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军转安置资讯:军人安置住房的新标准来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2
4月1日,军报头条报道,中央军委办公厅印发《关于明确军队安置住房面积标准及有关问题的通知》,对军队安置住房的面积标准、规划设计、强制规范等问题,做了明确。

《通知》2021年1月30日起就已经施行了,又是一个知道即已生效的规定,把满满的福利不声不响地交给大家。

第一个福利,规范了安置住房面积规划计划标准。

《通知》规定住房面积应该如何算,将住房面积一律按照建筑面积规划计算。

一是按照建筑面积来规划。在有效堵塞某些单位、某些部门、某些人员“留空窗”、“留后门”的同时,保障建设规划的公平性、合理性。

二是按照建筑面积来计算。对于已经规划建设好的房子,统一按照建筑面积计算,也可以避免某些人钻政策的空子,以实用面积的名义多占、抢占住房。

三是规范了面积标准。表面上看似乎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实质上却通过规范,挤压住房保障的“潜规则”和水份,增大基层人员、普通军官的获得感。

四是实现与国家住房政策的协调。按室内面积计算,是部队特有的经济适用住房的计算方法,给安置房的上市、交流、流转等等,造成了不少障碍。新标准与现行商品房政策相衔接,为后续政策出台埋下了伏笔。

第二个福利,设置新建安置住房面积标准。

《通知》按照新的军官待遇级别对应关系,设置新建安置住房面积标准,注重向基层倾斜,归并减少层级级差。

一方面,设置了新建安置住房面积标准,最小的也有110平方米。相比于原来层级多、差距大、套型复杂的老标准,新标准既适应了新时代群众生活水平发展的需要,也考虑到社会化建设配套的要求,更加的人性化。

另一方面,对应了新的军官待遇级别。即将原来的军、师、旅、团、军士等不同级别安置住房标准,按照新政对应到将、校、军士等不同军衔,最终对应到确定的待遇保障级别,按级别实施保障,实现保障级别的实质化运行。

再一方面,归并减少层级级差。这就意味着在一定面积基础上,安置住房面积标准将更加合理、更加接近,大的用不了、小的不够用的问题将得到有效的解决,最低110平方米就是一个例证。

还一方面,注重向基层倾斜。意味着在打分或者分配标准上,将设立基层工作、艰苦地区等系数,对基层人员给予相应的优待,实现住房保障效果的最大化。

第三个福利,严格规范技术指标。

《通知》明确的包括建筑形式、建筑层数、容积率等指标。别小看这些指标,与住房的质量和获得感息息相关。

一是可以有效避免一些奇葩建筑的出现。毋庸讳言,经济适用房建设时期,一些单位因为长官意志、部门私心等等,利用相对独立的建房权,建设了不少奇葩住房,安居工程成为“危房”工程,暖心工程成为“闹心”工程的不在少数。

规范了建筑形式、建筑层数、容积率等标准后,消灭了奇葩建筑出现的土壤,最终受益的还是战友们。

二是可以大大提升户型兼容性和住用稳定性。安置住房去部门化、去单位化、去特权化的效果,很大程度就体现在提升户型兼容性和住用稳定性上,不同单位不同标准、不同领导不同风格的现象,不会再出现了。

三是可以充分做好市政、社会化保障的准备。军队住房难以接入市政保障,军队住房不符合城市水电、燃气等保障标准的现象,曾在不同单位长期存在,有些主要靠单位补助来弥补亏空。新标准出台后,将有效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第四个福利,推动住房保障更加公正公开公平。

《通知》明确规范的这些方面,都是住房保障里容易出现“猫腻”、容易被开后门的方面。

《通知》对这些内容进行明确规范,并在军报等媒体上广泛宣传,将原本被搞得错综复杂的安置住房保障工作理清、理顺、理明白,使得军队住房保障暴露在阳光之下,经受大家的监督,将使得住房保障更加公正公平。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为国挡风遮雨的人,更应享有不惧风雨的广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