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育南开大学教授刘育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7-01

刘育教授是南开大学化学学院的院长,出生于1954年,内蒙古呼和浩特。1977年,他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完成了学业,随后在日本姬路工业大学攻读并获得了博士学位,于1991年回国。在回国后,他在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进行了博士后研究。1993年起,刘育教授在南开大学担任教授,他的科研生涯中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委员会杰出青年基金,并成为天津市授衔专家、“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以及入选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

刘育教授的研究领域广泛,主要聚焦在功能分子设计与合成、分子识别与组装、配位反应热力学以及纳米超分子体系构筑。他的研究成果在冠醚、环糊精和杯芳烃等人工受体的超分子化学方面尤为显著,已发表论文超过230篇,其中许多论文发表在影响因子3.0以上的国际期刊上,被SCI收录的论文超过200篇。他还是两部专业书籍《超分子化学——合成受体的分子识别与组装》和《纳米超分子化学——从合成受体到功能组装体》的主编,参与编写了6部其他专著。

在学术指导上,刘育教授指导的研究生中,已有26人获得博士学位,20人获得硕士学位。其中,尤长城、宋芸和王浩三位博士在2001年、2004年和2005年分别荣获德国洪堡奖学金,显示出他们在学术上的卓越成就。李莉、王浩、陈国颂和梁鹏等多位博士也因优异表现获得了南开大学优秀奖学金特等奖,并被评为“南开十杰”。此外,刘教授还指导了60多名本科生撰写毕业论文,国内访问学者5名,博士后2名。在本科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中,胡博文和邹海霞等8位本科生表现出色,获得了南开大学本科生创新科研“百项工程”二等奖,孙默则获得了2007年度“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资助。

刘育教授的代表性文章包括在《Acc. Chem. Res.》、《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it.》和《Nano Lett.》等权威期刊上的研究成果,展示了他在超分子化学领域的深厚造诣和显著贡献。




扩展资料

刘育人名。本词条主要介绍南开大学化学学院院长刘育教授和业余作家刘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