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弘基文言文的意思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06

1.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1)B “惊”是“吃惊”的意思,作“高祖”的谓语,后面没有宾语,其后断句,排除A、D;“而”是连词,表转折,连接两个句子,其前断句,排除C.句子翻译为:高祖惊异,叫来问他,太宗回答说:“回去军众就会马上解散,可是敌人在后面趁机追击,死亡在顷刻之间.(2)C “高祖起太原”的“起”是“起兵”的意思,“起于家”的“起”是“被起用”的意思.(3)A “他指挥云定兴故布疑兵”错,原文为“太宗往应募,隶将军云定兴,谓定兴…”,是太宗向云定兴的建议.(4)①为:介词,替;直:直接;是:这.句子翻译为:仁义之师是为天下而起的,应该直接攻进咸阳,命令全国,如果回去守住一座城池,这是乱贼的表现啊.②寇:侵犯;遇于豳州:介词结构后置句;从:使…跟从,带领.句子翻译为:突厥侵犯边境,太宗与突厥军在豳州相遇,带领一百骑士随从与突厥首领会谈,结盟后突厥军撤离.答案:(1)B(2)C(3)A(4)①仁义之师是为天下而起的,应该直接攻进咸阳,命令全国,如果回去守住一座城池,这是乱贼的表现啊.②突厥侵犯边境,太宗与突厥军在豳州相遇,带领一百骑士随从与突厥首领会谈,结盟后突厥军撤离.参考译文:李世民,是唐高祖的第二个儿子.太宗为人聪明英武,胸有大志,并能降低身份,对人谦卑,尊重读书人.当时,天下已乱,盗贼四起,他断定隋朝一定会灭亡,于是拿出钱财供养士人,结交英雄.长孙顺德、刘弘基等人,都因犯事逃命,太宗藏匿他们.又同晋阳令刘文静特别友好,文静因李密的事情被关押在监狱中,太宗晚上到狱中看望他,同他商讨大事.当时百姓为躲避贼人大多入城居住,城中有几万人,文静担任县令的时间长,了解各个英雄,就一起安排部署.计谋已经确定,就由裴寂告诉高祖.高祖开始不答应,不久后同意起事.高祖已经起兵,任命太宗为右领军大都督,封号为敦煌郡公.唐兵向西,将要到达霍邑,正赶上天下了很长时间的雨,粮食将要用完,高祖计划,想要回兵到太原.太宗进谏说:“仁义之师是为天下而起的,应该直接攻进咸阳,命令全国,如果回去守住一座城池,这是乱贼的表现啊.”高祖不采纳太宗的意见.太宗在军门上大哭,高祖惊异,叫来问他,太宗回答说:“回去军众就会马上解散,可是敌人在后面趁机追击,死亡在顷刻之间,因此悲伤而哭.”高祖省悟,说:“当初主张起事的是你,现在也由你决定成败.”当时左军已经率先返回,太宗马上同陇西公李建成分头追.夜半,太宗迷失道路进入山谷中,扔掉马匹,步行而赶上左军,同左军一起回驻地.高祖于是率领军队前进,清晨到达霍邑.霍邑守将宋老生不出战,太宗带领几名骑兵靠近城墙,举着鞭子发号施令,作出像要围城的样子.老生发怒,出城,背城列阵.高祖率建成在宋老生阵地的左边,太宗和柴绍在他的南边.宋老生的军队靠近东边的阵地,建成落马,宋老生趁机攻击,高祖军后退.太宗从南边飞驰下坡,分兵把宋老生的军队截断成两部分,并从他的阵地后面出击,宋老生的部队败落逃跑,于是杀了宋老生.进兵驻扎在泾阳,攻击胡贼刘鹞子,打败了他.刘武周占据并州,高祖担心,下令各位将领舍弃黄河以东地区而守住关中.太宗认为黄河以东地区不能舍弃,领兵三万就打败了刘武周.军士都饥饿,太宗两天没有吃东西,行军到浩州才得到食物,金刚将尉迟敬德、寻相等都来投降.刘武周害怕,逃到突厥,他手下的将领杨伏念献出并州投降.颂词说:唐拥有天下,传了二十代,其中值得称颂的有三个君主,唐玄宗、唐宪宗都不能坚持到最后,太宗的功业,真伟大啊!他打败腐败的隋朝,功劳可与商汤、周武王并列;达到治理的极致,差不多和周成王、周康王一样.自古功绩和品德都高,从汉到现在,没有这样的人.《春秋》的标准,常常对于贤能的人要求严格,因此后代的有道德的人想要帮助别人实现愿望的,没有不对此叹惋感喟啊.。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4

