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理综试卷答案 (近来的调研

1.江门市2010届普通高中高三调研测试答案 理科综合
2.2101你广州市高三年级调研测试
3.2009-2010学年度揭阳市高中毕业班期末质量测试

第1个回答  2010-02-15
http://wenku.baidu.com/view/438a54e79b89680203d82516.html 2010年广州市高三年级调研测试-理科数学(含答案与解析)

2009—2010学年度揭阳市高中毕业班期末质量测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 12 H 1 O 16 N 14 Cl 35.5 Na 23 Mg 24 Al 27 Fe 56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7、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
B.苯、乙醇和乙酸都能发生取代反应
C.油脂在碱的催化作用下可发生水解,工业上利用该反应生产肥皂
D.用新制的Cu(OH)2可检验尿液中的葡萄糖

8、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过程中,涉及到下列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将海带灼烧成灰 B.过滤得含I-溶液 C.放出碘的苯溶液 D.分离碘并回收苯
9、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4g重水(D2O)中所含质子数为0.2NA
B.4.48LN2与CO的混合物所含分子数为0.2NA
C.含10.6g溶质Na2CO3的溶液中,所含阳离子总数大于0.2NA
D.12.5mL 16mol/L浓硫酸与足量铜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2NA

10、在浓盐酸中H3AsO3与Sn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SnCl2+12Cl-+2H3AsO3+6H+=2As+3SnCl62-+6M
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组合是
① 氧化剂是H3AsO3 ;② 还原性:Cl->As;③ 每生成1 mol As,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3 mol;④ M为OH-;⑤ SnCl62-是氧化产物。
A.①③⑤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④ D.只有①③ 学科网

11、LiFePO4电池具有稳定性高、安全、对环境友好等优点,可用于电动汽车。电池反应为:
FePO4+Li LiFePO4,电池的正极材料是LiFePO4,负极材料是石墨和锂,含Li+ 导电固体为电解质。
下列有关LiFePO4电池说法正确的是
A.可加入硫酸以提高电解质的导电性
B. 充电过程中,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的质量减少
C.放电时电池内部Li+ 向负极移动
D.放电时电池负极反应为:FePO4+Li++e- = LiFePO4

