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醇详细资料大全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08
肌醇,中文别名:肌糖;环己六醇;纤维醇(肌糖)。英文名称:Inositol英文别名:Cyclohexanehexol; Hexahydroxycyclohexane; myo-inositol plant cell culture tested; myo-Inositol, FCC Grade i-Inositol, FCC Grade; meso-inositol; p-Iodo Phenol; Myo-Inositol; Inosit; Inositol NF12

肌醇广泛分布在动物和植物体内,是动物、微生物的生长因子。最早从心肌和肝脏中分离得到。环己六醇在自然界存在有多个顺、反异构体,天然存在的异构体为顺-1,2,3,5-反-4,6-环己六醇。

在80℃以上从水或乙酸中得到的肌醇为白色晶体,熔点253℃,密度 1.752 克/厘米3(15℃ ),味甜,溶于水和乙酸,无旋光性。可由玉米浸泡液中提取。主要用于治疗肝硬变、肝炎、脂肪肝、血中胆固醇过高等症。

肌醇是广泛存在于食物中的一种物质,结构类似于葡萄糖。纯的肌醇为一种稳定的白色结晶,能溶于水而有甜味,耐酸、碱及热。在动物细胞中,它主要以磷脂的形式出现,有时则称为肌醇磷脂。在谷物中则常与磷酸结合形成六磷酸酯即植酸,而植酸能与钙、铁、锌结合成不溶性化合物,干扰人体对这些化合物的吸收。但大豆中的肌醇则为游离状态

肌醇广泛分布在动物和植物体内,是动物、微生物的生长因子。
基本介绍 外文名称 :INOSITOLUM 剂型 :非制剂:原料药 药品类型 :化学药品 分布功能,作用,缺乏症,摄取来源,肌醇之敌,服用建议,制备,传统生产方法,植酸钠水解,常压催化法,日本专利技术,化学合成法,套用,医药工业领域,食品工业领域,饲料工业领域,其它方面, 分布功能 肌醇在化学上可看作是环己烷的多元烃基衍生物。在理论上有9种可能的异构体,通常在自然界中发现的有4种,分别称为D-chiro-inositol、L-chiro-inositol、肌肉肌醇(myo-inositol)和鲨肌醇(scyllo-inositol)。其中在自然界最常见的是肌肉肌醇。D-inositol和L-inositol量虽少,但分布很广,多数可成为甲醚。肌醇在椰子、鲨鱼、哺乳类尿中可找到。一般来说肌醇虽分布很广,但对它的代谢途径或生理机能还不十分清楚。 几乎所有生物都含有游离态或结合态的肌醇。在植物和鸟类有核红血球中作为六磷酸肌醇是以六磷酸酯形式存在的。较此化合物磷酸基数目少的化合物同样分布在植物和动物中,另外游离态的肌醇主要存在于肌肉、心脏、肺脏、肝脏中,是磷脂的一种磷脂酰肌醇的组成成分。 肌肉肌醇是鸟类、哺乳类的必需营养源,缺乏肌肉肌醇,例如小鼠可引起脱毛、大鼠可引起眼周围异常等症状。大鼠可大量代谢肌醇,但尿中排量并不多。鲨鱼似乎能把肌醇转变成为一种贮藏能量的物质。是生命素I的成分之一。 作用 降低胆固醇; 促进健康毛发的生长,防止脱发; 预防湿疹; 帮助体内脂肪的再分配(重新分布); 有镇静作用。 肌醇和胆法素一起结合,制成卵黄素。 肌醇在供给脑细胞营养上,扮演重要的角色。 有代谢脂肪和胆固醇的作用、降低胆固醇,有助预防动脉硬化。 帮助清除肝脏的脂肪。 促进健康毛发的生长,防止脱发、防止湿疹 缺乏症 湿疹,头发易变白。 摄取来源 富含肌醇的食物:动物肝脏、啤酒酵母、白花豆(lima bean)、牛脑和牛心、美国甜瓜、葡萄柚、葡萄干、麦芽、未精制的糖蜜、花生、甘蓝菜、全麦谷物。 营养补品:6个以大豆为主要成分的卵磷脂肪囊中含有肌醇和胆碱各244mg;粉末状卵磷脂可溶解在液体中;大多数复合维生素B制剂中含有100mg的肌醇和胆碱。 一般每日的摄取量是250~500mg。 肌醇之敌 水、磺胺药剂、雌激素、食品加工、酒精、咖啡、阳光、高温煮沸、安眠药、阿司匹林。 