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之声》:艺术与现实的巨大反差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4
《音乐之声》这部电影,早就有所耳闻,也看过剧情简介。用一句话来介绍,这部1965年上映的电影,描述了一位修女玛利亚,来到一位退役海军军官冯·特拉普上校家中,成为七个孩子的家庭教师。在这里,玛利亚用歌声与孩子打成一片,还打动了军官的心,二人最终结为伉俪。

前几天,一个群中提到这部电影,说里边的歌曲很不错。这一次,我没再拖延,赶紧找来看了一次。如一位网友所说,剧中的风景壮观,歌声动听,人物性格鲜明,七个孩子的出场表现各异,也把女教师与军官的性格特征点明了。

在看电影时,正好看到关于这部电影的大揭秘,再结合电影本身,就应了那句老话: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剧中,玛利亚即使身处修道院,也如同风一般自由,无拘无束,不受清规戒律的约束。来到上校家中,见面之后,先是被上校用哨子召唤孩子们的架势吓了一跳,接着拒绝吹哨子。当上校质问她在修道院也如此么,她回答:更厉害。

一转身,面对七个性格迥异的孩子,玛利亚又表现得像一个天使,聆听每个孩子的回答,用心记住每个孩子的名字和年龄。即使孩子们接二连三搞恶作剧,不是把青蛙放在她口袋里,就是把松果放在椅子上,她也没有表现出一点恼怒的样子。

看到这一段时,我由衷地对这个角色产生十万分的敬意。按照剧情的设计,玛利亚此时只是一个年轻的姑娘,从来没当过家庭教师,更不用说同时面对七个孩子了。然而,玛利亚的表现堪称完美,开场白直接向孩子们“示弱”,被孩子们作弄后虽然又惊又窘,却没有说一句多余的话。试问,有几个姑娘能做到这一点呢?

再来看冯·特拉普上校这个角色。作为一名退役海军军官,他为人严苛,对七个孩子就像训练士兵一样,让他们穿上水手服,用不同音阶的哨子声来召唤孩子们。对新来的家庭教师,刚一见面,特拉普上校就毫不留情地批评玛利亚的衣着打扮。

玛利亚到来的当天晚上,上校接到电报要去维也纳。临行前,特拉普上校再三向玛利亚强调纪律的重要性,并拒绝了玛利亚要为孩子们做游戏服的请求。上校没想到,玛利亚根本没遵守他的半句话……

剧中,特拉普上校带着未婚妻开车回家,经过一处树林时,几个孩子正在爬树,他以为是附近的顽童。等他回到家,找不到孩子们,却惊讶地发现孩子们正在河中划船玩,身上穿的衣服似曾相识。原来,路边爬树的几个顽童正是穿着这样的衣服,而且这些“游戏服”还是玛利亚用旧窗帘改做的。上校勃然大怒,当场就要解雇玛利亚。

玛利亚与特拉普上校之间的矛盾在这里发展到了高峰,也迎来了转折点。因为孩子们用一首歌欢迎了上校带回的未婚妻,清脆动耳的歌声打动了上校冰封已久的心,也让他想起了美好的往事。自从孩子们的妈妈过世后,他已经把自己封闭得太久太久了。

剧中,特拉普上校对玛利亚萌生了情意,被未婚妻发觉,好事多磨,一波三折,二人最终还是走到了一起。

……

现实中,玛利亚与特拉普上校的原型又是什么样子呢?《音乐之声》改编自奥地利人玛利亚·冯·特拉普出版于1949年的著作《特拉普家庭演唱团》。

根据网上的几段资料来看,似乎二者有点错位了。现实中的玛利亚脾气暴躁,控制欲很强;特拉普上校“非常有魅力,为人慷慨,思想开明”。

倘若电影按现实的中性格来表现两个角色,《音乐之声》又会给观众什么样的印象呢?

不过,在西方文学中,女主角们遇到的男士大多富有骑士精神,有一双善于发现“真爱”的眼睛。( 这里,权且以孩子们比较熟悉的故事为例,如灰姑娘,睡美人,再者,像迪斯尼的动画片《长发公主》等。)

与此相反,在中国的神话故事中,从牛郎织女到田螺姑娘,女主角无一例外,表现出传统社会所要求的种种美德,但对男主角却没什么特别的要求。

小时候,我看这样的故事纯粹是好奇,以为世界上真得有一种人叫作神仙;长大后,再琢磨这些故事,左看右瞧都觉得像鸡汤。说实话,牛郎只是运气好,偏偏他家的老黄牛能掐会算,还出了那么馊的主意,让他去河边偷人家姑娘的衣服。更让人无法接受得就是,织女被人“要挟”了,还无动于衷。中国的仙女为什么这么好“欺负”呢?

我不能想象,将来我家的男孩,自己没什么本事,还幻想着天上掉个仙女下来。这个仙女还“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凭什么呢?人家是仙女,你至少也得在天庭吧?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且不说物质的差别有多大,精神上的鸿沟又怎么解释呢?

如此说来,神话故事也得过滤一下,看看盘古开天辟地、夸父追日,还过得去,像天上掉个仙女的故事,还是绕过去吧。对了,浦松龄老先生笔下的狐狸精也是一样的问题,穷书生的运气堪比中彩票了。什么时候,我们的男孩们多一点骑士精神,而不是“天上掉馅饼”的期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