能量/ kJ·mol-1
N2+3H2
2NH3
600
508

a

b

反应过程

12、右图是198K时N2与H2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曲线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学科网
A.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广东省揭阳市2009—2010学年度高中毕业班期末质量测试
语 文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凋败/调查 啁啾/未雨绸缪 谥号/对峙
B.秕子/毗连 砒霜/如丧考妣 录用/俸禄
C.寓所/愚昧 偶尔/藕断丝连 孝悌/倜傥
D.打靶/奇葩 挑剔/啼笑皆非 疤痕/芭蕉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谦和能让人的心灵保持 ,并 着一种确实而永恒的宁静。我们的心念意境,如 能时常保持这份清明开朗,那么, 在你面前的周遭环境,便会永远都是美好而亮丽的。
A.透亮 充斥 展示
B.清亮 充塞 展示
C.透亮 充塞 展现
D.清亮 充斥 展现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无毒一身轻》的红火,加上林光常自己出色的演讲才能,他理所当然地成为了电视上炙手可热的嘉宾。
B.俄罗斯巨富、切尔西足球俱乐部老板罗曼•阿布拉莫维奇和流亡英国的俄罗斯寡头鲍里斯•别列佐夫斯基狭路相逢,两人又是握手,又是拥抱,很是亲热。
C.火箭以排山倒海之势,拔地而起,如同一条喷吐着烈焰的蛟龙,映红了整个山谷。
D.说吕不韦的风险投资计划空前绝后,并非指吕不韦投入金钱的多少,而是因为他用经商的手段经营政治,其投资气魄之大是空前绝后的。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A.能否发挥中央和地方两方面的积极性,克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通过的土地调控政策实现其积极作用的关键。
B.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
C.加强对全民环保意识的教育,是当前非常至关重要的问题。
D.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福娃”一经面世,便大受欢迎,但大家可曾知道,它的图案设计、色彩运用,都凝结着美术工作者的辛勤劳动成果。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原 才
曾国藩
风俗之厚薄奚自乎自乎一二人之心所向而已。
民之生,庸弱者戢戢(1)皆是也。有一、二贤且智者,则众人君之而受命焉;尤智者,所君尤众焉。此一、二人者之心向义,则众人与之赴义;一、二人者之心向利,则众人与之赴利。众人所趋,势之所归,虽有大力,莫之敢逆。故曰:“挠万物者莫疾乎风。”风俗之于人之心,始乎微,而终乎不可御者也。
先王之治天下,使贤者皆当路在势,其风民也皆以义,故道一而俗同。世教既衰,所谓一、二人者不尽在位,彼其心之所向,势不能不腾(2)为口说而播为声气。而众人者,势不能不听命,而蒸(3)为习尚。于是乎徒党蔚起,而一时之人才出焉。有以仁义倡者,其徒党亦死仁义而不顾;有以功利倡者,其徒党亦死 功利而不返。水流湿,火就燥,无感不雠(4),所从来久矣。
今之君子之在势者,辄曰: “天下无才。”彼自尸于高明之地(5),不克以己之所向,转移习俗,而陶铸一世之人;而翻(同“反”)谢曰:“无才。”谓之不诬,可乎?否也!十室之邑,有好义之士,其智足以移十人者,必能拔十人中之尤者而材之;其智足以移百人者,必能拔百人中之尤者而材之。然则转移习 俗而陶铸一世之人,非特处高明之地者然也,凡一命(6)以上,皆与有责焉者也。
有国家者得吾说而存之则将慎择与共天位之人士大夫得吾说而存之则将惴惴乎谨其心之所向恐一不当而坏风俗而贼人才循是为之数十年之后万有一收其效者乎非所逆睹已。
注释:原,论说文体之一。(1)戢jí戢:聚集众多的样子。(2)腾:传播。
(3)蒸:兴起、渐成。(4)雠chóu:应答、响应、应验。
(5)自尸于高明之地:尸,主事、居位。高明,地位显贵。地,地位。
(6)一命:官阶之最低者。周制:任官自一命至九命,九命为最高。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则众人君之而受命焉 君:拥戴
B.其风民也皆以义 风:教化
C.而坏风俗,而贼人才 贼:杀害
D.谓之不诬,可乎? 诬:欺骗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有一二贤且智者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B.先王之治天下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C.其智足以移百人者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D.则将惴惴乎谨其心之所向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7、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都能表现作者“陶铸人才以移风易俗”观点的一组是
①有一二贤且智者,则众人君之而受命焉
②风俗之于人之心,始乎微,而终乎不可御者也
③而众人者,势不能不听命,而蒸为习尚
④有以仁义倡者,其徒党亦死仁义而不顾
⑤士大夫得吾说而存之,则将惴惴乎谨其心之所向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社会风尚的淳厚和浮薄,不过是产生于一两个人的思想倾向。
B.作者认为选拔人才,强调君王应担负主要责任,为臣者应当谨慎地“循是为之”。
C.众人的追求,会形成大势所趋的局面,即使有巨大的力量,也没有谁敢违背它。
D.作者反驳了在势君子“天下无才”的谬说,认为所有官吏都有选拔人才的职责。
9、断句与翻译(10分)
(1)用“/”给下列文段断句。(4分)
有国家者得吾说而存之则将慎择与共天位之人士大夫得吾说而存之则将惴惴乎谨其心之所向恐一不当而坏风俗而贼人才循是为之数十年之后万有一收其效者乎非所逆睹已。
(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风俗之于人之心,始乎微,而终乎不可御者也。(3分)
译文:
②其智足以移百人者,必能拔百人中之尤者而材之。(3分)
译文: 1O、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后面问题。(7分)
东 坡 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锵然曳杖声。
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
②荦确:山多大石的样子。
(1)“雨洗?