服用建议 服用肌醇时,必须和胆碱及其他B族的维生素同时服用。 常喝咖啡的人要多摄取肌醇。 服用卵磷脂的人最好摄取已经过螯合作用的钙,以维持体内磷和钙的平衡,因为肌醇和胆碱似乎都会提高出血液中磷的含量。 要使维生素E达到最高的效果,必须摄取充分的肌醇和胆碱。 制备 传统生产方法 肌醇传统生产方法为加压水解法。由于加压水解法具有多年的工业化生产实践经验,是国内生产厂家采用的主要工艺技术,并且该工艺也在生产中不断得到改进。 加压水解法一般流程:菲汀(水解)→水解液(中和、过滤)→肌醇液(除杂浓缩、结晶离心)→粗肌醇(溶解除杂、结晶离心)→精品。其中,水解和精制是两大关键步骤。 植酸钠水解 吉林化工学院开发了以玉米浸渍水为原料,用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法生产植酸钠,再进行加压水解反应生产肌醇的新工艺。新工艺生产肌醇的同时,联产磷酸氢二钠(磷酸氢二钠产量为肌醇产量的12倍左右),有效地回收了谷物中的有机磷,为农副产品中有机磷的回收开辟了新的途径。 生产工艺简述:玉米浸渍水经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法得到一定浓度的植酸钠溶液,进行加压水解反应,生成肌醇和磷酸氢二钠。反应一定时间后,出料、过滤、冷却、结晶,析出磷酸氢二纳晶体。将析出磷酸氢二钠晶体的水解反应液依次通过阴、阳离子交换树脂,反复进行精制,直到水解反应液中阴、阳离子浓度达到规定的标准为止。精制后的水解反应液经浓缩、结晶,即可得成品肌醇。肌醇收率主要受水解反应时间、水解反应压力、植酸钠溶液的浓度三个因素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水解反应的最佳反应条件为:水解时间7-8h、植酸钠的浓度20%、水解压力1.5MPa,肌醇的平均收率 0.1544%- 0.1722%。为观察水解反应器的放大效应、工业性离子交换塔中床层堵塞、交换能力的变化现象及模拟工业装置再生阶段所采用的大循环量操作工况,在处理能力600m/a的装置上,按上述反应条件进行了中试。肌醇平均收率为0.1601%(比植酸钙法提高 2.5倍以上,产品质量达到国家药典规定的各项指标),与小试数据较吻合。 常压催化法 常压催化法是近几年我国新近研制并投入工业化生产的一种生产肌醇的新方法,其水解和精制有独特之处。显著特点: (1)大幅度降低了设备的一次性投资,规模相同时可节省设备投资的50%以上; (2)菲汀水解催化剂的使用使生产周期缩短,原料利用率提高; (3)精制过程得到改进,产品质量和收率得以提高。 长春市通达轻工技术研究所开发的常压催化法工艺:在一定浓度的菲汀溶液中常压下加入一定比例的催化剂(由甘油与尿素、碳酸钙复合配制而成),加热水解,经水解、过滤、结晶、烘干等工序,即可得到肌醇。因催化剂自身特性,肌醇可一次性结晶,而获得较高质量的成品,从而简化了工序。催化剂可循环使用。 关键步骤: (1)水解反应中,催化剂按 1:5.5(wt)与40%菲汀水溶液混合均匀,放入水解釜中加热,升温到140 ℃,控制恒温3h,完成水解反应。 (2)烘干:经过滤、结晶(可采用超音波加快结晶)析出的晶体,用无水乙醇洗涤2-3次,90℃下经50min烘乾,即得成品肌醇。产品质量达到美国药典标准。 日本专利技术 生产工艺流程:脱脂米糠→稀酸浸泡→树脂吸附→洗脱→水膏状优质菲汀→水解→中和→压滤(滤渣可做磷肥出售)→初步脱色→树脂交换→浓缩→最后脱色→结晶→干燥→检验→包装。 脱脂米糠浸泡后的糠渣经简单处理至中性烘干后可出售给养殖场或饲料厂,可回收部分原料开支。 该工艺是国内科研设计人员结合日本专利技术研究出来的一套完整的工业化生产技术。据技术开发者称,和传统的老工艺相比有如下特点: (1)生产周期大大缩短,制取水膏状优质菲汀周期不超过24h;从菲汀制取肌醇约60h。 (2)该工艺工序简化、用工人数少,生产成本降低,肌醇收率高,劳动环境改善。产品不经粗品阶段,生产出来就是精品,且产品经国内外有关单位检验,质量达到出口标准(美国药典标准)。 