【答案】【小题1】A【小题2】B【小题3】D【小题4】C【小题5】太宗谏曰/义师为天下起也/宜直入咸阳/号令天下/今还守一城/是为贼尔/高祖不纳【小题6】(1)当初主张起事的是你,现在也由你决定成败。

(2)玄宗、宪宗都不能坚持到最后,太宗的功业真伟大啊! 【答案解析】【小题1】这里的“从”是使动用法,“使……跟从”。 《鸿门宴》有“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小题2】“因”,前句为介词,“由”;后句为介词,“趁机”。A项均为介词,“同”,注意前句“与”后省略“之”。

C项均为副词,“将要”。D项均为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小题3】题干中的句子为宾语前置句,即“由汉以来未有之也”;A为宾语前置句,即“不知句读,不解惑”; B为宾语前置句,即“微斯人,吾与谁归”; C为宾语前置句,即“背负青天而莫夭阏之者” D为定语后置句,即“蚓无利之爪牙”。 【小题4】“他与部队两天没有吃东西,忍受饥饿”不合文意。

原文为“军士皆饥,太宗不食者二日”,并不是部队两天没吃东西。【小题5】略【小题6】(1)得分点:“起事者汝也”译为判断;“成败惟汝”译为宾语前置;补充谓语“决定”。

