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自由上街买东西,卫立煌好奇追问朱德:你难道不怕士兵逃跑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7

文 烟云

编辑 文史评鉴编辑组

1940年,时任 国军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并兼任冀察战区司令官 ,奉命 固守黄河沿线,保卫华北的国军名将卫立煌 ,看到 八路军总司令员朱德老总 ,竟然 任由八路军战士们自由上街买东西 ,心里忍不住惊诧万分。

好奇地追问朱老总: 你难道就不怕士兵们思想开小差逃跑吗? 本期内容鉴哥就圈个有用 历史 ,解密卫立煌为何会有此一问?

为何见到八路军自由上街买东西,会感到好奇,惊诧万分呢?难道说国军的士兵连上街买东西的自由都没有吗?

只要是坚持抗战的革命队伍,全部一视同仁

1937年7月7号,日军突然发起 卢沟桥事变,拉开全面侵华战争 以来,毛主席高度响应抗战统一战线革命号召,命令: 陕北延安红军下山,接受蒋介石国民党的整编改组,成立第十八集团军,又称第八路军。

一直都隶属国军名将卫立煌麾下,卫立煌从 国军第十四集团军司令官 ,转任 国军第二战区副总指挥 ,和升任 第一战区司令长官 时,八路军也先后改制,被划归第二战区和第一战区作战序列,进行抗战。

八路军副总司令员彭德怀老总 回忆卫立煌时,曾盛赞卫立煌是“ 国军中难得一见的抗战派 ”。

虽然八路军名义上一直都在卫立煌的指挥下,参加抗战,但卫立煌却思想开明, 从来不争权夺利,也不干预八路军的行军作战,从来不搞边缘摩擦,始终坚持共产党领导八路军独立自主。

而他的这种态度,也与八路军结下了非常深厚的革命友谊,双方互动频繁。

1937年10月份,卫立煌奉命在山西华北前线,发起于日军的大规模 “忻口会战” 时,并未刚愎自用,反而与八路军各级将领进行了反复的联络磋商,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协调行动。

一举创下了 歼敌上万,成功保卫山西省会太原不失的战场记录 ,是抗战初期,国共两党精诚团结,在军事作战上配合相宜,出奇制胜的一次成功案例。

忻口战役的胜利,也让卫立煌第一次见识到了共产党八路军领导独立抗战的能力,此后对八路军更加看重。

国共统一抗战时期,蒋介石亡我党之心始终不死, 经常枉顾民族大义,为一己私利和不可告人的目的,授意各部对八路军的战备供给吃拿卡要。

却遭到了卫立煌的严格抵制,曾不止一次地公开宣称: 只要是坚持抗战的革命队伍,全部一视同仁,国军什么标准,就要给八路军什么标准。

卫立煌甚至在1938年春天,抵住蒋介石给予的压力和干扰, 一次性就给八路军调拨了多达100余万发的子弹,和25万余枚制式手雷,并附带大量的粮食、军饷和军服等战备物资。

当时,国军战区后勤部门有人担心数量太大,不敢签字下拨。卫立煌就放下架子,亲自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给下面的人做思想工作,最终促使该批物资顺利、及时地抵达革命圣地陕北延安。