建厂条件:设备投资70万元;厂房占地面积600m (车间400m,库房200m);日用水量84t,电250kWh;装机容量50kW;管理及生产人员50人;流动资金50万元。 化学合成法 新工艺彻底摆脱了传统生产肌醇的沿用模式: 脱胎米糠、麸皮、玉米浸泡废液等(经过酸浸)→植酸或植酸钙、植酸钠(加压水解)→肌醇 而是成功地采用我国丰富廉价的右旋己醛糖——D(+)葡萄糖为原料,先经脱氧、硝化生成重要中间体6-硝基-6-脱氧-D-葡萄糖;再在碱性溶液中使6-硝基-6-脱氧-D-葡萄糖环化、水解;实现原料分子结构由“磺酸化→羟基化”的转变过程;同时转变构型而生成myo-肌醇。上述主要的合成反应均在常压下进行。 生产实践表明,每吨葡萄糖(以100%计),平均可生产肌醇0.6t左右,产品质量符合美国药典(NFXⅡ版)所规定的各项指标;产品结构分析和生理活性亦与天然提取品一致。 据技术开发单位称,新工艺具有如下特点: (1)投资小,见效快。年产100t肌醇,生产设备投资60万元左右;若以旧厂房改建,则三个月左右可以投产。也可设计年产 50t、30t的装置,设备投资分别为40万元、30万元。 (2)生产成本低,效益高。 (3)易操作控制,没有三废污染,对环境无不利影响。 (4)无需高温、高压设备。常压操作,水做溶剂,生产安全,便于管理。 公开号为CN136767A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也报导了以葡萄糖为原料生产肌醇的方法:用葡萄糖作原料,在反应釜中加入乙醇和硼酸进行络合反应,络合反应结束时将乙醇回收再用;络合的原液送入已加有亚硝酸钠和冰醋酸的反应釜中氧化、再经开环和关环处理、水解中和,然后加入硫酸铜沉淀、酸化中和;送入过滤机过滤(滤渣做肥料)后的滤液进入结晶釜中浓缩结晶;最后经蒸馏水解除杂、加入活性炭脱色、二次浓缩结晶、脱水分离(母液回收)、烘干粉碎得成品。 套用 医药工业领域 肌酸可用于生产肌醇片、烟酸肌醇脂、脉通、甘油三脂,治疗肝炎、肝硬化、脂肪肝和血液中胆固醇过高症。 烟酸肌醇脂以烟酸、三氯氧磷、肌醇为原料,先将烟酸与三氢氧磷反应制得烟酸酰氯,然后再与肌醇反应,得成品。 氟代肌醇是才开发出来的新产品,具有抗癌、治癌和高效免疫功能。 化学合成的紫杉醇,其治癌效果较差;但用肌醇将其改性后,治癌效果比天然品还好。无论是国内或国外,紫杉醇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状态。这已经成为当今医药工业对肌醇的新的消费点。 食品工业领域 肌醇是一种“生物活素”,参与体内的新陈代谢活动,具有免疫、预防和治疗某些疾病等多种作用,在发酵和食品工业中,可用于多种菌种的培养和促进酵母的增长等、高等动物若缺乏肌醇,将会出现生长停滞和毛发脱落等现象,人体每天对肌醇的需求量是l-2g,许多保健饮料和儿童食品都加有微量肌醇。 肌醇还是肠内某些微生物的生长因子,在其它维生素缺乏时,它能刺激所缺乏维生素的微生物合成维生素。 饲料工业领域 鱼和水生动物及名贵鸟类、毛皮兽、观赏猫、狗等珍禽奇兽的饲料中需增补肌醇。在对虾及鱼类饲料中,肌醇添加量通常为300-500 mg/kg,瑞士罗氏药厂建议群鱼及鲑鱼饲料的添加量为1000 mg/kg,鳝鱼及鲤鱼150 mg/kg,否则将出现肌醇缺乏症。 实践证明,饲料中加入肌醇,可促进牲畜生长和防止死亡,其加入量通常为饲料的0.2%-0.5%。日本仅动物用肌醇每年消费量都在100t以上。 其它方面 将肌醇进行深度加工,可制成肌醇甲基醚、肌醇肽、肌醇有机酸脂、肌醇无机酸酯、卤代肌醇、磷酸肌醇脂、氨基环糖醇等产品,在医药、电力、交通、能源、电子、化工等工业上都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1990年代以来,人们发现肌醇与肉瘤碱可使脂肪转化为热能消耗掉,因此含有肌醇的减肥降脂健美食品和营养保健品风靡欧美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