(2)得分点:“克”,能;“烈”,功业、功绩;“盛哉,太宗之烈也”主谓倒装译为正确语序。

3. 唐朝的李世民的太子是谁

赵公长孙无忌第一。

李世民长孙皇后之兄,自幼与李世民友善,李渊太原起兵后投靠李世民。参与李世民历次战役,尤其在玄武门之变中起主谋作用。

终身为李世民信任,李世民评价为“我有天下,多是此人之力”。李世民去世后,受遗命辅佐唐高宗。

因反对唐高宗立武则天为皇后而失宠,后来被诬陷谋反,自杀。 赵郡王李孝恭第二。

其父为李渊堂弟,李渊起兵后,他负责经略巴蜀。得李靖之助,灭萧铣、辅公佑,长江以南均受其统领,战功几可与李世民分庭抗礼。

李世民登基后,退出权力中心,以歌舞美人自娱。贞观十四年,暴病身亡。

莱公杜如晦第三。 李世民主要幕僚。

李渊攻克长安时投靠李世民,得房玄龄推荐而受李世民重用,为十八学士之首。参与李世民历次战役。

玄武门之变主谋。 贞观年间与房玄龄共掌朝政,但于贞观四年病故,年仅四十六岁。

其死深为李世民痛惜,死后极尽哀荣。 郑公魏征第四。

原为李密谋士,后随李密降唐,为唐朝招降李世绩。窦建德进攻河北时被俘,窦灭亡后重回唐朝,隶太子建成麾下。

玄武门之变后,归顺李世民。因感知遇之恩,凡事知无不言,以进谏著称。

终生深受李世民信任,李世民评价说贞观之前辅佐之功以房玄龄第一,贞观之后以魏征第一。贞观十六年病故。

梁公房玄龄第五。 李世民主要幕僚,善于谋略。

李渊起兵后派李世民进攻渭北,受温彦博推荐投入李世民幕府,被委以心腹,参与李世民历次战役。玄武门之变主谋。

李世民登基后论功行赏,被比为汉之萧何。贞观年间负责行政,为相近二十年,深得李世民信任。

李世民出征高丽时被委以留守重任。贞观二十三年病故。

申公高士廉第六。 李世民长孙后、长孙无忌的亲舅舅,二人之父早死,实际由高士廉抚养。

高对李世民极为器重,以至主动将长孙后许配给李世民。因得罪杨广,被发配岭南,随后中原大乱,被隔绝在外,直到李靖灭萧铣南巡时才得以回归。

其人善行政、文学,为李世民心腹,参与玄武门之变的策划。 鄂公尉迟敬德第七。

原为刘武周部将,刘武周灭亡后投降李世民。起初不被众将信任,几乎被处死,但李世民坚持起用他。

唐郑决战时有单骑救主之功,得以稳固地位,此后以勇将身份参与李世民历次战役。玄武门之变的主要角色,亲手杀死齐王元吉,又率兵威逼李渊下旨立李世民为太子,拥立之功第一。

突厥倾国进犯时以骑兵迎击取胜,为李世民求和打下基础。天下安定后无用武之地,晚年闭门不出,最终得享天年。

卫公李靖第八。 是“使功不如使过”的典型,曾试图揭发李渊谋反,因此几乎被李渊处死,幸而为李世民所救。

后来戴罪立功,协助李孝恭经营巴蜀、灭萧铣、辅公佑,被李渊评价为“萧、辅之膏肓”。拒绝李世民的拉拢,未参加玄武门之变。

贞观年间负责抵御突厥,成功地消灭突厥政权,战功无人可及。后来又挂帅出征,消灭吐谷浑势力。

因军事能力过高遭人疑忌,屡次被诬告谋反,为免嫌疑,主动退休闭门不出,直到老死。 宋公萧禹第九。

隋炀帝萧后之弟,以外戚为隋炀帝重臣。因反对出征高丽,被贬为河池郡守,到任后受薛举进攻,奋力抵御。

李渊起兵后,归附唐朝,善行政,终生为李渊重用。李世民即位后,因与房玄龄、杜如晦不和,多次得罪李世民,仕途沉浮,但从不“改过自新”。

后来李世民评价其为“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褒公段志玄第十。

李渊在太原时的旧部,首义功臣。参加李唐历次重要战役,以勇武著名。

李世民兄弟相争时,拒绝建成、元吉的拉拢,忠于李世民,并参加了玄武门之变。 其人治军严谨,李世民评价为“周亚夫无以加焉”。

贞观十六年病故。 夔公刘弘基第十一。

游侠,隋炀帝征高丽时,因避兵役逃往太原依附李渊。太原起兵时,与长孙顺德一同负责招募勇士,有大功。

进攻长安途中于霍邑之战阵斩隋主将宋老生,攻克长安后被评为战功第一。 进攻薛举时在浅水原大败,力尽被擒,李世民灭薛氏后获救。

又在刘武周进攻太原时战败被俘,侥幸自己逃回,随后配合李世民在介休歼灭宋金刚。因唐朝与突厥关系恶化,常年驻守北边抵御突厥。

贞观年间曾随李世民征高丽。唐高宗时病故。

蒋公屈突通第十二。 原为隋朝大将,历仕杨坚、杨广,战功赫赫。

杨广南巡江都,委以镇守都城长安的重任。李渊起兵后进攻长安,屈突通率部下死战,力尽后自杀未遂,最终投降李渊,被封为兵部尚书。

后参与唐朝历次重大军事行动,尤其灭王世充被评为战功第一。 后被委派镇守洛阳,于贞观元年病故。

郧公殷开山第十三。 李渊旧部,太原起兵时投奔李渊,参与进攻长安。

进攻薛举时,在浅水原大败,与刘文静一同被追究责任,贬为庶民。后随李世民灭薛氏有功,得以重被任用。

参加李世民历次战役,在进攻刘黑达时,得病身亡,是凌烟阁功臣中最先去世的一个。 谯公柴绍第十四。

李渊之婿,娶平阳公主。李渊起兵时身在长安,侥幸逃脱追捕前往太原。

参与攻克长安、灭薛举、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等重要战役。 贞观年间作为主将消灭最后一位反王梁师都。

