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五章之适者生存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4
原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刍狗,草扎的狗,祭祀用的,用完就丢弃了。

橐龠(tuo yue)风箱,小时候家里大锅烧火用这个。

天地并不仁慈,只让万物自生自灭;圣人也不仁慈,只让百姓自生自灭。天地之间就像风箱,虽是空的,却是无穷的,一旦发动,就能出风。政令太多,总是不同,不如守中。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一句话说明白了天地不仁。但这样的不仁慈又恰恰是万物主动努力适应社会的结果。从海洋,到陆地的形态变换;从大型食草动物到肉食动作的繁衍;从猿类到智人到现在的人类。众多的生物从强大到统治整个世界到灭绝,从不起眼的弱小,群居到使用工具,打造民族,到独居的转变,人类这个群体的崛起并统治世界。

地球没有针对哪一个物种,但是有的消失了,有的强大了。

从有政权开始应该就有阶级的产生吧?记得初中的政治课本中有这么一句话“国家是个暴力机器”那么多年过去了,就记住这么一点内容;可见这个观点对当时的我是多么的新颖。

“读史使人明智”现在的我还处于一个傻乎乎的状态,书读得少,只有被骗的份。

说一下这两年我接触到的社会观点——无卡时代,K型分化,M型中产形态。

无卡时代是什么,这应该是西方人提出来的,是四个英文构成,VUKA,不稳定,不确定,复杂,模糊。

K 型和M 型好理解,K就是向两边不断的延伸,差距越来越大;M型是一个变化的过程,原来的社会结构中产占最大的部分,是呈现的橄榄型结构,疫情的到来使橄榄的中间产生分化,即中产一部分向高净值趋同,一部分向低净值靠近,中间的部分变得更少。有变化就说明有主动选择和被动选择。

本着不贩卖焦虑的心态,只是简单的罗列;因为各种机构无时无刻的不在贩卖焦虑,让人们觉得你如果不怎么样就落后了的心态。虽然我是一个爱参加各种班,各种升级的人,但是可恶就可恶在,这些机构会像割韭菜一样,一茬一茬的收割你。“痛并快乐着”形容在不断的挣扎,想要跃出龙门 的幸运鲤鱼,但最终的结果总是只有一小撮人能够跨过去。是我们不努力吗?是我们没有坚持吗?不论是怎么样,一句话可以安慰你“每个人的花期不同,你的花期还没有到”。

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这也是我在做的。小时候读杜甫的诗就想这位应该是我的老祖宗,我的情怀就像他一样,我要去做的就是能改善更多的贫苦人,让更多的家庭享受美好的生活;现在依然有这样的想法,利国利民利他利己。

从写道德经看出自己的储备有限,但好在我没有退缩的打算,日积月累,不知前路如何,先日日耕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