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婚、催生,为什么我们和父母的距离越来越远?

如题所述

与父母的关系讨论是个古老又常新的话题。

又快到年底,又想起了回家被父母逼婚和催生的恐惧?你点点头,自动脑补画面,然后在微博朋友圈又记下一条对父母的吐槽控诉,“租个男友/女友回家过年”成了迅速上升的热点玩笑。

一眼望去,社交网络上大面积“恐归症”的发酵,似乎都在传达这样一个讯息:父母顽固不化,距离渐行渐远——当然是指与父母的心理距离。你长大了,在外工作这些年,见识愈广,老家的父母日渐封闭老去,你获得了完全的智力优势,而他们成为了你吐槽的谈资。

本是至亲,对立何至于此?是时候,需要冷静下来仔细一想,为什么我们和父母的距离越来越远了。

不是你智力更优越,只是父母比你更懂得生活不易

首先,人是环境的产物,环境影响着我们在思考、审美,做事方式和人生重大方向上的选择。80/90年代的我们和50/60年代的父母,生活、成长的环境、接受的教育截然不同,我们一出生就面对着网络世界的新奇冲击,深知变化才是唯一不变的真理。

而父母生活的那个年代,物质不丰裕,计划经济包分配、国家安排是主旋律。一辈子在一个单位干到退休算是功德圆满,唯实求稳是不变的追求。所以,这样的两代人在思想观念、思维模式、做事方法上注定有分歧。

曾经有一个很火的话题:“为什么妈妈总喜欢给家里的空调、饮水机、电视机戴上罩子?”,其实就是他们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里,一样东西需要用十几年来抵御资金、生活风险遗留下来的习惯,到现在物质生活变好了,骨子里的惯性还是没能改变。

再比如,“胖”在他们的观念里就是富足和安稳的象征。而在80/90后眼里,这根本就是不自律的表现!

基于经济环境,具体到婚姻大事上,父母那辈大多不需要恋爱前奏,单位媒人一介绍,条件合适的“三转一响”四大件就能成就一门亲事。因为男女分工和集体制,结婚的双方均因为婚姻而走向人生上升通道,从此两人组建家庭一起面对生活和物质匮乏的风险,因为“养儿能防老”,孩子也意味着稳定感的延续。

所以在父母看来,婚姻、生育是一件到年龄就非常简单且自然的事情,甚至于婚姻可以没有感情,也可以非常牢靠,因为它是一份获得长久红利的保险和资源保障。这种“稳定压倒一切”的铁律,在如今婚配两人所要面临的复杂的资产、教育、贫富差距、人员流动的大环境下,父母辈的婚姻观念当然就显得格格不入。

是时候坐下来,跟父母聊一聊

其次,你离开家工作这些年,物理的距离间隔更是加剧了心理上的疏远,你习惯报喜不报忧,给父母打电话三言两语就挂了,父母有事情也不想让你在外担心。于是与父母之间的共同话题少了,心理距离自然更远了,一说到棘手复杂的结婚生子问题,电话里生硬环境的强沟通自然让你有“逼”、“催”之感,回到家,则是差异巨大的两代价值观的碰撞。

“我不记得爱过自己的父母。小的时候是怕他们,大一点开始烦他们,再后来是针尖对麦芒,见面就吵;再后来是瞧不上他们,躲着他们,一方面觉得对他们有责任,应该对他们好一点,但就是做不出来,装都装不出来;再后来,一想起他们就心里难过。”这是王朔《致女儿书》里的片段,多年后成为父亲的王朔坦露自责与忏悔,回忆自己与父母的故事,“在的时候我和他们很疏远,他们走了我很孤单。”很多事情一旦懂得了,自己也不再年轻了。

以至于,他们怀着朴素的愿望,就是希望你找个人过得好——早早结婚、生孩子,然后稳稳当当过一生。唯一错误的可能只是:在错误的时机用错误的方式把刻着旧时刻烙印的想法加到子女这一代人的身上。

姜思达的短视频《相亲角里的爸妈不是怪物》更让我们了解到逼婚、催生父母群体的真实想法,其中也不乏有接受新时代观念、拥抱变化的父母。

一位60后的母亲说到:“我活到这个年纪,深深意识到两个人思想境界、品位、意识形态匹配度高一点,对生活的幸福度是最有意义的。”这不就是现代年轻人所期望的爱情么?

如果没有沟通、没有坐下来与他们对话的90后姜思达,父母这个群体将永远在“怪物”的偏见里被任意解读。

你看,如果我们与父母缺少沟通,必然导致两代人之间那堵无形的墙愈积愈厚,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世代隔阂,即所谓“代沟”。而代沟需要靠沟通来化解,既然父母不怎么理解你,而你理解父母吗?有试图去沟通吗?

所以,给父母多一份理解,多一些日常交流,一场饭桌上的交心,一段午后的长谈,一份倾心的聆听,都是可贵的沟通。或许你也会明白,那些你的不理解,皆是源于父母的爱。

就像离开家很久知道,我们才知道,他们的孤单和对我们回家的企盼。而父母嘴上说的要不要回来吃饭?其实只是想让你经常回去陪陪他们。

所以,常回家看看吃顿饭吧!顺便带点新意回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