1、答案A
(A. diāo/diào,zhōu/ chóu ;shì/ zhì。B. bǐ/ pí;pī/bǐ;lù。C. yù/ yú;ǒu;tì。D. bǎ/ pā;tī/tí ;bā。)
2、答案C
解析:“清亮”,①意为“清脆响亮”,如“嗓音~”、“~的歌声”等;②意为“清楚明白”,如“心里一下子~了”等。“透亮”, ①意为“明亮”; ②意为“明白”。“充斥”意为“充满,塞满(含厌恶意)”,贬义词。“充塞”意为“塞满,填满”。“充斥”的感情色彩不符合本处语境。“展现”侧重于事物自身呈现出某种情景或发展趋势。“展示”侧重于清楚地摆出来给人看。由于对象是“环境”,宜用“展现”。
3、答案D。
(A炙手可热: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用错对象,感情色彩错误;B狭路相逢:指仇人相见,彼此都不肯轻易放过,不可用于老友见面,对象错误;C排山倒海:力量大,声势大,火箭重在威力大,用“雷霆万钧”恰当。)
4、答案B(A不合逻辑,两面对一面C“非常”与“至关”重复累赘D“凝结”与“劳动成果”搭配不当。)
5.答案C(【答案解析】贼:摧残)
6.答案B(A前“且”是连词,表并列关系,后“且”是连词,尚且、还;B两个“之”都是结构助词,间隔主谓语;C前“其”是代词,他的,后“其”是连词,表示选择,意为“(是)…还是…呢?”;D前“乎”是形容词后缀,表某某的样子,后“乎”介词,表对象,对于。)
7、答案A(②是说风俗的影响和作用,⑤表达对士大夫的希望,)
8、答案B
(作者认为选拔人才、转移风气是君臣上下的当务之急,但采用的是递降式,君略臣详, “有国家者”只要“存吾说”就可以了;至于执行成效,或扩大影响层面,则非“一命以上”全体动员不可,既强调臣下的动员和配合。)
9、(1)有国家者/得吾说而存之/则将慎择与共天位之人/士大夫得吾说而存之/则将惴惴乎谨其心之所向/恐一不当/而坏风俗/而贼人才/循是为之/数十年之后/万有一收其效者乎/非所逆睹已。
(错1-3个扣1分,错4-6个扣2分)
(2)①社会风尚对于个人的思想影响来说,起初很微弱,最后将是不可抗拒的。(【评分标准】“于”1分,“微”1分,大意1分)(3分)
②他的智能能够改变一百个人,就一定能选拔一百人之中的优异者栽培使之成材。(【评分标准】“拔”,“尤”“材”使动用法各1分,大意1分)(4分)
【译文】
社会风尚的淳厚和浮薄是从那里产生的呢?产生于一两个人的思想倾向罢了。百姓们中间,平庸懦弱的人比比皆是,如果有一两位贤能有智能的人,大家就会拥戴他们并听从他们的教导;特别贤能有智能的人,拥戴他的人就特别多。这一两个人的心向于仁义,众人便和他一起追求仁义;这一二个人的心倾向名利,众人便和他一起奔竞名利。众人所奔赴高考资源网的,就形成大势所趋,即使有巨大的力量,也没有谁敢违背它,所以说:“摇撼天下万物的,没有比风来得迅速强劲了。”社会风尚对于个人的思想影响来说,起初很微弱,最后将是不可抗拒的。
古代的帝王治理天下,使贤能智能的人都居要职、掌权势,他们教化人民也都用仁义道德,所以那时社会规范统一而风尚相同。世道教化衰微后,前面所说的那一两个人并不全在重要的职位上,但他们的志向主张,势必不能不从口中极力宣扬出来、广为传播而造成声势。那么众人也势必不能不听从他们的号召,渐渐形成习俗风尚。这样,他们志同道合的跟随者就聚集增多,一时的人才就从这里产生出来了。倡导仁义的人,他的追随者会为仁义而死,义无反顾;号召功利的人,他的追随者也会为功利而牺牲,决不回头。(周易干卦文言说:)“水向潮湿的地方流,火接近干燥的东西烧。”没有什么感召是得不到感应的,这种情况已经由来很久了。
现在掌握权势的君子,往往说:“天下没有人才”,他们身居高位显贵,不能用自己的理想去转变风尚、造就当代人才,却反而推辞说“没有人才”,认为这不是自欺欺人的话,行吗?不行的!十户人家的小城,其中如果有崇尚仁义的君子,他的智能足以改变十个人,就一定能选拔十人中的优异者栽培成材;他的智能能够改变一百个人,就一定能选拔一百人之中的优异者栽培成材。那么,移风易俗和栽培造就一代人才,并非仅仅是身居显贵之人的事,凡是有一官半职的人,都有责任参与此事。

