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袜带累身家的典故(10)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26
一般人讲的是「执条袜带累身家」。 此语应无典故! 袜带是极平宜的东西,袜带用来绑袜,简直不值钱。但因为执到一条袜带而令自己成副身家都冇埋,其意义明显不过。 执条袜带累身家即得不偿失。用袜带与身家对比是起了夸张及渲染的作用。
问题: 一条袜带累身家的典故(10) 请问广东话中的"一条袜带累身家" 的来源或典故
谢! 回答: 一条袜带累身家是一种称为言文化的粤语俗句。 一条袜带累身家——以为得到一些小便宜,后来反而增加额外开支。 言文化是汉语文化生长的土壤,方言文化因该地区的诸多条件而形成的。 由于广东的特殊地理环境,历史人文因素,经济条件,使广州方言(粤语)既因古代移民而传承和保留了古中原语言文化特点,也因沿海贸易,对外通商而注入新鲜血液,它古朴而不保守,新潮而不轻浮所以是一种生命力很强的语言,这恐怕是全国方言文化中少有的。 方言文化的构成,除了语音和词汇外,最具特色者应是俗语,歇后语,谚语童谣等民间语言了。一些作家在作品中,由于巧妙地引入了这些元素而使叙事更具地方特色,人物形象更为生动活跃,深为读者所喜爱并得以广为流传。如黄谷柳的《虾球传》陈残云的《香飘四季》欧阳山的《三家巷》(《风流三部曲》)及赵树理,王朔等的作品便是明证。就算日常交谈中引用了这些语句,也会起画龙点睛,活跃气氛的作用。 近日网上流传多篇粤语俗语,歇后语,谚语,童谣帖子,引起不少网民的兴趣,跟帖者甚多。但其中有些存在解释不够准确,用字不规范等毛病。现将其收集整理并加以补充,以供热爱广州方言文化者作参考。 又,近日网上有广州方言存亡之争。其实语言文字不过作为人的思想的载体,交流的工具,是会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变化的。广州方言的流变是这样,整个汉语言文化也正是这样。这是不以人的主观愿望而定的。 我国地缘广阔,地理环境复杂,所以方言区也多。为使相互之间便于交流,对事物的释义统一,而推行“普通话”是必要的。 至于某种语言是否强势,常因该地区的经济实力,文明程度及社会需求而定。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因经济改革,广东得风气之先而出现粤语北进现象,并为汉语增加了一些新词汇。亦因为大量外省劳工进入广东谋生而使广东乡下亚婆都学会听讲几句普通话。这是不用靠行政命令来推行的。就算在西方,古拉丁语,法语,西班牙语,英语先后轮流坐庄成强势语言,也不正是这个原因吗? 所以,与其为此而争得面红耳热甚至针锋相对,倒不如把这股热情用在把广东的经济和文化搞得更好,发展得更快。千万别把学术问题政治化。是为所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