卫立煌受到日军围追堵截,被迫 取道陕北,直下晋南创建抗日根据地时,曾路过延安,毛主席就特意举行了盛大的欢迎宴会,并亲自做东请卫立煌吃饭。

对他慷慨解囊,支援八路军坚持抗战的义举,做出了极高的认可和表彰。

当时,常驻陕西西安,担任 八路军驻陕西办事处党代表,延安五老之一的林伯渠同志 ,还亲自手书一封,赠给卫立煌: 黄河是华北的屏障,但卫立煌先生,现在却在保卫黄河。

黑材料全部压下,卫立煌出任冀察战区司令长官

1939年秋天,蒋介石 移驻临时首都重庆 后,马上调兵遣将, 委任卫立煌担任河南省政府主席一职 ,司政保卫中原大地。

而在这一时期,卫立煌与共产党八路军的联络交往,更加密切起来,在卫立煌的直接授意下, 我党专门在河南省的省会洛阳,开办了专门的八路军办事处

只要 周总理、朱老总、彭德怀老总,萧克和左权将军等人到河南洛阳办事 时, 卫立煌总会一尽地主之谊,请我党我军的高层首长吃饭看戏。

而卫立煌这种“敌我不分”的暧昧态度,也连续好几次受到了军统和中统的针对与控告。

国民党内部派系林立,勾连祸结、党同伐异等不正之风屡见不鲜,而且上下贪腐成风, 特务头子戴笠早就对卫立煌长期执掌军权眼红不已,经常乘坐专机秘密飞抵洛阳,搜集卫立煌与共产党来往的“罪证”。

以“ 袒护共产党八路军,对党国有异心,对蒋校长不忠 ”的莫须有罪名, 向蒋介石进行警示和控告 ,而且戴笠还专门借此机会, 秘密逮捕了大量思想追求先进,渴望进步的爱国知识青年。

与此同时, 汤恩伯、蒋鼎文和陈诚等人,也对河南省政府主席这一肥缺职位,垂涎三尺,经常联合起来打压卫立煌,一告再告。

但考虑到非常时期行非常之法, 蒋介石将卫立煌的所有“黑材料”全部压下 ,不仅没有做出任何处理,反而对卫立煌更加重用,亲笔签发命令:

委任卫立煌出任冀察战区司令长官,在中条山背水布放,誓死保卫黄河和华北不失。 同年2月至3月份份,蒋介石趁八路军在华北前线与日军浴血奋战,无暇他顾的机会。

突然暗中指示 国民革命军第97军军长朱怀冰 。通过 秘密联络庞炳勋、张荫梧、侯如墉等人 ,突然从磁县和武安地区,出兵攻打我太行山区抗日革命根据地,由此 掀起了第一次破坏国共统一抗日战线的高潮。

朱怀冰与华北侵华日军遥相呼应,沆瀣一气,袭杀八路军革命战士和根据地爱国群众,手上沾满无辜人员的鲜血,气焰非常嚣张。

八路军根据毛主席“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的最高指示,与国民党反动顽军,进行了有理有据有节有礼的反抗斗争。

朱怀冰是个志大才疏,贪得无厌的草包,领兵刚进入太行山后,就向坐镇中原的卫立煌发电:

要求他马上增派援军,打击共产党。 没想到却遭到了卫立煌义正言辞地拒绝和训斥,结果朱怀冰的部队竟然被八路军轻而易举就全部歼灭。

两岸烽烟红似火,此行当可慰同仇

蒋介石收到前方战报后,勃然大怒,马上就在1940年秋天,向卫立煌发布警告命令: 你亲自上太行山,与八路军谈判,必须想尽一切办法,遏制共产党继续做大做强。

八路军总司令员朱老总,亲自先后在太行山根据地与河南洛阳,与卫立煌展开和平谈判。双方最终达成一致协议: 以漳河为界,划定双方各自活动之防卫区域,避免进一步摩擦,互不侵犯、互不打搅。

但卫立煌却 明目张胆地继续违背蒋介石,何应钦下发的电令 照常给八路军配发足量的军需粮饷物资。

向 社会 各界进一步宣传国共统一战线的抗日革命主张,尽一切可能继续拉拢蒋介石一致对外,继续留在抗日阵营中。

当时,朱老总下太行山,到河南洛阳与卫立煌谈判时,因为 途中需要穿过华北侵华日军构筑的重重封锁线 ,所以 八路军129师师长刘伯承 为了保卫朱老总的生命安全,专门派出了 麾下385旅的尖刀3连 ,进行沿途保护。