主宰国家行政的人采取我的主张,并且念兹在兹,就会谨慎选择能共同维护帝位的人才;士大夫采取我的主张,并且念兹在兹,就会戒慎恐惧谨慎自己的志向,担心想法偶有不当,因而败坏风尚和摧残人才。照这方法去做,几十年以后,可能有收到成效的一天吧?这就不是我所能预见的了。
10、诗词鉴赏(7分)
(1)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3分)
【答案】(1) “雨洗东坡月色清”是全诗的铺垫(1分),描绘出一幅雨后东坡月夜图,营造了一种清明幽静的气氛,以映衬作者心灵明澈的精神境界。(2分)
(2)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4分)
答案:(2)“铿然”一词确实用得妙,它传神地描绘出手杖碰撞在石头上发出的响亮有力的声音,与月下东坡的宁静清幽形成鲜明对比;(2分)联系前文对道路坎坷的交代,可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坚守信念、乐观旷达的情怀。(2分) (每点2分)
鉴赏
东坡是一个地名,在当时黄州州治黄冈(今属湖北)城东。它并不是什么风景胜地,但对作者来说,却是灌注了辛勤劳动、结下深厚感情的一个生活天地。宋神宗元丰初年,作者被贬官到黄州,弃置闲散,生活很困窘。老朋友马正卿看不过眼,给他从郡里申请下来一片撂荒的旧营地,苏轼加以整治,躬耕其中,这就是东坡。诗人在此不只经营禾稼果木,还筑起居室——雪堂,亲自写了“东坡雪堂”四个大字,并自称东坡居士了。所以,他对这里是倾注着爱的。
诗一开始便把东坡置于一片清景之中。僻冈幽坡,一天月色,已是可人,又加以雨后的皎洁月光,透过无尘的碧空,敷洒在澡雪一新、珠水晶莹的万物上,这是何等澄明的境界!确实当得起一个“清”字。谢灵运写雨后丛林之象说:“密林含余清”。诗人的用字直可追步大谢。
诗人偏偏拈出夜景来写,不是无谓的。这个境界非“市人”所能享有。“日中为市”,市人为财利驱迫,只能在炎日嚣尘中奔波。唯有“野人”,脱离市集、置身名利圈外而躬耕的诗人,才有余裕独享这胜境。唯幽人才有雅事,所以“市人行尽野人行”。这读来极其自然平淡的一句诗,使我们不禁从“市人”身上嗅到一股奔走闹市嚣尘的喧闹气息,又从“野人”身上感受到一股幽人守志僻处而自足于怀的味道,而那自得、自矜之意,尽在不言中。诗人在另一首诗里说:“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那虽是咏定惠院海棠的,实际是借海棠自咏身世,正好帮助我们理解这句诗所包含的意境。
那么,在这个诗人独有的天地里,难道就没有一点缺憾吗?有的。那大石丛错、凸凹不平的坡头路,就够磨难人的了。然而有什么了不起呢?将拐杖着实地点在上面,铿然一声,便支撑起矫健的步伐,更加精神抖擞地前进了。没有艰险,哪里来征服的欢欣!没有“荦确坡头路”,哪有“铿然曳杖声”!一个“莫嫌”,一个“自爱”,那以险为乐、视险如夷的豪迈精神,都在这一反一正的强烈感情对比中凸现出来了。这“荦确坡头路”不就是作者脚下坎坷的仕途么?作者对待仕途挫折,从来就是抱着这种开朗乐观、意气昂扬的态度,绝不气馁颓丧。这种精神是能够给人以鼓舞和力量的。小诗所以感人,正由于诗人将这种可贵的精神与客观风物交融为一,构成浑然一体的境界;句句均是言景,又无句不是言情,寓情于景,托意深远,耐人咀嚼。同一时期,作者有《定风波》词写在风雨中的神态:“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与此诗可谓异曲同工,拿来对照一读,颇为有趣。
11、(1)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2)而不知其所止,羽化而登仙。
(3)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4)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12、A、C(A、说不被重视不是事实,起码从原文中得不出这个结论;C、离开本文内容——艺术。答对1项得2分,答对2项得5分。)
13、C(A项说错了,云冈石窟建于唐代以前;B项与本文内容无关;D项似乎有理,但它没能说明为什么要由“汉唐雕塑群”来陪客,故不选。)

