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种原生家庭的伤害是什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1-03-12

(一)暴力型家庭

场景:家里经常吵架,甚至打架。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兄弟姐妹等相处不融洽,一言不合就开战。

伤害:父母争吵的家庭常常缺少包容和亲密感,一有分歧就采取极端的方式。在这种家庭的影响下,孩子会产生负罪感,承受很多的心理压力。这种行为会被孩子记在心里,当与人有分歧的时候就会采取争吵、打架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二)保护型家庭

场景:父母喜欢一手包办,无论孩子做什么,总是担心孩子做不好,甚至怕孩子有危险。

伤害:父母大包大揽,让孩子缺少学习的机会,导致独立能力较差,遇事犹豫不决,一有问题就会想到父母。

(三)放养型家庭

场景:相对于保护型家庭,有的父母喜欢放养。有的是因为父母工作太忙,有的是因为父母错误的教育观念,也有的是因为离异,把孩子交给长辈或完全忽略,让孩子长期处于无人教育的状态。

伤害:论语有云,人之初,性本善。但如果孩子长期被忽略,没有人给他正常的父爱母爱,可能会觉得自己没有价值,长大后变得争强好胜,必须要得到别人的认同为止。而且没有人教他是非曲直,成长的过程会非常曲折,甚至可能走向犯罪道路。

(四)重男(女)轻女(男)型家庭

场景:随着改革开放,重男轻女的家庭已经越来越少。但是在封建落后的地区或者个别长辈,还存有这样的思想。《都挺好》中的苏明玉就是一个典型,还有香港已逝明星梅艳芳的母亲,有兴趣的父母可以搜一下。有个别家庭本想怀个男孩或者女孩,结果生出来失望了,就会不知不觉中嫌弃孩子。

伤害:孩子会因为父母的不公平对待,常常变得叛逆,而且长期的不被认可导致自信心不足。

(五)溺爱型家庭

场景:跟保护型家庭有点接近,但这样的家庭是把孩子当成了“祖宗”,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允许孩子犯各种错误。

伤害:最常见的就是日常生活中的熊孩子,自私自利和任性妄为不在话下,别人一指责父母就说还是个孩子。这样的孩子不仅没有责任心,还常常喜欢支配别人,当自己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就会情绪失控,还有可能会做出伤害他人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