副总司令员彭德怀、129师师长刘伯承和政委邓小平同志 ,联合下发严格命令: 无论路上发生任何情况,你们都必须保证朱老总的安全。

3连全体指战员全部立正敬礼,以最严肃的态度向三位首长 立下军令状 是,保证完成任务,请党和首长们放心,哪怕3连拼到最后一个人,也誓死保卫朱老总的安全。

考虑到朱老总当时已经54岁高龄,所以刘伯承与彭德怀老总商议后,就 专门给他配了一匹马当做代步用 ,同时,还专门找来了一匹脚力不错的骡子,为朱老总驮文件箱和行李。

并带去了一份 我军在敌后拍摄的抗战电影《延安与八路军》 ,以便于到洛阳各界进行宣传用。

但朱老总爱兵如子,根本不愿意搞特殊,所以一路上基本不骑马,而是与3连的战士们一起步行,有的时候还会主动用扁担抬着文件箱和行李走一段路。

将马和骡子让出来,给身体不好和受伤的战士们骑乘。天黑了,朱老总就与战士们一起搭建帐篷,将组织分配给他的食物挤出一部分,平均分给战士们一起吃。

并亲自打来清水给伤员们擦洗伤口和洗脚,没有一点高官架子,让战3连士们非常感动。

在准备通过日军封锁线时,朱老总更是 亲自到前线视察敌情,精心汇总分析,与3连的连长和指导员共同部署通过封锁线的办法。

关键时刻, 朱老总打扮成乡下老农,在当地带路向导的指引下,抄小道不费吹灰之力,就通过了日军的岗哨巡逻区,神不知鬼不觉,趁着月黑风高顺利穿越日军封锁线。

下了太行山后,朱老总又经过数天的艰苦跋涉,从渑池地区东渡黄河,朱老总望着奔流不息的母亲河黄河,一路目睹被日寇铁蹄踏碎的大好河山,义愤填膺,心潮起落之间,挥笔铸就了一篇 七言绝句《出太行》

一句“ 两岸烽烟红似火,此行当可慰同仇 ”成为流传后世的不朽名句,也彰显出朱老总忧国忧民,坚 持统一抗日战线,驱逐胡虏,复我中华 的决心。

难道你就不怕他们逃跑吗

渡过黄河后,朱老总率部一路急行,星夜兼程直奔古城洛阳,在卫立煌的安排下,住进了 第一战区的招待所。

但3连的战士们却因为担心朱老总, 直接子弹上膛,站在门口守了一夜 。朱老总半夜起来上厕所的时候,看到3连战士蓄势待发,精神高度紧绷的状态后,不由哑然失笑,就下令让他们赶紧都去休息:

同志们,你们这样保护我,我感到很欣慰,但也很心酸,我们虽然身处国军阵营,但也没必要这么紧张,让人家小瞧了。

都放松一些,气量也放开一些,国民党是不敢把我怎么样的,现在是国共统一战线抗日的关键时期,如果谁敢不顾这个大局,那就是 历史 罪人,是中华民族的罪人。

3连护送朱老总进入河南洛阳后,每天依然苦练不辍, 早晨扛着新旧不一的杂牌“万国造”,喊着嘹亮的口号和军歌出早操,整齐划一的步调和队列,看起来格外的威武,也吸引了国军的注意。

他们不相信这是最普通的连队战士,多次在背地里表示讥讽:看 来共产党也是虚有其表,指挥搞表面功夫。

这支连队根本不是普通士兵,一定是抽调了各部高级军事主官来充门面的,普通士兵怎么可能拥有这样的气势?