14、①法国艺术成就在世界上受到崇敬。②军事成就是暂时的,艺术成就是永恒的。
(本题不宜把两个分句各作为一层意思分别概括,应当把原句——是个转折复句——的整个意思综合起来;强调了法国的艺术成就,涉及到对军事和艺术成败得失的看法。本题答案有灵活性:比如第一层答“法国国力虽不算强,但艺术却令世人瞩目”,第二层答“艺术具有军事所不可比拟的力量”也很好。考生容易犯的毛病是离开本句的具体意思、离开本文的具体内容去分析,例如说“法国的殖民掠夺没影响巴黎的艺术地位;巴黎能成为艺术殿堂,和殖民统治分不开”、 “法国失去殖民地,说明民族解放斗争深入了:西方国家瓜分世界的时代结束了”等,完全离开本文内容,最应警惕。再就是措辞过于随意?如说“西方艺术永远受世人崇敬”,就过分夸大了。)(每层2分,共4分))
15、①冲破学院式雕塑的极限②表现了雕塑的本质美感③拓展了现代造型领域④反映了对人生的深刻理解⑤经得起时间、地域的考验。
(第三段“毫无……淋漓……探求……”这三个分句是先分说后总说,应取“探求……”,概括为一点。本题所要求的分析,要求善于从句义的组合上对句间关系进行分辨,从而把一组复杂的意思正确地切分为若干个意思。(答对l点给1分,答对4点以上给4分。)
四、选考(15分)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16、①这句话照应文章题目,写出了祖母和绿叶的密切关系,从内容上点明题旨。(2分)②起到了抒情线索作用,把景、情、人很好的结合在一起,使行文脉络清晰、结构严谨、完整。(2分)
17、①落叶上的脉络,如同祖母的皱纹。
②祖母总是不停地翻捡那些落叶,把中意的珍藏起来。
③祖母的书里夹着各种各样的落叶,仿佛为自己的青春留下的标记。
④祖母习惯在落叶上写哀婉的宋词,怀念着祖父。
⑤一个落叶的秋天,祖母如同秋叶安详离去。(每点1分)
18、参考示例:面对苦难,祖母默默承受,始终没有失去热爱生活的心,完成了她的灿烂的人生; (3分)我们在生活中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坎坷,我们要不畏困难,乐观面对,积极寻找解脱的办法,才能成就无悔的人生,才会拥有一个无比灿烂的人生。(要结合文本,并扣住面对生活中的坎坷如何去做来答)(3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19、(4分)
①天赋,魔术方面的天赋。他小时候就可以很快学会或悟出一些比较难的魔术;
②对魔术的热爱。他对魔术充满了热爱。甚至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时刻练习;
③善于思考与创新。看别人变,自己就能慢慢摸索出其中的奥妙,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
④勤奋。他一有时间就一个人闷在房间里钻研魔术。(每点1分,共4分)
20、(5分)
①刘谦有很好的魔术天赋。②刘谦对魔术的执着追求。
③在国内、国际上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就及影响。
21、(6分)
(1)大红大紫后的刘谦依旧保持着一份平和的心态。(2分)
(2)①“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谦虚是一种传统的美德,只有谦虚,才能保持积极进取的心态。②“非澹泊无以明志”,对名誉的平和态度,有利于对事业的不懈追求,正确把握人生的价值取向。(意思对即可,每点2分)
五、语言表达(12分)
22.(1)基础等级分多数在40分以上,发展等级分多数在6分以下。说明基础等级得分率高。
(2)基础等级分高的,发展等级分也高,说明深刻创新能力是在基本功过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每点3分,共6分)
23、示例:奉献和仁爱 公平和公正 包容和至善
(答题要点为:句式相近,语意深长,富有启迪性。每点2分,共6分。)
六、(60分)
24、提示:首先要准确把握“位置”的内涵。位置有空间的位置,人生的位置,事业的位置,职务的位置,心灵的位置等。它可以是一种身份,可以是一种角色,可以是一种归属,可以是一种奋斗的方向等。其次,要注意关键词“寻找”,这实际上暗示了行文的重点。怎样才明白自己的真正位置,怎样去追求属于自己的位置。总之,要在“寻找”上做文章。

本题考查考生的能力主要有:
①对自然和社会的观察、思考能力及创造性思维;
②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的能力;
③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和抒情等)的能力;
④调动语言知识积累的能力。
第2个回答  2010-02-14
可以看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