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婴儿对眼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6
前段时间跟朋友聊天,带她家老二(六个月左右)出门,好多奶奶辈的都说孩子的眼睛看上去不正常,觉得“斗鸡眼”了。在网上找了很多资料,也让我看。我觉得正常,孩子黑眼珠比较大,所以看起来有点。后来我回去翻看我们家孩子那么大的时候的照片,也是如此。

做父母的总是不放心,尤其是现在很多孩子生各种稀奇古怪的病,父母难免多想。

后来,还是去医院检查了,医生说孩子小,鼻梁低,所以眼睛眶内距较大,造成两眼内侧部分白眼球被覆盖,形成假性对眼的症状。等孩子长大后,鼻梁长高后,对眼自然消失。

我的朋友夫妇听了医生这话总算放心了。

医生说平时在家可以多更换孩子的睡姿,陪孩子玩耍时,多用移动的方式吸引孩子眼球。

后来我在网上找了一张明星孩子小时候照片,就是这样的。长大后对眼就消失了。

      孩子刚出生时视力很弱,出生后的最初几天内,仅对光有反应。眼睛见了强光,瞳孔能缩小,而且把眼睛闭上,再睁开眼睛时,没有目标,瞳孔任意转动,无法盯着一个物体,没有形成注视。出生后1~2月开始对人脸有反应,3月时能注视颜色鲜艳的玩具并追随。

0~2月时可能表现为外斜视,较少见内斜视;3月龄双眼视力开始发育。

3~6个月时眼位应为正位,少数呈外斜位,内斜视为异常状态。

4月龄时对近物产生适当的调节反应。

3~6月龄时就可以用手电筒采用角膜映光法检查是否存在斜视。

“对眼”主要分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假性内斜视,即双眼内眦部过宽,内眦赘皮,遮住部分内侧“眼白”,看着像是内斜。如前文所述情况。

这种情况是由于视觉错觉引起的,不会影响宝宝的视功能发育。但是,宝爸宝妈们也要注意,宝宝此时眼睛还未发育完全,仍需要定期检查,且不能让宝宝过度注视近距离物体,避免诱发调节性内斜视。

第二种情况,调节性内斜视

这种情况,发病年龄:通常为6月—7岁,最常发生在2—3岁左右。早期内斜视可间歇性出现,注视近距离物体时易诱发内斜视,多为中高度远视(+2.00D~+6.00D )。

治疗方法:扩瞳验光后戴全矫眼镜(不需要手术),并定期复查。

这就是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幼儿园左右的孩子带着眼镜,一边镜片是被遮住的。

第三种是,先天性内斜视。

先天性内斜视目前还不清楚,可能与视觉系统发育不完全、会聚系统的功能缺陷或发育迟缓有关。通常需手术治疗,大部分患儿通过手术能获得眼位正位。若两岁以内,眼位矫正到8棱镜度以内,大部分患者将获得一定程度的周边融合和粗的立体视。若眼位在2岁以后才获得矫正,获得双眼融合的机会就很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