贞观十二年病故。 邳公长孙顺德第十五。

李世民长孙后之叔,外戚。隋炀帝出兵高丽时,为避兵役逃往太原依附李渊,与李氏父。

4. 唐朝贞观年间的将军唐朝贞观年间有哪些年轻的将军,在17~30岁间 爱

赵公长 孙无忌 (?-659年)是唐朝的开国功臣,以功第一,封齐国公,后徙赵国公。

河间王 李孝恭 (591年—640年)宗室名王,独称军功。 鄂公 尉迟敬德(585年—658年)夺槊陷阵智勇双全。

卫公 李靖 (571年—649年),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 宋公 萧瑀 褒公 段志玄 (?—642年),封号功勋有“乐游府骠骑将军”“褒国公”“右卫大将军”“镇军大将军”“辅国大将军”“扬州都督”。

夔公 刘弘基 (582年—650年),刘弘基为"前军大总管",力战有功。高宗永微元年(650年)病死,年六十九,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襄,陪葬昭陵。

蒋公 屈突通 (557年—628年)北周时任邛州刺史。雍州长安人。

勋公 殷开山 参加李世民历次战役。 谯公 柴绍 李渊女婿,参与统一战争中的大部分战役,立下大功,曾率兵消灭最后一个反王梁师都,李世民登基后,也立下不少功劳。

是个重要人物。 邳公 长孙顺德 太原起兵时和刘弘基一起招募兵马。

攻打长安时任先锋,抓获屈突通。 陈公侯 君集 贞观年间,担任李靖副将击败吐谷浑,又任主将击灭高昌。

郯公 张公瑾 功劳很大。病故,仅三十九岁。

卢公 程知节[程咬金] ”“混世魔王”“骁勇虎臣义气将军” 邢公 刘政会 曾担任刑部尚书,贞观九年病故。 英公 李绩 胡公 秦琼(?—638年),字叔宝。

唐朝开国将领, 封为“左武卫大将军”。贞观十二年(638年),在任徐州都督时去世,陪葬昭陵。

贞观十三年(639年),秦琼被追封为胡国公。

5. 通州刘姓的源流看到刘绍棠的小说上说,北京通州的姓刘的分匈奴的刘

京兆郡:京兆郡原本为京兆尹,始建于西汉太初元年,三国魏改为京兆郡,治所在长安(今西安)。

京兆刘氏兴起于隋唐朝,其渊源一说来自蜀汉刘氏,一说来自楚元王刘交之后。待考。

隋代有刘猛,官任通州刺史。刘猛之孙刘弘基,唐初开国功臣之一,任右骁卫大将军、太仆卿,封夔国公。

其子孙在唐朝多人做大官,家族盛极一时 顿丘郡:顿丘郡始建于西晋泰始二年(公元266年)置,治所在顿丘(今河南省清丰西南),下领4县,辖境相当于今河南省清丰、濮阳、内黄、南乐、范县等地。 北齐废。

据郑樵《通志·氏族略》,顿丘刘氏出自匈奴族刘氏之后 帮你查了下,应该就是你所谓的匈奴刘和三国刘 但不是刘备那个流传到通州的 下边是百科 希望帮助到你了。

6. 唐朝的时候真的有天策府吗最近玩了剑网三感觉好棒,那个天策府真的

唐李世民被封为天策上将后所建的府邸。

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李世民以右领军大都督的身份,带领大军攻下洛阳,击败王世充、窦建德联军。李世民因战功显赫而名声大振,唐高祖命他掌握东部平原文、武两方面的大权,封李世民为天策上将,并且允许他在洛阳开府——天策府。

雄心勃勃的李世民立即组成了一个大约五十人的随从集团,其中许多人是来自于被他消灭的敌人营垒中的杰出人物。 天策府位列武官官府之首,在十四卫府之上;天策上将职位在亲王、三公之上,仅次于名义上的文官之首三师(即太师、太傅、太保)。

天策上将可以自己招募人才作为天策府中官员,即所谓的“许自置官属”。 天策府成员:杜如晦、房玄龄、李靖、尉迟敬德、程知节、侯君集、秦琼、苏定方、红拂女、长孙无忌、柴绍、罗士信、史万宝、李绩、魏征、刘弘基等 李世民的天策府官制 (参考自《旧唐书· 职官志》) 天策上将:一人,正第一品,负责唐对内外的军事作战,府主,总判府事。

