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22-07-12
今日阅读常生龙老师的《读书是教师一辈子的修行2》,在课本的第一辑里,有这样一句话“教育总是始于家长,也终于家长”。
摘录:教育的三个支柱。 第一个支柱——父母。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是从受孕那一刻开始的。
孩子从生下来一直到走向社会的整个成长阶段,父母都应当拿出足够的时间来陪伴孩子,友善而热情地对待孩子。
感受: 当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最先想到的是自己刚刚怀孕的时候,真是处于各种胆颤心惊的状态。
仅仅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指标出现小的波动,也是会频繁的往医院跑,生怕会有什么差错。
可是,等孩子在慢慢长大的过程中,总是想偷懒想不带孩子。
刚开始,孩子还好忽悠,后来就不行了,当你准备穿鞋那一刻,孩子就在紧紧盯着你的每一个动作。
甚至会拿着自己的衣服,跑到你面前,呼喊着孩子也要跟着妈妈出去。
可我还是头也不回的下楼了。
看到这句话后,真是感觉自己不是一个合格的妈妈,我并没有拿出足够的时间来陪伴孩子,更别提跟孩子一起成长。
更是忽略了孩子的感受,总是用自己的感受衡量孩子的感受,总自己认为的来解决孩子认为的。
我真是一个独断专行的妈妈啊!
我的孩子已经错失了多少的友善、快乐和自由啊!
摘录: 第二个支柱——学校。一是学校教育有明确的阶段性教育目标,是面向全体的教育,学校教育免除的是父母的时间负担,而不是父母的教育责任;
二是教师的职责与家长的职责是不一样的,正如我们不能要求父母在家庭教育之外再去教授学校课程一样,学校和教师也要明确自身的工作边界,不要过多越界。
感受: 学校有学校的责任,老师有老师的责任,如果我们不能清晰的区别学校、老师和家庭的边界问题。
将会出现混乱的现象,现实生活的今天,三者的边界真的是特别清晰吗?
并不是,学校和老师不仅仅要实现教育目标,不仅仅要发挥自己的专业化教育,还要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等等,
在我看来,生活习惯最大的影响是来自父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父母的生活习惯就是给孩子打了一个榜样,习惯好就跟着好,习惯不好,也就跟着不好。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班的一个学生,平时很少洗脸,更别提刷牙,手指每天都是黑的。
在学校我还会让他去水池那洗洗,给他擦擦,可是,第二天来,该是什么样,还是什么样。
犹记得第一次见他的爸爸,头发凌乱中夹杂着灰土,手脸黑黑,穿着乱乱的衣服。
看到他的爸爸,我才意识到不是孩子自己不知道养成一个良好的卫生习惯。
而是他的家人都没有给孩子做一个良好的卫生示范。
所以,现在的情况是,学校成了家长逃避责任的避难所,把孩子往学校一丢,皆大欢喜。
可你有没有想过,你也错过了陪伴孩子的最佳时光,等以后你想陪伴的时候,孩子也会有很多的理由,选择离开。
摘录: 第三个支柱——教育行政部门。发挥监督作用,通过行使职能加强家庭教育,加强对学校教育的引领、支持和监督,让学校能够依法办学,实现优质均衡,发展成为家门口的好学校。
感受: 我们的目标很明确,要让学校能够成为家门口的好学校,盼望着我们的学校也有自己的特色与成绩。
筑巢引凤,吸引更多的人士关注学校发展,让村民真正感受到学校的变化,也让村民真正的构建对学校的信任。
甚至可以把自己的孩子放心的交到学校,进行专业化的教育。
虽然教育有三个支柱,到教育的最坚实的支柱是家长,教育始于家长,也终于家长。
愿我们每一个做家长的都有一颗耐心、信心、细心去善待我们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