3连战士和朱老总对这种说法感到非常好笑,也不主动解释,只是淡淡的道: 华北前线抗战激烈,反扫荡和反围剿的任务那么重要,都离不开人,我们哪有那么多干部抽调来陪我这个老头子。

在洛阳期间,朱老总还 经常下场与3连战士打篮球和踢足球 ,每到这时,球场都会里三层外三层挤满了围观的国军。

当他们看到朱老总竟然 没有任何高官架子,也不在意身份差距,与普通战士打成一片,挥汗如雨的共同争抢一个球 ,在表示不可思议的同时,心里也感到非常羡慕:

八路军官兵上下平等,没有勾心斗角,官兵一致,朱老总与战士们亲如兄弟,感情很好,佩服,实在是佩服。而这种情况在等级森严封建的国军内部,是永远都不会出现的。

除此之外,朱老总在洛阳谈判期间,还 允许八路军3连的战士们,自由上街买东西 。这本来只是再普通不过的一件小事,但却直接惊动了时任 冀察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和河南省委主席卫立煌。

他一脸忧心忡忡的找到朱老总,惊诧万分的追问道: 玉阶兄啊,你怎么能让战士们脱离监管,随便上街呢?难道你就不怕他们思想开小差逃跑吗?

朱老总大有深意地看了一眼卫立煌,笑着摇了摇头: 八路军的战士们,从来不会在思想上开小差。

他们自从参加革命之后,从来就不会当逃兵,因为他们都是自愿选择参军当兵的,他们知道自己的责任和任务是什么。

现在是抗日救亡的关键时期,都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每一位有良知的中国人,又怎么会在这种时刻逃跑呢?他们上阵打仗牺牲,是为了赶跑侵略者,也是为了让自己的子孙后代能安度余生,不再打仗。

无一人掉队,无一人变节,更没有一个人当逃兵

而卫立煌之所以有此一问,其实与 蒋介石反动封建的军阀独裁统治 不无关系。

1949年蒋介石 败逃台湾之前,国军内部也没能建立起相对较为成熟的现代兵役制度,只会一味地选择在乡野间抓壮丁来补充兵员,8年全面抗战,蒋介石抓了成千上万的壮丁。

这些壮丁却没有牺牲在战场上,却惨死在了国军高官的层层剥削和毒打之下,非战损竟然比战损的比例还高 ,这种滑稽可笑的行为,也只有蒋介石能做出来了。

所以蒋介石抓壮丁的恶性循环带来的结果就是人心丧尽, 所有国军士兵都想当逃兵,国军内部对士兵就像防贼一样。

只要发现逃跑的士兵,就一定会往死里打,企图以死亡的威胁来杜绝逃兵现象 。 而这样的做法,无异于杀鸡取卵。

所以, 像八路军这样能自由出入军营,上街买东西的情况,在国军看来是根本难以想象的,也无怪于卫立煌会神经大条地向朱老总追问,但八路军的待遇,也让国军士兵羡慕万分。

朱老总与卫立煌圆满完成和谈任务后,就 提出告辞,率先乘坐火车去西安,向八路军办事处汇报情况和交代接下来的一系列任务。

负责保护他的3连,则是在原地休整几天后,原路返回太行山根据地。

来时,因为有朱老总压阵,所以国军并不敢对八路军搞阴谋,但这时,朱老总已经离开,所以国军 就开始突施冷箭,想尽一切阴招对付3连。

要么是 沿途拒绝发放粮饷 ,要么是 高官厚禄和美色的诱惑 ,要么就是 不给提供住宿 ,威逼利诱让这支军事综合素质非常突出的连队脱离八路军。

但最终让国军大感失望的是, 虽然3连离开了大部队,也没有朱老总继续压阵,可却抵制一切诱惑,在艰难困苦之中与国军展开了有理有据的斗争。

靠着沿途老百姓的帮助,终于走出了中条山,经太岳山区返回太行山。

无一人掉队,无一人变节,更没有一个人当逃兵,不仅涨了朱老总的脸面,也间接助长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威和气势。

彭德怀、刘伯承和邓小平三位首长,在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后,更是相继 签署命令,在全军对3连视死如归,不忘初心的气节进行通令表彰,高度肯定和赞赏了他们令行禁止的行为规范,是全军学习的榜样。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