天策府长史:一人,从第三品,管理府中各类事务。 天策府司马:一人,从第三品,管理府中各类事务。

天策府从事中郎;二人,从第四品下,协助长史、司马管理府中各类事务。 天策上将军咨祭酒:二人,正第五品下,军事参谋人员,同时负责指挥礼仪、接待宾客事务。

天策府主簿:从第五品下,二人,负责起草天策上将的教令、命令。 天策府记室参军事:从第五品下,二人,负责公文(书、疏、表、启)往来,负责发出天策上将的教令、命令。

天策府诸曹参军事:正第六品下,每曹二人,共十二人,分别为: 功曹参军事二人,掌管府中官员请假、出差、礼仪、医药、选拔、考课、工资、福利、铺设等事。 仓曹参军事二人,掌管府中库、食堂、厨房、和证件“过所”的发放等事。

兵曹参军事二人,掌管府中士兵名册、考勤。 骑曹参军事二人,掌管府中牲畜畜牧。

铠曹参军事二人,掌管府中兵器。 士曹参军事二人,掌管府中建造和处罚府中士兵。

天策府参军事:正第七品下,六人,掌管出差及其他检校之事。 天策府典签:正第八品上,四人,协助掌管传达教命、导引宾客之事。

天策府录事:正第九品上,二人,协助掌管书疏表启,传达、执行教命。

7. 唐朝的平阳公主怎么死的唐朝的平阳公主是怎么死的

1、死因: 是战死还是病死? 百度某人提得: 武德五年(公元622年)11月,李渊派李建成统兵讨伐刘黑闼,开始双方互有胜负。

直到 12月25日才将其彻底击溃。平阳公主驻守的娘子关就在前线,当然会率部参战。

所以死在此一役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如果死于此时,则其尸体运回长安差不多要半个月。

由于是公主,下葬的准备工作也差不多半个月。则时间上也吻合。

我对此观点表示怀疑,我觉得,唐平定天下之后,平阳基本还是没有再参与战争了,毕竟那个时候还有有很多不可避免的偏见,让一个公主总是领兵在外,甚至是还有身孕在身的情况,可能性已经不大了。 尤其是武德四年李世民平定了王世充窦建德之后,唐朝也度过了紧缺武将的年代了。

还有,公主以军礼下葬的时候,是有人提出疑义的,如果当时她还在统兵,是战死沙场的,那么以军礼下葬就是天经地义的事,谁还会对这个唧唧歪歪?当时李渊的回答是:“往者公主于司竹举兵以应义旗,亲执金鼓,有克定之勋。 ”就是说公主统兵已经是过去的事情了。

排除战死的,那么剩下的就是病死或者其他意外而去世的,两唐书资治通鉴都没有提到她的死因是意外因素导致,那么病死的可能就很大了,考虑到李家有高血压冠心病的遗传史,忘了哪部正史或者野史看到说李元吉曾在老爹面前诋毁李二说他气死姐姐(其实这娃也挺可怜的,从小爹不疼娘不爱的,估计还是做姐姐的多疼他点),那么平阳公主死于心脏病突发的概率还是很大的。 再看一下新唐书的公主列传,巴陵公主,就是平阳公主小儿子柴令武的老婆,在李世民的女儿中排第七,具体出生日期不详,但是排第五的长乐公主有记载,是武德四年,那么往后推两年的话,巴陵公主大约生于武德六年左右。

巴陵公主和柴令武是皇家的表兄妹婚姻,年龄应该相仿,那么,柴令武的出生也大约是武德六年左右,或者稍早一些。 如果是这样的话,平阳公主死于难产的可能性也是有的。

而且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她当时刚刚生下孩子,就几乎不可能出现在山西战场,那么她死于战争的可能就更小了。 关于棒子提到的李二篡改史书贬低公主,就更是胡说八道了,两唐书对平阳公主的溢美还嫌不够吗,非要无限拔高才叫正视历史?《旧唐书》让平阳公主和唐俭、长孙顺德、刘弘基这些名将合传就足够说明史官的态度了。

话说唐朝的公主确实BH,平阳公主算是开先河者,难怪当时山东士族都不敢娶公主的说。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