年任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研究员。1955-1966年任普林斯顿大学教授。1966年起任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艾伯特‧爱因斯坦讲座教授兼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1970-1976年任洛克菲勒大学评议员。1964年加入美国籍。曾任全美华人协会会长。1994年起任中国黄河文化经济发展研究会名誉会长。1999年被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授予一等荣誉博士学位。1999年5月21日正式退休,石溪分校同日将理论物理研究所命名为"杨振宁理论物理研究所"。
  1951年与李政道教授合作,於1956年共同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原理,因而与李政道共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一原理彻底改变了人类对对称性的认识,促成了此后几十年物理学界对对称性的关注。1954年,同米尔斯博士创立了"杨-米尔斯规范场"论(yang-mills gauge theory)(是研究凝聚原子核的力的精深理论)。杨振宁还与巴克斯特教授共同提出了"杨-巴克斯特方程"。
  他还是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物理学会以及巴西科学院、委内瑞拉科学院和西班牙皇家科学院院士。1986年获美国"国家科学技术奖章"。同年,获纽约市长颁赠的"自由奖章"。1992年当选英国皇家学会的外籍会员。1994年,他获得了美国费城富兰克林研究所的1994-1995年度国鲍威尔科学成就奖(bower prize)(25万美元奖金和一座2.25英尺高的金质奖牌)。
  1971年以来多次到中国探亲、访问和讲学。分别受聘为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云南工学院、山西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名誉教授。对中国的科技政策提出许多很有建设性的重要建议。在促进中美科技交流和合作中起了重要作用,又努力帮助中国学者和留学生在美进行科研和学习。1995年7月22日,他受聘为上海大学名誉教授。1998年6月14日,清华大学授予杨振宁博士为清华大学名誉教授。
  1994年6月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外籍院士。
  1995年6月9日,在中国武汉华中理工大学访问时谈到他1957年领取诺贝尔奖的情况时,他说,当时他是以一个中国公民的身份前往斯德哥尔摩领取诺贝尔奖的。在领奖仪式上,他用中国普通话说"我虽然是献身於现代科学,我对我所承受的中国传统和背景,引以为自豪"。获1995年度中国国际科技合作奖。

  1922年 出生于安徽合肥
  1929年 就读北京清华园内成志小学
  1933年 就读北平崇德中学
  1938年 插班昆明昆华中学高二
  1938年 入西南联大就读
  1942年 西南联大研究所毕业
  1944年 任教于西南联大附中
  1945年 抵美国
  1948年 在泰勒指导下转做理论物理,于是年获芝加哥大学物理博士
  1949年 进普林斯敦大学研究
  1956年 与李政道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
  1957年 因宇称不守恒理论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58年 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
  1966年 转赴纽约大学石溪分校,创立并主持理论物理研究所
  1971年 返回久别的中国大陆
  1986年 返国参加中研院院士会议
  1994年 荣获美国费城富兰克林学院颁发之波维尔(Bower)奖
  1996年 获清华、交通两所大学颁授荣誉博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