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是一场别离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1
最近又看了一遍黄磊和海清主演的电视剧“小别离”,之所以重看这部剧,一方面是喜欢黄磊的演技,非常逼真的将中年人的危机焦虑真实地呈现,仿佛看到了四十岁的自己:另一方面喜欢这部剧的主题;别离。是啊,人生实在就是一场别离,有小有大,不管多么亲密,我们终会迎来人生的一次又一次别离。

人生的第一次别离,应该是与母体的分离。经过母亲的十月怀胎,终于要尝试自己来面对这个世界。不知前路长短,是否平坦,亲缘情缘是深是浅?大约是本能的恐慌和不安,我们都是哭着来与母亲做第一次分离的。

慢慢的长大了,接受教育的过程是我们每天都要经历的一次小别离。只是白天父母忙工作,孩子在学校上课做作业,晚上父母孩子回家就能在一起。日复一日的场景平常得我们都忽略了白天的小别离。或许白天的分离是短暂的,或许忙碌的工作学习牵扯了太多的精力,甚至有时是鸡飞狗跳。我们很少意识到,这样的小积累是为以后越来越长久的别离做铺垫。

记得小成初中毕业,面临高中的选择。我因为老成经常出差,工作和家务基本是单兵作战,希望他选择寄宿制高中,可他坚持选择走读。我真是万分不能理解,他所选择的学校离家较远,每个单程都要换两次公交车,四十分钟,三年的时间,风雨无阻都得上学,他辛苦我也累。逐与闺蜜聊了一下,希望她帮着动员他报考制宿制高中,谁料他告诉我闺蜜,因为爸爸长期出差,他希望好好陪陪妈妈,将来读大学、工作都不知道能不能还有这样长的时间与母亲同住在一起。最后他选择了走读。

一晃,十几年过去了,小成终究是外出求学、工作,节假日的团聚是短暂的,或常或短的别离是常态,我们都适应了这种变化,只是在一次次别离中看到他的成长和独立,还有相互的记挂。不知是欣慰还是惆怅,说不清楚。

记得梁继璋先生在与儿子书中写到:无论爱与不爱,下辈子都不会再见。所以我们都要珍惜别离中的团缘,高兴的作别。

人生总有一次不回头的别离,我希望笑着回归。无需不舍,这是每个人的宿命。缘分让我们相遇,缘尽了让我们各自安好。

夜深了,不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